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VILIP-1、NSE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关系

2018-03-18 22:41王浩孙菊光
山东医药 2018年41期
关键词:缺血性神经功能程度

王浩,孙菊光

(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 210023)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由多种因素引起患者脑动脉狭窄、闭塞或破裂,导致脑部血液供应障碍,进而出现脑组织内缺血引起细胞坏死,临床主要表现为神经功能损伤[1]。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具有致残率高、致死率高、预后差等特点[2],早期诊断并评估患者病情,并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案可有效改善患者病情,改善预后。目前临床主要结合病史、体格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等综合诊断并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可能会延误治疗最佳时机[3]。从血清学中寻找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的生化标志物简便、快捷的辅助诊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对评估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有重要价值。视锥蛋白样蛋白1(VILIP-1)属于神经元钙传感蛋白视锥蛋白/恢复蛋白家族成员,在脑部损伤及部分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病过程中有重要作用[4]。研究[5]认为,VILIP-1可早期诊断阿尔兹海默病,并可预测认知功能障碍发生情况。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是神经元标志性酶,脑组织受损后的神经元可释放NSE入血,并与脑损伤严重程度密切相关[6]。2016年3月~2018年3月,测定血清VILIP-1、NSE水平,旨在探讨其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病过程中的作用及其与预后的关系。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2016年3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109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病例组,纳入标准:①结合临床症状和体征,CT或MRI检查证实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并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7];②发病至入院时间≤7 d;③预计生存时间超过6个月。排除标准:①肝、肾功能障碍者;②入院前服用过其他可能影响本研究结果的药物;③短暂性脑缺血发作;④既往有缺血性脑卒中病史;⑤急、慢性感染性疾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⑥外伤所致缺血性脑卒中;⑦脑出血、颅内占位性病变、蛛网膜下腔出血等脑部疾病;⑧随访少于3个月。其中男65例、女44例,年龄53~79(62.9±8.7)岁。高血压史23例,糖尿病史18例。根据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将患者分为轻度缺损组41例(NIHSS评分基0~7分);中度缺损组35例(NIHSS评分7~15分);重度缺损组33例(NIHSS评分>15分)。根据入院时脑梗死面积将患者分为腔隙性梗死组37例(颅脑MRI检查脑梗死灶最大层面直径<1.5 cm[9]);中等面积脑梗死组52例(梗死灶最大层面直径1.5~5 cm);大面积脑梗死组20例(梗死灶最大层面直径>5 cm)。根据90 d后mRS评分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73例(mRS评分0~2分);预后不良组36例(mRS评分3~6分)。并于同期随机选取3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47~80(63.8±7.1)岁。高血压史5例,糖尿病史4例。病例组与对照组性别、年龄、高血压史、糖尿病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获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研究对象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神经功能损伤程度评定 采用NIHSS[8]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入院时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定:NIHSS评分<7分计为神经功能轻度损伤,NIHSS评分7~15分计为神经功能中度损伤,NIHSS评分>15分计为神经功能重度损伤。

1.3 预后评定 采用改良的Rankin量表(mRS)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90 d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定,mRS 0~2分计为预后良好,mRS 3~6分计为预后不良[10]。

1.4 血清VILIP-1、NSE检测 收集病例组入院时空腹肘静脉血3 mL,并于3 000 r/min离心5 min,收集上清液置于-80 ℃环境下保存,留待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VILIP-1水平,严格按照试剂盒(美国BioVendor公司,生产批号:171867-04)说明进行操作;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NSE水平,检测仪器为罗氏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COBAS E601,严格按照试剂盒(罗氏诊断产品(上海)有限公司)说明进行操作。

2 结果

2.1 病例组与对照组血清VILIP-1、NSE水平比较 病例组与对照组血清VILIP-1水平分别为(9.38±1.56)、(1.02±1.46)μg/L,血清NSE水平分别为(35.58±2.24)、(3.96±1.85)ng/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29.246、78.992,P<0.001)。

2.2 不同神经功能损伤程度患者血清VILIP-1、NSE水平比较 神经功能轻度、中度、重度损伤者分别为41、35、33例,血清VILIP-1水平分别为(4.31±1.08)、(7.89±1.42)、(13.34±1.39)μg/L,三者间两两比较,P均<0.05;血清NSE水平分别为(8.22±2.79)、(21.03±2.35)、(46.51±2.54)ng/mL,三者间两两比较,P均<0.05。

2.3 不同脑梗死面积患者血清VILIP-1、NSE水平比较 腔隙性梗死、中等面积脑梗死、大面积脑梗死者分别为37、52、20例,血清VILIP-1水平分别为(3.27±1.52)、(6.93±1.09)、(14.58±1.46)μg/L,三者间两两比较,P均<0.05;血清NSE水平分别为(10.95±3.07)、(22.61±2.89)、(35.24±2.54)ng/mL,三者间两两比较,P均<0.05。

2.4 不同mRS评分患者血清VILIP-1、NSE水平比较 预后良好者73例,预后不良者36例,血清VILIP-1水平分别为(7.26±1.57)、(12.34±1.29)μg/L,血清NSE水平分别为(24.05±2.18)、(34.67±1.97)ng/mL,二者血清VILIP-1、NSE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16.819、-24.672,P均<0.05)。

2.5 血清VILIP-1、NSE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预后的诊断价值 血清VILIP-1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预后诊断的AUC为0.805,95%CI为0.720~0.891,此时VILIP-1截断值为7.25 μg/L,灵敏度、特异度为0.85、0.81,准确度为0.76;NSE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预后诊断的AUC为0.784,95%CI为0.698~0.870,此时NSE截断值为20.61 ng/mL,灵敏度、特异度为0.79、0.86,准确度为0.75。

3 讨论

研究[11]显示,我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可达120/10万,每年发病人数约为200万,患者致残率约占75%,每年病死人数高达120万,给患者及家属带来沉重的疾病负担。目前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主要依赖临床症状和体征、CT或MRI等影像学手段,但研究[12]表明,约40%的患者无法通过影像学手段快速有效诊断,治疗棘手。

VILIP-1属于神经元钙传感蛋白视锥蛋白/恢复蛋白家族成员,是一种主要在脑部神经细胞表达的小相对分子质量胞质蛋白,通过与钙离子结合而介导钙平衡过程,并于钙离子信号调控下发挥生物学功能。研究[13]认为,VILIP-1可作为脑部损伤和少数退行性疾病的潜在标志物。Groblewska等[14]研究发现,VILIP-1使tau蛋白聚集而产生神经毒性,并进一步破坏VILIP-1细胞,使其释放至脑脊液和血液中。Kirkwood等[15]研究表明脑脊液中VILIP-1可预测阿尔茨海默病病情严重程度及评估认知功能损害情况。NSE是一种存在于神经组织及神经内分泌系统中的糖酵解特异性蛋白,在神经细胞分化及成熟过程中有重要作用,可在缺氧状态下保护神经细胞免受损害,当神经组织的神经元水肿、变性甚至坏死后,NSE释放至脑脊液并穿过血脑屏障进入血液循环系统。研究[6]表明,NSE参与了缺氧性脑病、癫痫持续状态等脑损伤疾病的发生发展,并可作为判断脑损伤严重程度及评估预后的重要指标。

本研究结果显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VILIP-1、NSE水平高于健康体检者,提示VILIP-1、NSE参与了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病过程,与有关研究结果相似[3,4],即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损伤脑组织神经元,导致VILIP-1和NSE释放至脑脊液并进一步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血液。NIHSS评分是评估脑损伤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评分越高提示神经功能损伤越严重。本研究发现,神经功能中度和重度缺损患者血清VILIP-1、NSE水平高于轻度缺损患者,且重度缺损患者高于中度缺损患者,提示VILIP-1、NSE参与神经功能损伤过程,可作为评估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情严重程度的重要标志物。此外,脑梗死面积亦是评估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严重程度的指标,梗死面积越大提示患者病情越严重。本研究中,中等面积和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血清VILIP-1、NSE水平高于腔隙性脑梗死患者,且大面积脑梗死患者高于中等面积脑梗死患者,进一步证实VILIP-1、NSE可用于判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情严重程度。

mRS评分用于评估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恢复状况,评分越低表明患者预后良好,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90 d后,预后不良者血清VILIP-1、NSE水平高于预后良好者,提示VILIP-1、NSE可用于判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VILIP-1、NSE水平越高,患者预后越差。采用ROC曲线下面积判断VILIP-1、NSE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预后的诊断价值,VILIP-1为7.25 μg/L时,此时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0.85、0.81、0.76,而NSE为20.61 ng/mL时,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0.79、0.86、0.75,提示VILIP-1、NSE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预后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综上所述,血清VILIP-1、NSE异常表达参与了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病过程,且与患者脑损伤严重程度、预后密切相关,早期联合检测可作为预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预后的重要标志物。

猜你喜欢
缺血性神经功能程度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精致和严谨程度让人惊叹 Sonus Faber(意大利势霸)PALLADIO(帕拉迪奥)PW-562/PC-562
男女身高受欢迎程度表
缺血性二尖瓣反流的研究进展
针灸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应用
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的中蒙医康复治疗
高压氧辅助治疗对卒中后抑郁患者血清5-HT、NE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内皮祖细胞在缺血性脑卒中诊治中的研究进展
针刺改善血管性痴呆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能力2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