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绿色化学”理念 让化学教学更具人文性

2018-04-03 05:57黄燕华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18年26期
关键词:绿色化学化学意识

黄燕华

(江苏省海门市三厂初级中学 226100)

初中阶段是人们形成思想的重要时期,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生化学理论知识,更要关注他们思想、性格的形成,从而为他们今后的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社会高速发展的同时,环境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绿色化学”理念的提出,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教师要深入地研究教材,挖掘其中蕴含的“绿色化学”理念,帮助学生理解“绿色化学”的概念和精髓,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增强其对保护环境的使命感,从而让化学教学更具人文性.

一、课堂中渗透“绿色化学”理念,提高学生认知

要想在化学课堂上融入“绿色化学”理念,教师不仅要研习教材,更要全方位地获取相关的资料,利用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和报道来对他们进行引导,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让绿色化学这一理念悄然无声的渗透到学生的思想之中.这样,学生们才能怀着愉悦的心情参与到学习活动中,积极地对相关问题进行思考,潜移默化中提高了自身对“绿色化学”的认知,从而为绿色化学的教学奠定理论基础和思想准备.

比如在教学“空气”这部分内容时,为了让学生们意识到空气对于人们的重要性,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在备课阶段,教师搜集了现阶段空气污染比较严重的城市的资料,围绕当下广受关注的PM2.5设计问题,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引发学生思考.在授课阶段,教师展示了一些雾霾严重的城市的图片和视频.学生们看到这些图片十分惊讶,纷纷表示“这样的环境下我们如何生存”.然后,教师围绕之前设计的问题对学生进行引导,让他们结合研读资料,结合自己的认识阐述对PM2.5含义的理解,进一步让他们意识到PM2.5对于我们生活的影响.接下来,教师引导学生们探索PM2.5的来源,通过探究,学生们认识到它来源于工业生产、农药化肥的使用等等,并带领学生们学习了一些简单的防治方法.最后,教师让学生们结合自己的理解,阐述在生活中应该如何尽自己的力量去保护空气资源.

情感教育的课堂教育行为有效开展的第一要素,有了这一基础,我们从本质上激发了学生的参与兴趣,激发了学生的内在动力.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设定了情感教学目标,围绕教学目标合理备课,让绿色这一隐性教学目标锁定教学行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化学课堂融入了多样的教学元素,引发了学生的思考,从而让他们掌握了基础知识,提高了对“绿色化学”的认识,促进了他们养成关注环境、热爱自然情感的养成.

二、实验中渗透“绿色化学”理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传统的实验教学中,教师只是从知识、能力层面展开引导.其实,实验教学也是向学生们渗透“绿色化学”理念的有效载体,教师需要清晰地了解实验过程中会产生“三废”的特点,让学生知道在教学的过程中也要提升对“绿色”和“环保”认知深度,让学生把这一要素贯穿我们的实验始终.而教师在整个实验前后,都要发挥好自身的引导作用,引导学生规范操作,节约化学药品,从而让学生在实验设计和操作、处理上逐步建立“绿色化学”的观念.

比如在讲解“走进化学实验室”这部分内容时,首先,教师给学生们介绍了一些初中化学实验室里一些常用的仪器,如可以回收利用的玻璃器皿,教师都会进行相关的提示,避免学生在实验过程浪费资源.然后,教师给学生重点讲解了实验室药品取用的规则,让他们熟悉药品的图标,教师不仅让学生们要明确取用药品的“三不原则”,还向他们灌输了节约药品的理念,如没有说明用量时,液体取用1~2mL,固体只需要盖住试管底部即可,并且使用后的药匙或镊子用干净的纸擦干净.在帮助学生们了解了一些化学实验室的规则,掌握了常见仪器的名称和使用方法后,教师说到:“我们在以后的化学实验过程中,会遇到一些含有毒性气体或液体,此时,我们需要按照溶液的特征进行分类、处理,不可随意将有毒的气体或液体排放到外界环境中,否则会对生态环境产生不利的影响.”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们养成严谨的实验态度,还能进一步让他们意识到“绿色化学”的重要性.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除了向学生们讲授了一些实验的基础知识外,还有效地传递了“绿色化学”的理念,加深了学生对“绿色化学”的认知,为他们在今后的实验、生活、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活动中渗透“绿色化学”理念,激发学生兴趣

渗透“绿色化学”理念需要一个过程,而这个过程应该是潜移默化的.因此,教师需要坚持“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为他们优化教学方法,组织相关的“绿色化学”教学活动,营造良好的气氛,从而让学生们真正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全面提高自己对“绿色化学”的认知.而丰富的活动形式和活动内容让学生加深对“绿色化学”的认知深度和感知效果,真正从实践中启发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环保行为,促进我们“绿色化学”教学效果的有效达成.

比如在“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这部分内容时,首先,教师引导学生们进行生活感知,讨论燃料燃烧对环境的污染.然后,教师出示相关的图片、视频资料等,让学生们通过观察图片,了解酸雨对环境的破坏.同时,教师开展了讨论活动,让学生们围绕“空气受到污染的原因”、“如何减少有害气体对空气的污染”两个方面展开讨论.学生们纷纷阐述了自己的看法,对使用汽油、煤等燃料对环境的影响有了一个更为深入的理解.在课后,教师还鼓励学生们设计以“保护环境,减少空气污染”为主题的板报,以此来营造一个好的氛围,让学生们建立“绿色化学”的意识.

除此以外,还可以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所学的化学知识与技能开展切实有效的社会环保现状的调查和研究,提升环保的危机意识和环保的紧迫意识.也可以带领孩子走进自来水厂、化工厂、印染厂,了解这些工厂在环境整治、排污处理等方面的做法和成果,让绿色化学真正对接生活和社会,全面提升“绿色化学”的教育意义和价值,让“绿色化学”成为孩子成长、成才道路上的一个警示航道.

在这个教学片断中,教师合理组织教学活动,营造了良好的教学气氛,帮助学生们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并促使学生们积极地参与“绿色化学”相关的讨论活动、课外活动等,让他们对“绿色化学”的理解更为深入.

广大教师需要深入贯彻新课标教学理念,不断探究“绿色化学”的理念,利用有效的教学方式将其融入到化学课堂中,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建立保护环境的使命感.

猜你喜欢
绿色化学化学意识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意识不会死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浅谈绿色化学实验的有效开展
二氧化硫性质实验改进
奇妙的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