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轨教学论指导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2018-04-03 05:57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18年26期
关键词:稀盐酸单质化学

王 好

(黑龙江省大庆市靓湖学校 163300)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化技术在我国教育领域有了十分广泛的应用,这也要求教师必须善于利用这些新技术不断开拓创新,提高教学过程中与学生学习、沟通与互动的效果,因此,在初中化学学习中,通过这种数字化的双轨教学论的指导,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以导师的方式提升学生的化学学习质量.

一、通过化学教学情境的创设,发现问题

在化学教学中,要提升其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应重视教学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在一个愉快、自由且轻松的环境氛围中学习,应使每一个学生保持愉快的心情去学习,并结合学生的学情、认知能力以及生活经验,在这种教学情境中感受和体验到生活化的熟悉环境,并认识到学习化学的重要作用.所以在化学教学开始前,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创设一个有效的教学情境,例如,教师可利用一档学生普遍都非常关注和喜爱的综艺节目《奔跑吧,兄弟》来导入教学,通过双轨教学平台所具有的优势特点,不仅可呈现出课堂欢迎的界面,而且还能播放这档综艺节目中的主题MV,那么此时即可达到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效果,并使其对所学内容开始认真投入进来,从而逐渐引出这节课的教学内容“各种类别的物质酸、碱、盐、氧化物、单质”,以此让学生来思考这些不同类别的物质之间会发生什么联系或反应,就如同这综艺节目中通过“撕名牌”的方式队员与队员之间所产生的化学反应.接着,逐渐引导学生解决以下问题:你是否能画出酸、碱、盐、氧化物、单质之间的反应关系图呢? 以这样创设情境的教学方式,可有效刺激学生的感官、视觉与思维,从而激发学生对这一知识内容的发散思维能力,从而提高化学学习效率.

二、融合学科工具,促进深度探究

在引导学生学习新的化学知识的过程中,会不断产生各种新的问题.那么,为了让学生对各种不同化学反应所产生的不同现象有一个更加深入的认识和感受,可组织学生进行分组来开展实验探究活动.例如,教师安排学生做以下三个实验:氢氧化钠与稀盐酸、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碳酸钠溶液与稀盐酸.通过这三组实验地探究过程,很多学生发现了问题,并提出了质疑:氢氧化钠溶液可与稀盐酸发生反应,可其反应的现象却并不能用肉眼观察到,这是怎么回事?那么此时,通过数字化传感仪的应用,通过与pH传感器与温度传感器的相互配合,将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稀盐酸的实验过程呈现于学生,在双轨显示功能的作用下,把实验的实时过程利用摄像头投影于屏幕,并把数字化传感仪显示的溶液pH和温度的变化数据、曲线显示在另一个屏幕上,这样即可实现了实验实时过程与实验数据的双轨显示,转变了纯粹的理论文字所传达的知识效果,使得教学过程更加有意义和价值.

三、通过拓展延伸,促进持续发展

双轨教学对学生的反馈有着极大的重视力度,并通过这种教学模式更加注重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促进其学习能力的可持续性发展与提升.所以,在引导学生学习新知之后,应该鼓励和支持学生不断提出自己学习新知识过程中的疑难困惑,学生提出的问题无法被教师提前预设,所以老师对这些问题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并对其进行拓展和延伸.在双轨教学过程中,在明确新的探究内容指向后,此时教师的角色并非知识的传授与教学者,而是引导、启发学生如何面对这些问题并有效解决这些问题,使其学会梳理问题中的一些关键词,并让学生根据问题通过一些工具来自主检索,然后从大量的信息中去找到解决问题的知识信息,再引导学生自主去设计实验并完成实验,由此来解决问题.例如,在学生对常规的酸、碱、盐、氧化物以及单质之间的反应关系有基本了解和学习之后,此时老师可适时地引导学生思考:五类物质之间未连线的两类物质之间是否会发生化学反应呢?并由此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探索欲.在此思考与探索的过程中,老师可提出这样的建议:可进一步划分这两类物质,以此确定网络搜索的关键词:“金属单质、碱”、“非金属单质、碱”,然后应积极鼓励每一个小组可根据自己小组的兴趣进行搜索,并在搜索时把网页进行截屏,上传至教师端,共享于其他学习小组.搜索资源结束之后,可自主对实验方案进行全新的设计,然后组织开展实验.通过这个过程可充分给予学生自主学习权,并通过自主学习实践和体验的过程,掌握所学知识,并体会和学习到科学探究的方法.

四、平台成果共享,进行高效的学习与评价

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图表展示对学生知识体系的完善建立与对化学这门学科的本质性理解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设计、绘制图表的过程中挖掘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利用图表思维去提升自己的化学能力与素养.基于双轨道教学论,初中化学应重视学习成果的呈现与评价.例如在上文中提到的分组实验探究中,通过小组合作的协作与配合,要求其进行规范性的实验操作,而且每一小组都需要安排人员把实验现象拍成照片之后传至教师端,这样即可将内容进行评价、反馈以及分享,那么此时全班同学即可对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的蓝色沉淀、碳酸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生成的气泡现象都可以有一个实验结果的感官证实,从而提升化学学习的效率与质量.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智能化信息技术的快速向前发展,化学教师应善于在双轨教学论的指导下,创新化学教学模式,不断提升学生的化学学习效率与质量,并实现初中化学教学的目标.

猜你喜欢
稀盐酸单质化学
诸单质运动的含义
《铁单质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鸡蛋在稀盐酸中沉浮实验的探究
利用pH传感器探究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与稀盐酸的反应
碳酸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实验探究
沐舒坦预处理对大鼠急性肺损伤的肺保护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