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人才观,营造积极、阳光的育人环境的思考

2018-02-26 15:33刘斌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7年34期
关键词:育人环境人才观思考

刘斌

摘要:本文从四个方面浅要谈谈第八期校长研修学习心得,希望能为校长工作的开展提供帮助。

关键词:人才观;育人环境;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12-0122

就本次培训,结合我校实际,关于学校的管理,谈谈我对学校管理的一些理解,我认为一个学校要有顽强的生命力,首先就是要让我们的教师树立“行为世范,给学生终身受益的教育”的工作理念,作为一个教育者要认识到,我们的教育不仅要教学生文化知识,更不要忘了要教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学校的教学安排,要符合人的生理成长的规律;交给学生的东西,要让小孩终生受益,一辈子都有用,而不是眼前高质量的应付了教育局的检查、考到了高分!在今后的学校管理中,我认为要多考虑或尽可能做到以下想法:

一、建设好符合学校实情,有内涵的校园文化

1. 班级文化建设:为什么要把班级文化建设放在第一位?因为班级教室这个环境是我们师生在校园呆的时间最长的主要场所!我们要让每个进入教室的人都轻易能看到一个班级的文化,班级文化不是一种刚性的、粗暴的、说教的固定模式,是一种充满柔性的、温和的、情意的精神(风气、氛围)、制度、关系和环境的综合存在。它包括班级的精神氛围、文化制度、文化关系、文化环境。真正的班级文化和校園文化建设的目标,不仅仅是漂亮的校舍、环境,热闹繁多的学生活动,最重要的还应当是班风、班训等熏陶出来的人的素质的提高。

2. 寝室文化建设:我们是寄宿制的乡镇中学,70%的学生家校距离较远,也就是说这些学生必须住在学校,但是很多人并没有认识到寝室文化有什么作用,很多人习惯性地认为搞文化建设就是做表面工作,搞形式主义,这是一种很严重的错误认识!我们认为寝室既然是我们学生休息的地方,休息必然是要在安静的环境下,而人在安静的环境下是最容易接受新事物的时候,在寝室里多搞一些有正确导向性的文化是很容易发挥它的作用的,同时要求我们的班主任在下寝室的时候可以针对性地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还可以常态化进行寝室内务整理“七条线”之文明寝室评比活动,以充分更好的发挥寝室文化的影响的积极作用。

3. 食堂文化建设:食堂文化不仅要教育学生饮水思源、珍惜粮食,我认为还应该在秩序方面多下功夫,我们要有这样的思想,要让学生在在各个场合都要懂秩序,排队不仅是纪律,它更是一种修养,还可以常态化进行“文明用餐,净地、净盘、静音之“光盘行动”的班级量化积分管理。

4. 教职工办公室文化:各个处室之间、同处室之间的行政班子和各年级组、教研组、备课组乃至各个班的搭班的一线教师,都应该清楚团结的重要性,办公室文化应朝这个方向努力,要搞好学校的各项工作、必须团结一致劲往一处使,尤其是现在“教师职业倦怠”普遍化的情况下,我们学校的各级人员更加团结一致,所有人务必认识到,学校的每项工作都是彼此项联系的,而不是孤立存在发展的!在办公室文化方面,应以“只有互相团结,才有彼此的舞台!”作为思想路线。

5. 其他校园共用环境,围绕我校的教风、学风“诲人不倦,学而不厌”作为核心,建立好师生风采展示栏,给全校师生一个充分发挥的舞台,让所有主题活动都能留下有意义的痕迹,这样能够让所有具有文化意义性质的东西都应以最容易让人看到、想到、用到作为基本的出发点。

二、不遗余力抓好学校的德育工作

王晓静校长认为,德育是教育的增分点!我认为,学校的德育工作是抓好学校教学质量的奠基石!正如一栋高楼大厦一样,基脚不稳,楼房必然岌岌可危!这样说可能有些武断吧!但是我们想一下,一个学校的精神面貌是直接取决于学生的行为习惯。做教师的都知道,优秀的学生第一特点就是有着非常良好的行为习惯!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靠什么?当然靠学校的德育政教工作!习惯能一朝一夕养成吗?显然不能!关于学生的德育方面的工作,我们经常能听到我们身边教师的一些典型的、比较消极的言辞,比如:“这届学生比上一届学生差多了?”“**学生什么都差,学习差、品德差、体育也差”“我不适合当班主任,我看到学生就烦!”“我不适合做什么、上什么课”“某某学生的品德那么差,教他做什么?”……确实是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我们总能感觉到我们的诸多教师一面自己确实也重视教学成绩,可就是觉得学生总不是自己想象当中的学生,典型的“想当然”“挑学生”的教师,且一味的认为,学生的行为习惯差导致自己上课上的不舒服,导致教学成绩差不是自己要去解决的问题,是班主任的或者年级组的、政教处的!往简单的方面说,学生德育工作做好了,行为习惯自然就好了,行为习惯或者品德好了课就好上了,教学成绩的自然就有保障了?现实当中,这样的教师往往是当的很不顺心的,正如孙晓军教授讲到的一些【极端案例】或者我们身边也有不少案例,当今的学校里,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在心理疏导引导方面工作可以说是微乎其微的!要解决好此类问题,我认为必然要把学校的德育工作做好!

三、树立人才观,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成长

1. 班子建设,作为学校管理工作落实的带头人,应充分认识到,学校立足的根基是教学质量,教学质量绝对不仅仅是教务处的事情,学校的各项工作没有一项的孤立存在的,学校的工作,既要有分工,更加要有合作!教务、总务、政教、团委、工会应团结一致,共同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服务,牢记“只有互相团结、才会有彼此舞台”!积极主动协调好各处室之间的关系,一条线一个处室,便于各条线的副校长、教务主任、副主任、干事随时沟通,致力于做到无管理死角!让自己的班子队伍随时向先进的学校看齐,学习别人先进的办学理念和具体做法!

2. 加强教学教研与班主任工作的实效管理,拒绝应付式的教研备课组或班主任教研活动,要真正意义上通过活动来促进教师的教学能力的进步,让学校教研活动主题鲜明化,确保每次活动都有主题、评比、结果,结合师生风采展,寻找好每次教研活动中的亮点,让更多的教师的亮点得到充分放大;执行好巡课、随堂推门听课制度,促进教学课堂效率落到实处。以此确保各学科教研、备课组的中坚力量的更新换代不出现脱节现象。endprint

四、强化学校常规管理工作,致力于达到“教学质量、学校管理、校园环境”皆一流的最终目的

1. 搞好制度建设与落实。学校管理工作的正常运作靠的是制度,制度是一种文化,具有指导与约束作用。制度在学校管理中举足轻重,是学校管理的灵魂。作为学校管理者,在执行制度时应视制度高于一切。首先要规范制度。邓小平说:“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好制度应出于群众,基于实际情况,符合法律,是先进理念的体现,代表最广大老师和学生的根本利益。一个集体的强大,首先是制度的优越。其次是宣传学习制度。要执行制度就要让人人熟悉制度,因此就要大力宣传制度,要集中专门学习制度。再次是树立制度的尊严。各项工作按制度执行才能使学校持续健康发展。制度就是学校的“法律”。有人会说,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要灵活执行。其实这是借口,是想逃避执行制度的说辞。在制度面前,人人是平等的。管理者一定要严格、公正公平的执行。这样的制度老师才会敬畏,这样的制度才有尊严,学校正气才会上扬。最后是是完善好制度。制度要与时俱进,符合时代特点,符合当时的校情,要根据执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与老师们沟通商量,适时完善好制度。管理者的智慧,不在于你先有好的想法,而在于你能听取不同人的意见并给予十分有效的总结、执行。管理者的智慧,不在于你有多么优秀,而在于你能团结多少人,影响多少人,帮助多少人,带动多少人干实事,干成事。

2. 抓好年级组管理分工体制,实现管理盲区最小化。我校下學年在校学生现预计突破2600,平均每个年级达到15个教学班。如此大的教学规模对于一个学校管理者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不统领全局,缺少科学的管理理念,这样一艘大船必将会在阴沟里翻船!我们将学生分年级组管理,教师分年级聘任管理,以年级组作为管理单位,细化分工,成立年级管理小组,一个年级各由一个副校长分管,其他中层领导协助参与管理,并聘任思想水平高、带班优秀、教学过硬敢于主动作为的教师为年级组长,各年级相对比较负责的班主任组成年级管理小组,从早操到晚上就寝分工值日,让各个年级组时时有人负责,事事有人负责;当然,正如古人所说:“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在动员各级人员积极付出的同时,要让各项工作的执行动力源源不断,作为管理人员给予他们必要的认可是千万不可缺少的!我们可以鼓励自己的教师甘于牺牲、积极付出,但我们不能要求,更不能强制!更应该做到的是利用好制度,给我们的教师创造公平的、有幸福感的工作环境!积极、阳光的育人环境也就来了!

(作者单位:江西省信丰县大塘中学 341600)endprint

猜你喜欢
育人环境人才观思考
科研院所科研人才培养机制研究
“君子文化”育人特色的创建
浅谈中职学校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
浅谈如何打造新建特殊教育学校育人环境和教学管理
文化资源与青少年校外教育结合的几点思考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
浅谈《三国演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