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美妙缤纷的汉玉世界

2018-03-21 09:02木子
收藏家 2018年3期
关键词:玉质玉料西汉

□ 木子

汉代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个黄金时代。在人们的思想上,崇尚礼仪、注重节气成为一种社会风气。封禅、求仙、祭神、厚葬之风风靡全国,这影响到玉器的时代风格和特征。汉代玉器是中国玉文化史上一个大的转折点,也是目前发现玉器最多、最为精美的时代,考古出土品及传世品均非常丰富。目前考古出土的汉代玉器,主要分布于陕西、河南、河北、山东、江苏、江西、安徽、湖南、广东、北京等省份,精品多集中于诸侯王墓中。汉代帝陵因还没大规模的考古发掘,面目还不清楚,但这不排除目前所见玉器中有一部分原为帝后所用,如出于汉元帝渭陵附近的附属礼制建筑——“长寿宫”遗址中的辟邪、玉仙人奔马、玉熊等,可能原为宫中陈设。

汉诸侯王墓以及列侯王墓目前发现有大大小小上百座,出土玉器数量约有数千件,可分为礼仪、丧葬、装饰、陈设用玉及玉质容器几个大类。两汉时期,祭祀礼仪用玉已不像商周那样发达,器型也少见,主要有璧、圭、戈、钺等,文献中对用璧、圭祭祀的记载较多,目前可明确为祭祀礼仪用玉出土较少,山东荣城曾发现汉武帝时祭日的礼仪用璧1件、玉圭2件、玉璜1件。汉代最为发达的礼仪用玉为丧葬用玉,商周时的玉覆面至此已接近尾声,代之以成套的玉衣与九窍玉塞制度,玉衣分金缕、银缕、铜缕、丝缕等形式,完全依照人形制作,加之玉塞的使用,将尸体完全置于玉的包裹中,借此希望肉体能如玉一样万古长存。丧葬用玉还有镶玉漆棺、玉璧、玉握、玉枕等。滇国西汉墓葬还出土有“珠褥玉柙”,为盖在尸体上的尸帘。早期玉握较为多样,有以璧改制的半月形器和镂空玉觿等,中期以后玉握逐渐集中为猪形。玉琀也由多变的形式向蝉形玉琀的定式转变。两汉最为丰富多彩的玉器是装饰用玉,此期装饰用玉不仅品类繁多,而且工艺精湛,其种类主要有:璧、环、璜、玉龙佩、凤佩、玉觿、玉带钩、玉笄、玉剑饰、韘形佩、舞人佩、组玉佩、珠、管等。陈设用玉较多的集中于各种玉兽上,主要有玉熊、豹、马、猪、鹰、辟邪、仙人奔马等,另外还有各式玉人,均圆雕制作,造型生动逼真,是汉玉艺术性的集中体现。玉质器皿主要有玉高足杯、耳杯、角形杯、卮、盒、壶、砚滴等,其大量出现不仅显示了汉代治玉工艺的进步和玉料来源的充足,而且预示着玉器的发展已逐渐从神圣化走向日常生活,为唐宋以后玉器的世俗化奠定了基础。汉代还出现了许多新的器型,如寄托人们辟邪压胜思想的刚卯、严卯、司南佩等。玉印也是此期较为盛行的器物,但从出土玉印看,似乎并不严格按照文献记载的用印制度,僭越现象十分普遍,诸侯王墓中或低等级墓葬中出现高等级用印规格是常有的事,玉质私印也较为多见。历来当朝沿用前代玉器并不少见,汉代也多。但将旧玉或者已残破之玉重新改制并加以再设计者,汉墓中不乏精品之作,如南越王墓的金钩玉龙,在已残断之龙体上,重新设计虎头金钩与之相配,形成龙虎相斗之势,显示了玉器设计者的匠心独运。另外此期出土有多件改制器,所改之器有前朝的,也有当朝的,可见在汉代玉料早已比先秦充足许多的情况下,人们对玉器的珍视程度。

两汉玉器是纹饰与造型艺术最为丰富的时代,有着前所未有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很多纹饰与造型被后世仿效至今,如螭纹、龙纹、凤纹、熊纹、虎纹、貘纹、鸟纹等不仅有着结实的肌肉、矫健的身躯,而且其身体的扭曲、游动是后世玉雕所无法比拟的,尤其是龙纹、螭纹的刻划,张力十足,充满无限的生机活力。汉代尚白玉,在制玉中大量的使用白玉,尤其是装饰用玉、陈设用玉及器皿用玉上,这与玉料来源的丰富有关,张骞通西域及汉武帝对匈奴的胜利客观上使和阗玉料可以源源不断的输送至内地。另外,汉代出现许多体型较大的玉器,如大璧、大的佩饰、玉质器皿等,从其玉料上看,汉人用玉并不局限于和田玉,还出现有较多的蓝田玉、岫岩老玉等。

两汉400余年的玉器艺术是中国玉器史上最美、最为辉煌灿烂的艺术,有着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大气磅礴之态,是后世玉器无法达到的高峰。这从目前考古发掘的诸侯王墓中出土的玉器可窥全貌。引起考古界和收藏界最为轰动的当为2016年江西南昌海昏侯墓的发掘,这是目前保存最为完整的诸侯王墓。其实,西汉诸侯王陵考古发掘,最开始于1968年河北满城中山靖王刘胜及王后窦绾墓、随之1971~1977年山东巨野红土山昌邑哀王刘髆墓、1974年北京大葆台广阳顷王刘建及王后墓、1983年广州象岗山西汉南越王墓、1984年江苏徐州狮子山楚王墓(西汉前期某代楚王墓)、1995年山东长清双乳山济北王墓、2006年安徽六安双墩六安恭王刘庆墓、2010年江苏盱眙大云山江都易王刘非及王后墓、1992~1994年河南永城西汉梁国王陵与寝园遗址的勘探和发掘等。迄今为止,经过考古勘探、清理或发掘的西汉诸侯王及王后墓计有58座,分属于21个王国。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诸侯王墓大多经过盗扰,保存信息多不完整,因而,多数诸侯王及王后墓的具体年代和墓主人难以准确断定。尽管如此,基于众多的考古发现、这些诸侯王墓出土的大量精美的玉器,给我们提供了更多的素材以全面地了解西汉至东汉长达400多年的历史文化。为此,本刊特邀对汉代玉器颇有研究的专家学者以及曾主持过江苏徐州狮子山、广州南越王墓、河北中山靖王刘胜墓、江西南昌海昏侯墓发掘者及研究员,针对发现和出土的这些数量多、种类齐全、工艺精湛的玉器,按墓葬主人生活的年代从器形、纹饰、工艺、玉料等等深入分析,以此来还原西汉时期的玉器文化。

猜你喜欢
玉质玉料西汉
石性与玉质
走马楼西汉简所见赦令初探
玉雕作品分析与欣赏
一幅西汉伏羲女娲图像
西汉
玉质天成
玉器之美
浅析玉雕人物形象与用料选择
西汉玉器的鉴定
随形就势 顺色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