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CH教学法视域下的高职英语教学策略分析

2018-02-26 13:17吕岩
职业时空 2018年2期
关键词:高职英语教学

吕岩

摘要:通过对RICH教学法内涵的认知,提出以RICH教学法指导高职英语教学的有效途径,从而最大限度地解决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弊端与不足,提高高职英语教学效率与效果,优化高职英语教学,促进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

关键词:RICH教学法; 高职英语教学; 英语学习内动力; 合作式学习

高职英语教学面对的授课对象有其独特的生源特点和特殊性,他们绝大多数对英语学习有畏惧、畏难、厌学的情绪,这给高职英语教学的高效实施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阻碍。因此,高职英语教学应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拥有感为己任,摒弃传统“单纯讲授”“静态”“封闭”的教学模式,运用RICH教学法,使学生在积极思考的氛围中自主探索、主动参与、积极合作,从而实现学生的语言、能力、人文素质的全面提高,促进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和终身性发展[1]。

一、RICH教学法的认知

RICH教学法,作为一种新型的外语教学理论,是由浙江师范大学外语学院英语系教师提出,目的在于培养复合型人才。通过RICH教学法的运用,能够增加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机会,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内动力,使学生建立学习的归属感。同时,在RICH教学法所倡导的教学活动的作用下,能够全面、深层次地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提升学生的隐形素质,促进学生内在品质、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全面发展。

RICH教学法中的RICH,并非英文單词rich所解释的“富有的”“丰富”的含义,而是由四组词汇的首字母所组成的缩写,字母R代表的是Research-Based Learning,即研究性学习,注重学生的主体参与,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运用自身的学习权力自主进行探索性研究,从而培养学生自我探索意识,提高学生研究学习能力;字母I 代表的是Integrated Curriculum,即融合性课程,既包括知识的融合,涉及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等之间的融会贯通,也包含各种技能和素质的融合与提高,多角度、全方位地促进学生提高与发展;字母C代表的是Cooperative Learning,即合作式学习,通过学生的集体参与、团体合作的模式展开学习,相互间取长补短、互帮互助,不仅可以取他人之精华,而且相互间也可以形成激励形态,激发忧患意识,促进学生的自我提高;字母H代表的是Humanistic Outcomes,即人文素质提高式发展,也就是在融合性课程的引导下,以研究性学习为手段,合作式学习为途径,在探索知识的同时,促进学生人文素质的全面发展,这也是RICH教学法目的之所在[2]。

二、将RICH教学法应用于高职英语教学的具体实施策略

以RICH教学法指导高职英语教学能够改变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以“授人以渔”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建立自主学习的意愿,能够积极、主动参与高职英语的学习;能够激活高职英语教学,使高职英语教学更具吸引力、更具灵活性、更有发展性,更符合当今高职学生对高职英语学习的内在需求,也使高职英语教学与素质教育相结合,将素质教育贯穿于高职英语教学中,真正实现“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真谛;能够增加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加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参与意识和自我发展意识,促进学生的全面提高与发展;能够提升学生对高职英语教学的认可度,推动高职英语教学的高效实施,提升高职英语教学质量和效果。

(一)以研究性学习促动高职学生的英语学习内动力

高职英语研究性学习打破了传统“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将学习的主动权完全交予学生,由学生自主进行知识的探究与学习。而高职英语教师则是由传统的教学核心的位置变成教学的主导者,负责研究性活动主题的设定、实施的细则、结果的验收等事宜,从全局的角度把握研究性学习的发展动向,在必要时,对学生进行指导与答疑,帮助学生解决研究过程中的困惑,保证学生研究性学习的顺利开展[3]。

以目前笔者所在的高职院校所使用的大学英语教材《新航标职业英语》为例,在第一单元的授课中,第一单元的中心是Reception(接待、招待会),教师以此为中心,设计研究性学习的主题。但同时教师也应注意主题的设定范围,不能过于宽泛,过于宽泛的主题不利于学生抓住重点进行有效的研究性学习,因此,教师应将主题的着重点、研究范围等作为主题设定的重要考虑因素,实现研究性主题的合理性和可实施性。根据第一单元的中心,教师可将研究性学习的主题设定为如何在机场迎接外宾,或是商务活动中如何与外访者交往,或是如何设计外访者的日程,或是订机票和送别外宾的常用语表达,或是与外宾接触中的商务礼仪等等,任选其一即可。对于研究性学习成果的验收,教师也可根据主题的需要,从研究报告、PPT演示、学习笔记、口头报告等形式中选择一种考察形式进行学生学习成果的验收,考量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效果。

高职英语教师在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应充分利用现代智能化的通讯手段,便于学生及时获取信息或资源展开研究。高职英语教师可利用手机通讯软件的建立群组的功能,组建班级英语学习群,以此形成班级的网络英语学习小课堂,将高职英语教学延伸到学生的日常,以实现与学生紧密联系、及时沟通的目的;可利用通讯软件中的时时传递的功能,为学生课前发布研究任务、主题的公布、相关阅读资料、研究资源等,对于课上未尽事宜,也可在课下与学生进行沟通与联系,扩展师生间接触的空间与时间;可利用通讯软件中的朋友圈或空间功能,为学生转发有价值或优秀的美文、研究方法、励志英汉对照文章等,供学生进行阅读、学习、研究,扩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意愿,坚定学生的学习志向,拓宽学生的学习途径;可利用通讯软件中的公众号功能,推荐实用性强、内容丰富的英语学习公众号,以便满足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随时学习的需求,教师也可建立自己的英语学习公众号,将学生平时感兴趣的、关心的内容放于其中,供学生集中查看、学习,驱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有的放矢地开展研究。

(二)以合作式学习开展高职英语教学

合作式学习以英语学习小组为单位,在高职英语教师所设定的教学任务的驱使下展开小组式的探究活动,彼此间相互协作,集思广益,用集体的智慧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解决任务进行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合作式学习能够启迪学生的才智,使学生在互帮互助的环境下学习他人的长处,发现自己的不足,促進学生自身的成长;能够在相互促进的氛围中,激发学生的灵感,增强学生的上进心,激励学生向更好、更优秀的方向发展;能够在相对开放、宽松的气氛中展开知识的探究,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摆脱对英语学习的紧张、抗拒、畏难情绪的影响,相互间互为鼓励,进而驱使学生毫不顾忌、全身心地投入到任务的完成过程中;能够在相互的合作中,使学生的各项能力得到显著的提高,尤其是沟通能力、协作能力、创新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织能力等,推进学生显性素质和隐形素质的共同提升[4]。

仍以《新航标职业英语》第一单元的教学为例,高职英语教师可将课文的学习转化为以合作式学习模式完成,并为小组下发活动的内容:(1)将课文内容按时间点(迎接外宾之前、在机场见到外宾时和办理登记入住后)进行归纳、总结,说明三个时间应该如何做,并阐明原因。(2)概括文中的中心思想。小组成员之间可以分工合作,也可一起完成,相互间可以探讨、可以交流,对学生唯一的要求就是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小组活动的内容,并由小组中一名成员做陈述,其他成员补充说明,以验证小组的完成情况。在研究性学习的铺垫下,学生实施合作式学习就会变得得心应手。通过合作式学习完成对课文的理解,使学生亲自参与到课文的探究与研究中,不仅锻炼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英语语言的应用能力,也促进了学生归纳整理能力、协作能力和思考能力的提升,提高了人才培养的质量。

(三)以融合性课程促进高职学生人文素质的全面发展

融合性课程将高职英语教学的覆盖面扩大化,不再局限于英语相关内容的教学,而将教育的真谛溶于其中,即“教书”的同时还应“育人”,切实将人文素质教育落实于实处,实现以高职英语教学促进高职学生人文素质的全面发展。

融合性课程内容的选取与设计不能完全脱离教材,要以教材内容为根基,在此基础上,再做到自然地过渡与衔接,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不会感觉突兀,从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而要实现这个目标,就需要高职英语教师深度地发掘教材中的内容,再加上合理、巧妙的设计,将要传达的人文素质内容在恰当的时机讲授,使学生领会与接受。融合性课程的开发是个长期积累的过程,人文素质的教学效果也并非短期就能收到成效[5],因此,高职英语教师在平时的授课中要具有对素材的敏感性,要注意素材的积累,务必做到对教学内容的反思,继而形成一种积累、实施、反思、再积累、再实施、再反思的良性循环,以期不断完善融合型课程,实现融合性课程对高职学生人文素质的促进作用和积极影响。

三、结语

基于RICH教学法的高职英语教学能够解决目前高职学生英语学习主动性差、学习动机不强、自信心不足等问题,同时,开拓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学生研究能力、自我探索能力、协作能力、执行能力,提升了学生实际英语语言应用能力,促进了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因此,高职英语教师应秉承RICH教学法理念,在平时的授课中以研究性学习激发高职学生自主学习意愿,增加对知识的积累,以合作式学习引导学生的全员参与,驱动学生的学习内动力,提高学生的各项能力与技能,以融合性课程促动高职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6],从而使高职英语教学得到优化,提高高职英语教学效果,提升高职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 王勇.RICH教学法在非英语专业英语教学中的可行性初探[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3):97-101.

[2] 黄爱凤.RICH 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学生学习态度等若干问题的对比研究[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2):39-43.

[3] 孙磊,田忠山.RICH模式应用于大学英语高级视听说课程的可行性研究[J].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 (2):105-108.

[4]  刘艳丽.合作学习法在日语泛读教学中的实证研究[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6):101-103.

[5] 倪来成.RICH 教育视角下的大学英语教学组织形式研究[J].现在教育科学,2010,(6):126-128.

[6] 黄爱凤,郑志恋,胡美馨.RICH教学模式——师范英语专业综合英语课改革探索[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2000,(2):87-92.

猜你喜欢
高职英语教学
基于构式语块提升高职英语教学质量
慕课背景下高职英语教学改革探析
克拉斯沃尔分类法对高职英语教学的启示及其应用
初探交际法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支架式教学”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汽车行业英语教学改革过程中的师资队伍建设初探
课堂小组活动在高职英语课堂中的有效运用
信息化背景下高职英语教学中微课的使用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