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探索

2018-04-03 05:57李怡勋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18年26期
关键词:年龄数学知识情境

李怡勋

(安徽省合肥市第三十中学 230041)

随着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打造以生为本的数学课堂是初中数学改革的方向和目标.以生为本,就是为了学生发展进行教学,那么就需要把课堂交给学生.教育家陶行知说过“教育即生活”,为此数学学习就要与生活联系起来,同时教育还应了解学生的生活习惯和经验,这些为教学的开展奠定了基础.而数学学科本身具有抽象的逻辑思维,学生觉得难,为此我们要与学生的生活实践结合起来,在此基础进行数学知识和问题的探索,从而提升数学课堂教学实效.我们编排数学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生活实践,让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程度提升,进而发展了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也发展了学生的数学素养.

一、利用生活中的实例

数学知识相对其他学科来讲,具有抽象性,学生觉得难以理解.这本身是数学学科的特点所决定的.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我们强调学生学习主体地位,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在课前预习、课内自学的过程中了解了知识点的大体含义,但是这些不能真正达到理解知识和技能.而学习数学知识的根本目的,就是在生活或生产中运用,对于学生来讲让他们体会到知识对于自身生活的存在意义.所以,在数学教学中,应引入生活中实例,促进学生理解数学知识,提升教学教学实效.例如,在学习概率的时候,为了学生学习概念并学会应用,我们可利用一些与生活实例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和思考:超市为了更好搞好销售,吸引顾客购物,设计销售奖励活动,利用一个转盘来确定奖品.转盘等分为16份,其中红色1份、蓝色2份、黄色4份、白色9份.但是超市有一定的规定,消费者购满500元的商品,可以有机会转动转盘一次.转盘停止后指向红、蓝、黄区域,消费者就可以得到300元、200元、100元的礼品.某消费者购买了价值800元的商品,问获奖的概率有多少,而分别获得不同奖品的概率有多少?学生对这样的问题和情境,就会感觉到很熟悉,也乐趣解决问题,并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体会到数学知识的作用.

二、进行数学问题转化

在数学的学习中,学生会有疑问的知识和问题,这就需要老师了解学生,并进行问题的引导和梳理,让学生的思维转化成他们能接受的或熟悉的,而进行“生活化”,就可以为学生创设符合他们能力水平的生活情境,提升学习的效率.而学生对生活情境比较了解就自然能带动他们思考和解决问题,从而消化数学知识.例如,在学习“一元一次方程”相关知识点时,学生对“一元一次方程”的内涵理解不是太容易,老师结合知识的特点,创设了“猜年龄”的学习情境.学生不需要告诉老师自己的年龄,只需要说出自己的年龄乘以3再减去6的得数,老师便能知道学生的真实年龄.利用同样的方法,学生报出妈妈的年龄乘以 3 减去 6 的得数,老师也能正确回答.这时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思维就被调动起来,老师可以在此基础上,用同样的方法告诉学生自己的年龄乘以 3 减去 6 的得数,逐步引导学生设“教师的年龄”为x岁,列出公式“3x-6=72”.最后在进行方程意义的讲解,学生就能逐步了解方程的含义,提升了教学的实效.

三、课后习题围绕生活

数学知识是生活中演化而来,通过对生活中的事物和现象分析和归类,并利用其成为数学教学的材料.作为教师要深刻认识到生活知识对数学的作用,在遵循新课标和教学要求的基础上,把生活中的问题改编成数学题目,促进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例如,关于银行储蓄的设问:“已知银行有两种储蓄年利率和为 4.54%,小陈分别以两种形式储蓄一年期的 1000 元和4000 元,扣除利息税后得到 67.22 元利息,问这两种利率各是百分之多少?对关于时间生活中的题目的练习和掌握,就可以让学生懂得在日常生活该如何理财、消费,从而懂得了生活经营,为学生积累了生活经验,助推动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学会学习,学会生活,这是每门课的终极目标.

四、数学融入生活应用

“学以致用”是学习数学的目标,我们从中就可以知道,学习不是为了学习而学,其目标是在生活或生产中应用.这需要老师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条件,把课堂交给学生,让他们提升学习行为,发挥创造性,让学生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发展.特别是学生对数学知识课后的学习,需要达到的教学最终目标,是让他们在生活中发现数学,应用数学,从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真正提升自己的数学素养.例如,给学生布置一个调查问题,又到了夏天的时候,班级准备买一台饮水机,以前是买矿泉水和,问问学生那种最划算?其实这是一个开放的问题,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首先学生要进行市场调查,饮水机和矿泉水的价格、种类,还有矿泉水的量进行调查,有了这些数据,然后进行分析和研究,通过计算得出正确的结论.通过这些活动题目的布置,学生学习数学的范围就更广,除了有利于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还能够培养他们调查分析能力和社会实际能力等.

总之,新课改下初中数学中要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结合起来,让数学回归生活中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最终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进而也体会到数学知识的作用,提升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猜你喜欢
年龄数学知识情境
不同情境中的水
变小的年龄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年龄歧视
护患情境会话
算年龄
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索数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