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石榴》百年发展史简论

2018-03-29 04:52王焰安
滁州学院学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五河隔墙砖头

王焰安

《摘石榴》是一首形成、传唱于安徽五河的民间情歌。这首曲调明快、语言风趣、旋律优美、风格幽默的《摘石榴》产生于何时?因缺乏史料,现在已难以确考。这里仅依据相关史料,对其近百年的发展传播情况作一考察。

一、《摘石榴》的发展演变史

近百年来,《摘石榴》经历了三个发展演变阶段:

(一)1950年前传唱阶段,即《摘石榴》民间小调传唱阶段

民间小调兴盛于明清时期,据此推测,《摘石榴》的民间小调最早只能产生于明朝,而人们在述及霍锦堂1950年将《摘石榴》民间小调改编为民间小戏时,多言及其在此之前已传唱了一百多年[1],则《摘石榴》民间小调当约产生于清中叶。但《摘石榴》产生的具体情形则没有明确的记载,现在已无法得知其最初形态。不过,通过对凤阳、五河历史的研究,我们认为《摘石榴》应是在江浙原有歌词的基础上丰富而形成的,其理由为:第一,凤阳、五河地区多为江浙移民,从“靖康之乱”到明洪武年间,江淮地区人多是来自于“浙直之民”[2]。洪武元年,凤阳县本地居民仅有3 324户,约16 620人[3];“明初,尝徙苏、松、嘉、湖、杭民之无田者四千余户,往耕临濠。……复徙江南民十四万于凤阳。”[4]据此,凤阳县人口中有大部分人口来源于江浙。“洪武二十四年”,五河县“编造户口人丁二万八百七十三丁”[5]。按照16—60岁为丁,一丁按4至6倍计,当时五河全县人口约在8-10万左右。洪武初年,五河县也有大量移民迁入,仅“由苏州移民来五”即“2.8万余人”[6]。 由此推算,明初江浙移民约占五河人口的一半。因此,无论朱顶、小溪是属于凤阳还是属于五河,《摘石榴》形成地的民众绝大部分应为江浙移民。第二,上海的松江县和江苏的吴江县均搜集有《摘石榴》民歌,这些地方的《摘石榴》,体制短小,有的四句,如上海崇明和江苏吴江的:姐在园里采石榴,郎在外面丢石头;侬要吃石榴拿去吃,勿笃开奴奴额角头[7]。四句式《摘石榴》产生较早,是吴语地区本摊传统曲目的原型[8]412。有的8句,如江苏扬州的:姐在园中摘石榴,隔墙小郎撂砖头,打得石榴纷纷掉,差点碰破妹妹的头。要吃石榴拿了走,要采鲜花跪下来求,呀呀呦,小哥哥,要采鲜花跪下来求[9]。上海松江的:姐在园中摘石榴,郎在篱笆外头笃砖头。要吃石榴尽管摘,要求私情磕个头。黄花闺女多多有,只有多情阿姐恋心头。石榴做媒树做证,砖头落地代磕头[8]412。八句式《摘石榴》,尽管都是采录于20世纪80年代初,但我们认为其是在吴语地区原有四句山歌基础上的发展与丰富。若说是五河《摘石榴》传播影响的结果,则可能性不大,一是即使有五河的《摘石榴》经口头流传到了江浙地区,但经民众接受后再创作而传播的可能性不大,五河与江浙处于不同的方言区,文化表达习惯不大相同,民众在接受过程中,一般都会进行隔离性选择,很少会自觉地进行改编与传播。二是尽管五河的《摘石榴》1957年已经开始了书面传播,但传播范围不广,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安徽省第一届民间音乐舞蹈会演民歌选集》印数只有1270册[10],难以传播到广大乡村。影响应该也不够深入,因6年后《摘石榴》即被作为黄色歌曲而遭受禁唱,舞台传播、书面传播很快就终止了,甚至在家里也不能唱,有一次,张相千、安芝华“忍不住躲在家里哼了几句《摘石榴》,被路过的人听见,立即被拖出去毒打”[11]。如此少的印数、如此短的传播时间,民众要完成接受并再传唱的可能性不大。

(二)1950年至1957年传唱阶段,即《摘石榴》民间小戏与《摘石榴》民间小调共同传唱阶段

20世纪50年代,民间艺人霍锦堂将在五河朱顶、小溪等地流传的《摘石榴》民间小调,改编为旨在表现一对青年男女不顾世俗偏见,反抗包办婚姻,追求自由恋爱,追求自由幸福的三人小戏,由民间艺人张相千饰演小生、安芝华饰演小姑子、王万霞饰演嫂子,在霍锦堂组织的民间剧团演出,小戏演出后,迅速获得了观众,尤其是青年男女观众的认可,人们争相传唱。

此三人小戏剧本如何?现在未见诸记载,晨见搜集的改唱曲调二,有可能是这出三人小戏的断片,可借此而见一斑[12]34、33。其时,当《摘石榴》的三人小戏在民间如火如荼地演唱时,《摘石榴》的民间小调也应同时在民间传唱,汪世民曾记述道,50年代初初到五河时,“一次,我偶然听到了五河民歌《摘石榴》。”“一曲清歌,改变了我对五河不佳的印象。”[13]这里以民歌、清歌相称而不以小戏相称,则说明其是与小戏不同的艺术形式,不过,那时的《摘石榴》小调歌词是多段的,且不固定,晨见记录整理的改唱曲调一,有20段,或许是《摘石榴》民间小调的本初形态,是传唱于民间众多文本中的一种文本[12]34。而1957年11月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安徽省第一届民间音乐舞蹈会演民歌选集》中的《摘石榴》则为10段,为对唱,且没有嫂子角色[10]45-46。

这种对唱歌词,有人认为是改编自三人小戏,“这个时候的《摘石榴》已经从3人表演的小戏转变为2人对唱了。”[12]32但这种说法不一定准确,《摘石榴》民间小调原本就有两人对唱形式,小戏产生后,这种形式并没有消亡,而是以自己的形式依然在民间传唱,因此,《摘石榴》民间对唱既可以源于《摘石榴》民间小调,也可以源于三人小戏。而且此时对唱是主要的传唱形式,安徽省首届民间音乐舞蹈汇演大会上,演员以对唱的形式进行表演,即说明对唱已成为了主流。

同一内容的两种艺术形式在同一时间共存,是民间文艺正常的生态情形。一定程度上,两种艺术形式的相互促进、相互辉映,推动着《摘石榴》的普及与发展。

(三)1979年后民间小调传唱阶段,即六段歌词传唱阶段

1979年后,根据民歌征集小组专家对《摘石榴》删改的意见,王万龙对《摘石榴》的歌词进行了缩编,改为六段,张荣阳对曲谱进行了进一步的整理,每段三句后加了一句衬句。整理改编后,由张荣阳和王安莉对唱,重新进行录音。其六段歌词为:

女:姐在南园摘石榴/哪一个讨债鬼隔墙砸砖头/刚刚巧巧砸在了小奴家的头哟/要吃石榴你拿了两个去/要想谈心你随我上高楼/何必隔墙砸我一砖头哟/呀儿哟,呀儿哟/依得依得呀儿哟/何必隔墙砸我一砖头哟

男:一不吃你的石榴二也不上楼/谈心怎么能到你的家里头/砸砖头为的是约你去溜溜哟

女:昨个天我为你挨了一顿打/今个天我为你又挨一顿骂/挨打受骂都为你小冤家哟/呀儿哟,呀儿哟/依得依得呀儿哟/挨打受骂都为你小冤家哟

男:听说你挨骂我心难受/妹妹挨打如割我的肉/你不如跟我一道去下扬州哟

女:听说下扬州正中我心头/打一个包袱我就跟你一道走/一下扬州再也不回头/呀儿哟,呀儿哟/依得依得呀儿哟/一下扬州再也不回头

1982年马留柱、曹新云在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民歌大赛上演唱了改编的《摘石榴》,演唱获得了空前的成功,引起强烈的反响,从此《摘石榴》便以固定的六段歌词传唱全国各地。

二、《摘石榴》的传播史

《摘石榴》经过近两百年的传播,不仅从五河传播到了全国,而且还传播到了日本、朝鲜、韩国、俄罗斯、墨西哥等地。其传播途径大约有这样几种:

(一)口头传播

据传,《摘石榴》最早形成于五河的朱顶、小溪等地,约有近200年的历史。其形成后,首先依靠口头传播方式,逐渐向周边传播。口头传播,一是指小调传唱者,不依赖舞台,即兴进行演唱,田间地头、村头巷尾的随意而唱。如20世纪80年代初的“某日黄昏,我在场上玩耍,从近处的牛房里传来《摘石榴》如泣如诉,且有胡琴伴奏。我就扒在门框朝里看,原来是喂牛的那位爷在自拉自唱。”[14]二是指小调传唱者,依赖舞台,有意进行的演唱。如1950年霍锦堂改编的三人小戏,由固定角色所进行的演出活动;1957年元月5日,安芝华和汤贵林代表蚌埠专区在安徽省民歌调演中的演唱,1984年,安徽省首届“江淮之秋”歌舞节上马留柱、曹新云代表五河县的演唱等。

经过不断的口头传播,《摘石榴》逐渐形成了以五河、凤阳、蚌埠为中心,延及安徽、山东、江苏、河南十几个县市的传播圈。按照民歌发展、传承规律,这些地区都应流传有大量的《摘石榴》,可能是因为五河《摘石榴》的影响,各地的民歌搜集整理者认为本地的《摘石榴》没有价值而没有进行搜集整理,使我们难以得知这些地区《摘石榴》传唱的全貌,不过,这些地区都记录有代表性的《摘石榴》,使我们由此而可知一般。如苏北灌南县的《姐在园中摘石榴》,其歌词为:

女:姐在南园摘石榴/哪一个淘气鬼砸我一砖头/刚刚巧巧,砸在小奴肩上头/你要吃石榴拿两个去/要吃酸枣跟我上高楼/何必隔墙砸我一砖头

男:一不吃石榴,二不上高楼/砸一砖头为要你跟我去溜溜/快走快走,跟在哥哥我身后头/我头次见到你就花了眼/看你一看我的魂早已丢/何必害我年纪轻轻一命休/

女:我昨天为了你挨了一顿打/今天为了你又挨一顿骂/挨打挨骂,都为你这个小冤家,你要真心对我好/我摘石榴你莫打岔/快点走不要再撞见我大大

男:妹妹挨打我心里也难受/妹妹你挨骂我浑身都发抖/挨打挨骂,如割我的心头肉/你不如撂下石榴跟我走/对对双双一同下扬州/一下扬州再也不回头

女:一听说下扬州正中我心头/愿和你一块跑,偕老到白头/打一个包袱跟你一道走/一下扬州再也不回头。[15]

鲁南枣庄的《摘石榴》,其歌词为:

女:姐儿南园摘石榴/墙外扔来一砖头/这是哪个调皮鬼/调戏女姣流/转脸一看是情郎/似羞不羞乱探头/小姐心欢喜/故意把头扭/吃石榴来我篮里拿/要谈心跟我上绣楼/为什么想来又不来/为什么背后扔砖头

男:我一不吃石榴/二不上绣楼/墙外扔砖头/为的是约你去遛遛

女:奴为你昨天挨了一顿打/怕的是咱俩相恋不到头

男:妹妹挨打我心痛,好比割我心头肉/不如你我离家走,咱一道下扬州

女:听说下扬州,正合我心头/说走咱就走,不再摘石榴/今夜打包袱,随郎去扬州/ 到了扬州地,再也不回头。[16]

淮北临泉的《摘石榴》,其歌词为:

女:姐在南院摘石榴/哪个淘气鬼隔墙砸砖头/刚刚巧巧打在小奴家的头哟/要吃石榴你拿几个去/要想玩耍跟着奴家走/一步一个头/磕到小奴家的楼哟/前几天挨了几顿打/这几天挨了一顿骂/挨打挨骂还不怨你小冤家哟/上半截身子打得飘着青/下半截身子打的紫疙瘩/舍得皮肉含不得你小冤家哟

男:我一听挨打心中好难受/好象万把钢刀插在我心头/你不如打个包袱跟我下扬州哟

女:你说下扬州我心中好高兴/打一个包袱跟你下扬州/下扬州永远也不回头哟

男:走到半路有人来盘问/你拿何话来答应/你拿何话来答应哟

女:你就说你是丈夫我是妻/千千万别说咱是相好的/千千万别说拐带的哟

女:你俩讲的话都被我听见/我一定回家去对俺娘谈/你俩为什么一说五更天哟①。[17]

河南淮滨的《摘石榴》,其歌词为:

女:妹在南园摘石榴/那一个调皮鬼隔墙打砖头/刚巧打在小奴家头上哟/呀嗨哟,呀嗨哟/一子儿一个呀嗨哟/刚刚巧巧打在小奴家头上哟/要想吃石榴/摘了两个去/要想喝香茶/跟我去上楼/何必隔墙打我一砖头哟

男:我一不吃石榴/二也不上楼/谈心怎能在你家里头/打砖头为的是约你去遛遛/呀嗨哟,呀嗨哟/一子儿一个呀嗨哟/打砖头为的是约你去遛遛哟

女:昨天为了你挨了一顿打/今天又为你挨了一顿骂/挨打受骂都为你这个小冤家哟

男:听说那个你挨打/我心难受/妹妹挨骂如割我的肉/不如一道跟我下扬州哟

女:听说那个下扬州/正中我心头/打起包袱跟你一趟走/一下扬州再也不回头哟/ 呀嗨哟,呀嗨哟/一子儿一个呀嗨哟/ 一下扬州百年不回头哟。[18]

……

以上记录的这四个地区的《摘石榴》,除了少数词语和句子略有不同外,其体例、句式、词语、内容,与五河的《摘石榴》几乎相同,相互之间应该具有一定的传承关系。因安徽淮北地区、江苏苏北地区、山东鲁南地区乃至河南豫东的淮滨不仅同属中原官话徐淮方言区,而且大多地方还曾是凤阳府的辖地,数百年属于同一管理辖地,政治、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因此,相同的方言、相同的文化、相同的心理、相同的表达方式,使《摘石榴》在这些地区很容易为民众所接受、理解与传播。

(二)书刊传播

在霍锦堂改编之前,民间或许有《摘石榴》小调手抄歌本流传,霍锦堂改编时或许依据的就是小调手抄本,因未有材料显示,不好断语。1950年霍锦堂改编的三人小戏剧本,这种文字剧本应是《摘石榴》书面传播的开始。而1957年2月1日,《大家唱》发表的《摘石榴》,1957年11月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安徽省第一届民间音乐舞蹈会演民歌选集》,是《摘石榴》真正意义的书刊传播。书刊传播,一是使歌词变异减少;二是使传播范围扩大。

有关《摘石榴》的书刊传播,有这样几种形式:

1.文艺读物传播。

一是指将《摘石榴》作为文学作品进行传播,仅载录其歌词,如2002年银河出版社出版的王自广编的《民间小调》中的《摘石榴》[19]。

二是指将《摘石榴》作为艺术作品进行传播,或是既载录歌词也载录曲谱,如1957年11月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安徽省群艺馆编辑的《安徽省第一届民间音乐舞蹈会演民歌选集》的《摘石榴》[10]45-46,1983年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安徽省文化厅编的《带露的花朵——安徽民歌100首》的《摘石榴》[20];1988年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安徽省群众艺术馆编的《安徽民间音乐》第三集中的《摘石榴》[21];1988年黄河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河南人民广播电台文艺处《群众文艺宫》节目组编的《听众点播歌曲选》中的《摘石榴》[22];1991年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由甲、齐放编的《中国十年流行名曲荟萃 1981-1991》中的《摘石榴》[23];1999年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蔡朝东编的《二十世纪群众喜爱的歌 (上册)》中的《摘石榴》[24],2004年《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全国编辑委员会编的《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安徽卷》中的《摘石榴》[25];2005年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的王冼平主编的《原生态民歌集 上》中的《摘石榴》[26];2009年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戴朝庆、崔琳选编《安徽民歌200首》中的《摘石榴》[27];2011年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曹玉萍、苗淼主编的《安徽民歌精选》中的《摘石榴》[28]1-2。或是对词曲进行赏析,如2010年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施咏编的《可爱的安徽·安徽地方音乐名曲赏析》[29]9-12,从内容、乐曲、表现手法等方面对《摘石榴》进行赏析。

三是改编为其他艺术形式进行传播,即将《摘石榴》改编为相关器乐和舞蹈作品进行传播。第一,改编为相关器乐作品,或是只有改编的曲,如2014年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毕长城、贾延飞主编的《中国民歌钢琴曲集·汉族卷》,收录有赵德轩编配的《摘石榴》钢琴曲[30]。或是有词有曲,如2010年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石林、杨霖希的《中国声乐曲选3》,收录有杨霖希编配的《摘石榴》钢琴曲[31]。2016年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版的苗淼、孙来法编的《安徽民歌的演唱与钢琴伴奏艺术》中的《摘石榴》钢琴曲[32]。以西方音乐的表现形式和音乐语汇,拓展了《摘石榴》的表现空间和传播方式。第二,改编为舞蹈作品,或是将《摘石榴》内容改为艺术舞蹈动作,如孙叶莉根据《摘石榴》编排的花鼓灯舞蹈[33]。或是将《摘石榴》内容编为广场舞动作,如阿娜的《摘石榴》广场舞[34]。或是以歌曲为舞蹈背景音乐。如现在很多地方的广场舞,尤其是徐淮方言区的广场舞,它们的背景音乐,很多是《摘石榴》。

四是穿插在文学作品中传播,即将《摘石榴》歌词部分或全部穿插在文学作品中。(1)穿插在散文中,既可丰富散文内容、展现散文意象、美化散文意境,也可借散文而进行传播。如王金萍的《谁人不识〈摘石榴〉》:

女:姐在南园摘石榴/哪一个讨债鬼隔墙砸我一砖头/刚上巧巧,砸在小奴家头呦/要吃石榴你拿了两个去/要想谈心随我上高楼/何必隔墙砸我一砖头呦

男:一不吃你石榴二也不上楼/谈心怎么能跑到你家里头/砸砖头为的是约你去遛遛呦

女:昨个天我为你挨了一顿打/今个天我为你又挨了一顿骂/挨打受骂都为你小冤家呦

男:听说你挨骂我心难受/每每挨打如割我心肉/你不如跟我一道下扬州呦

女:听说下扬州正中我心头/打一个包袱跟你一道走

女:一下扬州再也不回头呦

男:一下扬州再也不回头呦。[35]

(2)穿插在小说中,既可推动情节发展、表现人物形象、展示民俗风情,也可借小说而进行传播。如徐干的《飞人之死》中那姑娘悄悄地唱:“妹在南园摘石榴/哪一个讨债鬼隔墙砸砖头……”[36]再如陈登科的《顾祝同外传》中:

姐在南园摘石榴/哪一个讨债鬼隔墙砸砖头/偏偏砸中奴家头/要吃石榴自己摘/要想谈情跟奴上高楼/为何隔墙砸奴一砖头哟,呀嗬哟

我一不想吃石榴/我二不想上你楼/谈情只能放在心里头/砸砖头为的是约你去遛遛

昨个天奴为你挨了一顿骂/今个天奴为你挨了一顿打/挨打挨骂都是为你这个小冤家

妹妹挨骂我心疼/妹妹挨打如割我的肉/倒不如与我一同下扬州,呀嗬哟!……。[37]

鲁彦周的《平水冲的风景线》中:

姐在园里摘石榴/哪一个讨债鬼隔墙砸砖头/刚刚砸了我的头,有心就跟我上楼/为什么要在墙外砸砖头?[38]

陈源斌的《杀人有罪》中:

姐在南园摘石榴/哪一个讨债鬼隔墙砸砖头/刚刚巧巧砸在小奴家头哟/要吃石榴你拿两个去/要想谈心跟我上高楼/你何必砸我一砖头哎呀儿哟……

一不吃你石榴二不上高楼/谈心怎么能够到你家里头/砸砖头为的是喊你出来遛遛……[39]

2.教材传播。即是将《摘石榴》歌曲编选进相关教材进行传播,教材与一般书刊不同,具有指定性、强制性的传播效果。一是普通教材,如2011年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曹玉萍、苗淼编的《安徽民歌精选(声乐教材·钢琴伴奏)》中苗淼、饶鹏程编配的《摘石榴》钢琴曲[28]27-44。二是老年大学的教材,如2012年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夏岚编的《中老年学唱歌· 附中老年朋友喜爱的歌曲100首 续编 1》中的《摘石榴》[40]。三是儿童兴趣学习教材,如1989年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的上海音乐出版社编的《中国儿童钢琴曲(1)》中的《摘石榴》[41]。

3.广播电视传播。即是将《摘石榴》录制成音像通过广播电视进行传播。一是将《摘石榴》录制成唱片、磁带,唱片、磁带具有反复和超时空的传播效果。如 1982年中国唱片社上海分社录制出版的唱片、盒式录音带《安徽民歌100首》,收录有马留柱和曹新云演唱的《摘石榴》,在全国和东南亚发行,安徽人民广播电台同时播放[1]。1992年江西人民广播电台录制了余敏华演唱的《摘石榴》,并同时在江西人民广播电台播放[42]。2015年中国唱片总公司出版的《阎维文中国民间情歌系列·豫皖情歌》CD,收录有阎维文演唱的《摘石榴》。二是将《摘石榴》录制成音像,音像除具有超越时空反复播放效果外,还具有形象立体、画面优美的效果,因而传播效果更佳。如2001年11月,在广西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上,五河县民歌手张红曼、薛胜友演唱的《摘石榴》;2007年4月26日,第二届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上,张燕演唱的《摘石榴》;2007年5月1日,《徽风皖韵》巨星演唱会上,孙国庆和和谢雨欣演唱的《摘石榴》;2007年5月18日,《曲苑杂坛》特别节目上,吴琼、魏金栋演唱的《摘石榴》;2008年11月9日,首届中国农民歌会上,祖海、刘松演唱的《摘石榴》;2009年4月25日,合肥中博会《江淮和畅》晚会上,阿宝和王菲菲演唱的《摘石榴》;2010年3月30日,“我家在中国”——祖海维也纳金色大厅独唱音乐会上,祖海和戴维·布什、安德里亚斯·布鲁格尔、罗曼·埃尔瑟尔演唱的《摘石榴》。不同歌手在不同级别演唱会的演唱,强化了《摘石榴》的传播效果,扩大了《摘石榴》的影响。

4.学术传播。即是通过对《摘石榴》有关问题的探讨,通过研究者、编辑、读者、刊物四个不同的媒介进行传播。

一是关于《摘石榴》起源时间问题。关于《摘石榴》的起源时间,有人认为起源于清初,“它叙述抒唱,是清初一对恋人酝酿‘私奔’的故事”[43]4。

二是关于《摘石榴》起源地问题。关于《摘石榴》的起源地,五河人认为是五河县的小溪镇[44],定远县人认为是定远的岱山[43]5。

三是关于《摘石榴》的内容。“歌中主要讲述了一对相恋的年轻男女不满父母包办婚姻,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反映了淮河流域的安徽人的朴实、直爽。”[29]11

四是关于《摘石榴》的特性。陈亮认为,五河民歌《摘石榴》具有地域性、传承性、变异性、思想性、艺术性等特征[45]。

五是关于《摘石榴》的旋律。《摘石榴》的音列结构属于典型的“窄腔系列”,音乐旋律构成的基本核心为一个小三度和两个大二度构成四音列,辅助三音组波动。其中波动三音组是五河民歌本土特色的旋律的进行形态。《摘石榴》有着非常巧妙的调式结构,总体结构为“A宫-E宫E-徵-B商-E徵”。乐曲的主体结构是一个并列关系的“三句头”的模式[47]。

六是关于《摘石榴》的审美特征。张永芳、王敬认为,五河民歌《摘石榴》具有音乐旋律的形态美、歌词语言的情态美、歌曲风格的意态美。

[注释]

① 此句应是嫂子的唱词。

猜你喜欢
五河隔墙砖头
基于主筋轴力长期监测的连拱隧道浅埋段中隔墙受力特性研究
锅炉中隔墙中间集箱管座泄漏分析及处理措施
祝贺五河创建诗词之乡动员大会
捡砖头思维
五河小调
五河民歌特色研究
颠倒歌
新型高温隔墙结构的研究与开发
北京市通州区被明确为京杭大运河北起点 五河交汇处立碑
大直径地铁隧道中隔墙施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