浅论小学数学低年级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2018-02-25 19:20内蒙古凉城县民族小学白瑞林
学苑教育 2018年2期
关键词:速算敏捷性口诀

内蒙古凉城县民族小学 白瑞林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一般特性和规律的一种间接的、概括的反映过程。进行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下面就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进行类比迁移,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思维的深刻性是指思维活动达到较高的抽象程度和逻辑水平,表现在能善于深入地思索问题,从纷繁复杂的现象中,抓住发现事物的本质规律。小学生的认知结构往往缺损,考虑问题缺乏深度。因此,在教学中应抓以下三点:

1.培养学生对数的概括能力。数的分解能力,是数的概括的核心。如教20以内的加法,可利用直观教具,让学生了解某数是由几个部分组成和如何组成的,引导他们将20以内的数比较实际意义,认识大小、顺序,进行组合与分解练习。

2.让儿童逐步掌握简单的推理方法。根据教材的内在联系,引导儿童进行类比推理。例如:在乘法口诀教学中,先通过一环紧扣一环的步骤,让学生展示“生动”的思维过程,使学生认识2~4的乘法口诀的可信性,还了解每句乘法口诀形成的过程。然后利用低年级学生模仿性强的特点,让他们模仿老师的做法去试一试,推导出5~6的乘法口诀。学生模仿获得成功后,就与他们一起总结步骤。

二、进行合理联想,培养思维的敏捷性

思维敏捷性是指一个人在进行思维活动时,具有当机立断的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表现在运算过程的正确迅速,观察问题的避繁就简,思维过程的简洁敏捷。因此,我在计算教学过程中,以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为目的,要求学生有正确迅速的计算能力。办法有以下两点:

1.计算教学中,要求学生在正确的基础上,始终有速度。对于低年级的儿童,应注意抓好学生计算的正确率的同时,狠抓速率训练,每天用一定时间进行一次速算练习。

2.计算过程中传授一些速算方法。例如:在学习掌握“凑十法”的基础上,借鉴珠算的长处,教给学生“互补法”使学生知道 1和 9,2和8,3和 7,4和 6等互为补数。如计算9+2时,因为9和1互为补数,就能见9想10,得11。通过反复训练,引导学生合理联想,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是训练学生思维敏捷的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总之,低年级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我们当今数学教学中的必然趋向。让我们给学生一片广阔的天地,给他们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让他们乐学、好学,让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在课堂学习中得到充分的发展。

猜你喜欢
速算敏捷性口诀
速算与巧算
口诀与加法
组织敏捷性研究述评及展望
口诀中的规律
互联网平台型企业敏捷性发展研究
怎样熟记口诀
速算有诀窍
速算、巧算
巧记乘法口诀
乘法速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