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现状与对策

2018-03-02 21:49张宏涂玮石莉陆英
职业技术教育 2017年34期
关键词:工匠精神培育高职院校

张宏+涂玮+石莉+陆英

摘 要 培育高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是提升学生职业素养、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有效途径。通过对高职院校学生、高职院校教师、用人合作企业三方分别开展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工匠精神内涵的掌握情况、工匠精神促进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作用、高职院校学生接受工匠精神培育后发生的变化、高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育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并针对提出以下对策:积极宣传工匠精神,增加学生对工匠精神内涵的深入了解;培育学生工匠精神,促进學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制定相应的激励考核机制,提高学生工匠精神培育效果;采取相应措施解决高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育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困难。

关键词 高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育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7)34-0027-05

一、问题提出

职业精神培养是高职院校学生提升自身素养的关键,也是服务地方经济、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必备条件。加强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精神培养有利于落实党和国家关于高职教育改革的要求,有利于增强高职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提高人力资本附加值。工匠精神属于职业精神的范畴,是从业人员的一种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与其人生观和价值观紧密相连,是从业过程中对职业的态度和精神理念[1],工匠精神是职业精神的高层次表现。在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变的背景下,研究高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养显得尤其重要。

目前,国内外文献对工匠精神的相关研究成果较多。在工匠精神培育的内涵与价值研究方面,Mitroff等认为,对于企业来说,工匠精神就是一种组织文化,是由企业使命、领导意识、商业实践等决定的,体现了企业的社会责任和价值取向,并承认员工对组织的贡献,促进员工个人发展和精神幸福[2]。Ashmos等认为,员工的工匠精神不仅能够提高产品质量和工作效率,还能够提升员工自身的职业认同感和工作幸福感[3]。薛栋则对中国工匠精神内涵进行了研究,认为工匠精神在中国古已有之,表现为“尚技崇德”,随着时代发展,“精益求精、宁静致远”应成为“中国制造人”建立和培养质量意识的价值指引[4]。在工匠精神培育的问题与对策方面,张捷树认为,中职学校培育工匠精神主要存在缺乏培育工匠精神制度环境、缺少对学生可持续发展关注等问题,提出了更新教师职教理念、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推进校企协同育人等对策[5]。梅洪认为,高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育存在办学理念忽视工匠精神培养、教师缺乏工匠精神追求、校园不良亚文化影响等问题,提出了将工匠精神培育融入高职院校办学理念、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培育优秀校园文化等对策[6]。薛德祥通过研究鲁班文化的育人实践来培育高职生工匠精神,提出了理念浸润、文化实践、人物感染、文化共融等培育策略[7]。综上,可以看出,这些文献重点论述了工匠精神培育的内涵、价值、存在问题与解决对策等,研究成果较为丰富;但多以定性研究为主,缺乏实证调查与数据支撑,研究结论的可验比性与普遍适用性有待进一步实践检验。

本研究通过对高职院校学生、教师和用人企业三方分别展开问卷调查,旨在了解高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现状,发现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地对策,以增强工匠精神培育的科学性和实效性,促进高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育。

二、研究设计

(一)问卷设计

根据研究需要,先期查阅并参考了国内外相关文献,经过筛选和适度修改,设计了高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现状初始调查问卷。为检测调查指标适用程度,对部分学校学生、学校教师、企业管理者进行了预调研,排除有歧义或受质疑指标,最终形成正式调查问卷。

调查实施:第一步,学生调查。高职院校学生对工匠精神培育现状的评价。第二步,教师调查。涉及高职院校教师对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现状的评价。第三步,企业调查。涉及企业管理者对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现状的评价。

(二)数据采集

学生调查样本、教师调查样本均来自昆山市某高职院校,企业调查样本来自该高职院校部分校企合作企业。正式调查时间是2017年5月26日至6月18日。调查时均匿名作答,时间限定在20~30分钟,保证问卷回收率和信息搜集有效性。调查时现场发放问卷并当场回收,并对结果进行了信息效度检验。因此,此次调查分析有效反映了高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现实情况。各部分问卷样本具体分布情况见表1。

学生调查样本包括理工类、商贸类8个专业,涵盖了高职一、二、三、四年级①,共计8个班级,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发放问卷282份,经数据质量检测,剔除无效和数据缺失问卷,实际回收有效问卷265份,问卷有效率为94.0%。教师调查样本57人,对象为专业课教师、班主任、学校管理者等。有效问卷57份,有效率为100%。企业调查样本25人,对象为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等企业管理者。有效问卷16份,有效率为64.0%。

(三)研究方法

主要采用EXCEL和SPSS for Windows 13.0(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数据分析和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具体有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等。信度检验采用Cronbach'sα系数,学生问卷量表Cronbach'sα值为0.732,教师问卷量表Cronbach'sα值为0.728,企业问卷量表Cronbach'sα值为0.771,均超过0.7,说明信度满足要求,量表可靠。效度分析KMO(Kaiser-Meyer-Olkin)值显示,学生问卷量表KMO值为0.713,教师问卷量表KMO值为0.706,企业问卷量表KMO值为0.725,均大于0.7,说明问卷量表具有较高效度。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工匠精神内涵总体了解情况

为调查学生对工匠精神内涵的了解情况,调查选项采用5级Likert量表,分为五级评价:非常不了解、不了解、了解一点、比较了解、非常了解,相应赋值为1、2、3、4、5。表2显示,经贸类学生、理工类学生对工匠精神内涵了解情况的得分平均值分别为3.06、3.28,可以发现理工类学生对工匠精神的了解程度要显著高于经贸类学生(P=0.049<0.05)。分析其原因可能由于高职院校中对理工类学生更多地接受严格技能训练,已经潜移默化地受到了工匠精神的熏陶。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学生对工匠精神内涵了解情况的得分平均值分别为3.32、3.33、3.06、2.92,一、二年级学生对工匠精神的了解程度要显著高于四年级学生(P=0.041<0.05),这应是与国家对工匠精神的大力宣传,以及学校近两年在新生班级里设置相关课程或利用讲座进行工匠精神教育有关。男生、女生对工匠精神内涵了解情况的得分平均值分别为3.25、3.11,男生得分稍高于女生,但男生、女生对工匠精神的了解程度无显著差异(P=0.210>0.05)。见表2。endprint

猜你喜欢
工匠精神培育高职院校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第十道 生相克
蟑螂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