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科研能力提升的逻辑起点与对策

2018-03-07 18:53王玉刘惠林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 2017年11期
关键词:科研能力提升小学

王玉 刘惠林

摘 要 小学教师科研能力的提升直接关系到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影响小学教师科研能力提升的因素有理念、目标、项目、团队、机制、文化等。要认真分析影响小学教师科研能力提升的问题,树立正确的科研理念,确定合理的科研目标,选择合适的科研项目,重视科研团队建设,建立民主内生的科研机制和形成自觉自主的科研文化,全面提升小学教师科研能力。

关键词 小学 教师 科研能力 提升

不断提升小学教师科研能力,是由小学教育工作性质决定的。科研能力是研究者的基本职业素养,提升科研能力不仅仅是小学教师个体的事情,也是小学教育事业发展的基础性工作。本文认为,理念、目标、项目、团队、机制、文化是提升小学教师科研能力的六大要素,它们之间环环相扣,缺一不可。

一、提升小学教师科研能力的逻辑起点

1.小学教师必须是研究者

小学教师必须是研究者应成为小学的基本办学理念。小学教师必须认真研究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解决小学教育教学中不断出现的新问题,由“教书匠”转向研究者。小学教师的科研问题源于实践的困惑,目的是改进教学实践,研究与教学融为一体,通过教育教学的改革,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2.小学教育科研主要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问题

解决小学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问题是小学教育科研的基本目的,也是提升小学教师科研能力的主要目标。小学教师的研究以研究应用知识和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为目的,他们的研究成果更多是以默会知识的形式形成于教师的知识结构中。

3.项目类型的选择必须依据学校自身特点

项目是研究过程的载体,完成项目是训练与提升小学教师科研能力的过程。小学教师研究项目类型的选择完全取决于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其研究应把实践知识放在理论知识之上,传播理论成果放在发现理论成果之上。但并不能简单地把两者对立起来,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和小学教师研究水平与能力的提高,选择两者有效的结合点已成为提高小学教师科研能力的必然要求[1]。

4.科研团队起着引领与导向的作用

小学教师个体之间的科研能力与意愿差异较大,科研团队对教师科研的引领与推动作用很重要。应组建由研究型教师、科研骨干、具有研究经历的教师和新入职教师组成的科研团队,协同合作,提高不同层次教师的科研能力。小学教师科研团队的组建必须坚持自愿、平等、合作、可持续等原则,充分发挥研究型教师的领军作用、科研骨干的中坚作用,激发具有科研经历教师的科研热情和培养新入职教师的科研意识。

5.小学科研机制必须以民主内生的模式为主

民主、内生的小学科研机制是培育教师科研能力的制度性保障。这种机制激发学校成员成为教育科研的积极参与者,激励新成员能够自觉地融入这种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安排中。更为重要的是,这种机制能营造民主的氛围、合作的意识,激发出教师的内心动力与机制的张力所形成的组织合力,能顺利应对现代社会给小学教育带来的诸多挑战。

6.良好的文化给小学教师科研提供不竭的动力

文化是内化到教师思想中的理念系统,具有良好文化理念的小学教师将科研视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断地探究、创新,并从中得到一种心灵的幸福感和满足感。

二、提升教师科研能力遇到的问题

1.小学教师科研理念存在的不足

首先,许多小学教师认为科研与己无关,对实际教学工作没有用处。其次,少数小学教师把科研同职称评定、工作荣誉与待遇联系在一起,功利心强,而不是针对实际教学问题进行长期的深入研究。再次,部分学校领导视教师科研工作为向上级领导汇报的工作业绩,没有把它作为学校一项长期的基础性工作来开展。最后,小学教师大多数为女性,家庭负担重;一些中老年教师职业倦怠严重,科研内驱力严重不足。

2.小学教师科研目标混乱

首先,多数教师没有明确的科研目标和稳定的研究方向,主要是将学校的要求或热点问题确定为研究项目,要么过于空泛,脱离小学教学实际;要么没有新意,没有研究价值。其次,不同类型的教师科研目标缺乏层次性和区分度,题目雷同,直接影响到研究项目的应用价值和推广价值。再次,学校缺乏总体科研目标,缺乏引领学校发展的项目,没有形成科研特色,学校科研水平不高。

3.不善于选择合适的项目

选择不同类型和形式的研究项目对教师提高科研能力的影响很大,一些小学教师盲目参加由高校教师和专业人员主导的科研项目。在一些学校,校本教研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部分教师对于行动研究、叙事研究等适合小学教育科研的研究方式不熟悉,还没有形成进行教学反思的习惯,学校对于教师科研方法的培训不够重视,或试图仅开展一两次专家讲座就解决教师科研方法问题。

4.科研团队组织行政色彩过浓

一些学校科研团队组织行政色彩过浓,往往由学校领导指令安排,过分强调团队成员的行政身份和工作资历,对其兴趣、特长、爱好考虑不周,发生了团队成员资历和能力错位的情况。这是由于我国教师教育发展迅速,在许多地区,小学新入职教师要求学历在本科以上,这些新入职的教师学科基础知识扎实、信息技术能力强、易于接受新的教育理念、平等意识浓厚。但目前的小学科研骨干教师大多数是老中师毕业,实践性知识丰富,了解小学教学规律,并已担任小学的主要领导和中层干部,是目前小学科研团队的领军人物和中坚力量。处理好这两部分人的关系,直接影响小学教研工作的开展。这两类群体在科研过程中已发生了一些理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的分歧。这种情况在发达地区尤为严重。

5.小学教育科研过分依赖外在机制

目前,小学教育科研动力主要是来自于外在机制。第一种是来自于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如小学课改中的项目,往往采取行政的手段自上而下进行组织。第二种是专门教育科研部门和各级教研部门组织的教科研活动,要求或动员小学参加。第三种是各种学会,主要是教育学会组织的教育科研活動。这种外在机制是目前推动小学科研的主要动力,大多数小学缺乏内在的机制。一些小学的教育科研既缺乏外部机制的推动,又没有内部机制驱动。endprint

猜你喜欢
科研能力提升小学
徐州技师学院教师科研能力提升新途径研究
高校辅导员科研能力现状及对策
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策略与方法
提升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策略
工商管理学科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现状调查与思考
如何提升公民生态意识
高职院校教师提升科研能力途径研究
后进生转化和提升的实践与思考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