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越式跳高倒二步技术对助跑起跳的积极意义

2018-03-04 08:09郑晶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泰山小学江苏常州213022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8年17期
关键词:背越式弧线人体

□ 郑晶(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泰山小学 江苏 常州 213022)

1、背越式跳高倒二步技术对助跑速度的积极意义

1.1、背越式跳高倒二步技术保持了助跑已获得的水平速度

背越式跳高倒二步技术的助跑最后阶段在摆动腿前摆着地时,加快前摆着地速度,减小着地缓冲时间,用脚内侧积极下扒着地,加大摆动腿着地角度和膝关节角度,在脚内侧的牢固支撑下,迅速前移身体重心,保持了水平助跑速度。

纵观世界优秀背越式跳高运动员,其助跑速度之高实在令人惊叹。如我国著名跳高运动员朱建华跳过2.38m时其助跑速度达到8.73m/s;世界跳高纪录保持者索托马约尔跳过2.45m时达到8.97m/s,其助跑速度几乎相当于100m运动员跑11s的速度。实践证明,要达到世界优秀水平,其助跑速度必须要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也正是一些教练员和运动员越来越注重“以速度为中心”,努力提高助跑速度的原因;然而如果我们对“助跑速度对背越式跳高倒二步摆动腿的作用”没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对其内部原理不能很好地理解,盲目地追求助跑速度的提高,这不仅不利于运动成绩的提高,相反,还可能会破坏技术动作的结构和节奏,致使运动成绩下降。

1.2、背越式跳高倒二步技术加快了身体重心的前移速度,为快速起跳创造了条件

背越式跳高倒二步技术摆动腿在助跑最后一步落地放腿时的由后腿的蹬伸转为积极向前的摆动提拉,身体重心在水平速度保持的情况下前倾以便为之后的垂直起跳获得更快的速度和更短的时间。

摆动腿积极蹬摆保持获得的水平速度同时,使重心快速前移,为快速放腿创造了条件。提高助跑速度后,人体动能增加,在起跳腿支撑缓冲阶段,人与地面发生了一次非弹性碰撞,使人体水平方向速度减小,动能减小,如果在起跳腿有较强的从退让性收缩向克制性收缩转化能力的前提下,在一定的限度内增大助跑速度,能提高起跳腿屈膝缓冲过程中弹性势能的存储,增加起跳蹬伸过程中向垂直方向上速度的转化,使人体获得更大的垂直初速度,有助于提高重心前移。从起跳腿放脚一直到缓冲阶段,运动员只要采用屈膝,膝关节旋外并自后下外方摆动至前上方的正确动作方法,即可使人体产生向纵轴转动的力,再加上起跳瞬间较大的倾斜角迅速地接近0°,又使人体产生向额状轴转动的力。在这两个力的共同作用下,使人体起跳离地瞬间的身体重心和起跳腿的支撑点保持在同一个垂直平面上,使起跳时所获得的反作用力通过身体重心。

综上所述,助跑最后一步的积极蹬地,保持了已获得的助跑速度,助跑最后一步的积极蹬地加快了身体重心的前移速度,为快速起跳创造了条件。

2、倒二步技术对起跳的积极意义

2.1、背越式跳高倒二步技术对摆动腿放腿的积极意义

背越式跳高倒二步摆动腿支撑,要积极做跪膝送髋动作,起跳以大腿带动小腿沿地面向前迈出。以起跳腿膝,髋关节伸直后脚跟先着地,同时,摆动腿以髋带动大腿向前上方摆出,摆动腿以脚跟过度到前腿掌着地。

背越式跳高由于采用了弧线助跑,这样在助跑的倒数第二步不需要像俯卧式跳高那样有意识地大幅度去降低重心,整个助跑没有明显降低重心造成停顿减速的现象,而是靠弧线助跑身体内倾使运动员的重心自然有所下降。弧线助跑的内倾角度一般为20°-30°,当然由于弧线助跑的速度节奏不断变化和弧线半径的逐渐缩小,身体内倾角度也相应地发生变化。假设弧线助跑的某一步身体没有前后倾现象,运动员站立的身体重心是1.20m,如果运动员此时身体内倾30°,那么根据三角函数定理计算时运动员的重心应是P=COS30°×1.20=1.04m,比直线助跑身体重心自然地下降16公分,达到了直线助跑时身体重心有意识下降的目的。所以,起跳前的准备工作(助跑的倒数第二步),就变得比俯卧式跳高容易些,而与一般平跑技术差不多,这样就为挥背的快速助跑提供了有利条件。

由于背越式跳高弧线助跑时保持身体内倾,自然地降低重心,在不断加速的快速助跑情况下,起跳脚放置时小腿的前倾角度尽可能地接近90°,在缓冲阶段膝关节的弯曲保持在140°-150°左右,有效地缩短了起跳缓冲阶段的时间表。身体内倾自然而然的降低重心,不但有利于保持助跑速度,而且为协调地转入快速起跳提供了条件。

2.2、背越式跳高倒二步技术对摆动腿缓冲阶段的积极意义

背越式跳高完整技术的影响当人体完成踏跳以后,身体由于助跑和踏跳而转变成沿水平速度和垂直速度的合力向上腾起。跳高的原则是把助跑获得的水平速度尽可能转变成垂直速度,这是所有教师、运动员都急于解决的问题之一。当人体结束踏跳时加快摆动腿向上的摆动速度其目的就是减少水平速度增加垂直速度。

通过采用不同研究模型对我国优秀男子不同技术类型背越式跳高运动员在起跳时摆动动作效果进行定量分析,探讨我国优秀男子不同技术类型背越式跳高运动员摆动动作对起跳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背越式跳高运动员摆动效果约占50%,且摆动效果大小与技术类型无关,与高度增加没有线性相关。但当高度增加到本人最好成绩时,摆动作用达到最大值。选用中国男性青年模型与扎齐奥尔斯基模型对背越式跳高技术进行研究,无显著差异性。如果运用3H理论,公式应该为H=H1+H2±H3,在解释背越式跳高过程中,才能够很好地解释由于空中姿态的不同所造成的运动成绩的差异,并且有利于定量评价背越式跳高的空中技术动作的优劣。在踏上起跳点,身体由后倾变为竖直的过程中,获得了以支撑脚为支点绕身体额状轴转动的角速度。

跳高摆动是从身体后方向前上方有力摆起,是一个加速的过程。当助跑到倒数第二步摆动腿着地时,起跳腿同侧臂摆到身体的后部,并在最后一步起跳腿着地的瞬间与起跳腿异侧臂一起有力的摆起,摆到肩部以上时制动。当反作用力向下时,对支撑点产生加压作用,增大了起跳腿的蹬伸所产生的地面反作用力;而反作用力向上时,减轻了起跳腿的压力,有利于提高蹬伸速度,同时还提高了身体的重心。摆动时起跳腿的异侧臂应略高于同侧臂,并带动肩部过杆。整个过程应是自然的、连贯的。摆腿既可以把向前的速度转化为向上的力,又可以抑制向前的力,使身体不至于太向前进。助跑最后一瞬间制动效果越好,向上的垂直分力就越大,起跳的效果也就越好。

摆动技术的重要性体现在:它有助于提高起跳的功率、增加垂直速度、提高身体重心高度并能为合理的腾空过杆创造有利条件。应提高摆动技术在教学和训练中的地位。在提高快速摆动的同时,不应忽视摆动幅度的提高和起跳腿的充分蹬伸程度。摆动腿的快速摆动是提高起跳速度和改变助跑速度方向的重要因素,在教学训练中对摆动腿的训练应当给予足够的重视并贯彻始终。

2.3、背越式跳高倒二步技术对摆动腿蹬伸阶段的积极意义

进入起跳蹬伸阶段,身体由内倾已快速变为垂直,此时起跳人体呈正心用力,正心用力比偏心用力垂直速度快。因此,摆动腿快速蹬趴,为快速摆腿创造条件倒二步积极蹬趴,推动重心快速前移,使摆动腿前侧肌群得以拉伸,产生更大收缩力,摆动腿的小腿则自然向大腿折叠,此时,大小腿折叠摆动半径缩短,角速度加快,从而加速了摆动速度,同时摆动腿应以髋带动腿由后前上摆动,这样摆动腿的快速“蹬、趴、摆”为快速起跳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否则将起抑制作用。

人体做弧线助跑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向=m(人体质量)a(向心加速度),a=V(弧线助跑速度)/r(弧线半径),得 F=mV/r,m、r为两个常数不变,由上可知,V=ar,则V与a成正比。如增大助跑速度V,可知身体内倾角a(人体与地面垂直面的夹角)增大;内倾角越大,则在保持运动员摆动腿支撑时的屈膝程度相同的情况下,身体重心下降程度越大,则在运动员用力情况相同的情况下有助于获得较大的工作距离。反之,工作距离相等,则在内倾较大状态下膝关节弯曲的程度就相对较小,有助于缩短起跳时间,充分利用肌肉的弹力,产生较大的克制性收缩力,有助于人体对弹性势能的利用,也可以提高蹬地速度和力量,缩短起跳时间。

摆动腿配合起跳腿积极协调的摆动,对运动员的起跳有着以下几方面的优点。减少起跳时的踏跳时间,增加起跳时的功率当运动员的起跳腿踏上起跳点时,加快摆动腿的摆动可缩短起跳腿蹬伸时间,达到为快速起跳创造有利条件。根据力学原理,起跳功率取决于力量和距离的乘积。这就是说运动员起跳力量和肌肉工作的距离在相对不变的前提下,缩短起跳的蹬伸时间,必然会增大起跳功率,根据牛顿第三定律,摆动腿摆动的速度越快,支撑腿的反作用力也就越大,摆动腿和踏跳腿是相互促进相互一致的,提高了摆动腿的摆动速度,也就减少蹬地时间,增加了起跳功率。在一定的条件下提高助跑速度,有助于增大弹性势能的存储。

综上所述,倒二步摆动腿积极蹬趴,推动重心快速前移,使摆动腿前侧肌群得以拉伸,产生更大收缩力和负压为起跳腿在蹬伸阶段所起到了积极作用,给起跳腿快速蹬伸提供了弹性势能,使起跳腿蹬地充分、爆发力迅速起跳。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1)背越式跳高倒二步保持已获得的水平速度,加快了身体重心的前移速度,为快速起跳创造了条件;

(2)背越式跳高倒二步使摆动腿为起跳腿在蹬伸阶段所起到了积极作用,给起跳腿快速蹬伸提供了弹性势能,使摆动腿缩短起跳时间,快速充分蹬伸起跳腾空。

3.2、建议

(1)摆动腿的力量训练应以退让工作为主,同时要重视退让,主动收缩的转换速度训练,同时摆动腿的力量训练不能忽视,尤其要加强摆动腿摆动技术和力量的协调配合能力的训练。摆动腿摆动技术和力量的协调配合能力的训练;

(2)摆动腿的作用在背越式跳高的起跳中,起跳的完整技术包括起跳腿的踏跳和摆动腿的摆动技术。加强两方面的训练:①运动员的起跳角和初速度;②摆动腿摆动的方向和平衡能力。要获得最佳的起跳效果和过杆技术,就必须充分地利用摆动腿及上肢协调的配合来完成背越式跳高起跳的完整技术。

猜你喜欢
背越式弧线人体
You're my eyes
人体“修补匠”
人体冷知识(一)
跳高为何首选背越式
基于上衣袖山吃势分配方法的研究
弧线齿面齿轮成形原理及3D成形
人体可笑堂
浅析主变压器消弧线圈的运行维护与故障处理
奇妙的人体止咳点
不进步就是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