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学具提升教学质量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具操作有效性分析

2018-04-03 05:57高小万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18年26期
关键词:木棒学具正方形

高小万

(江苏省灌云县第二实验小学 222000)

随着教育教学的不断改革和深入发展,已经有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学具,学具操作也受到了教师的重视,尤其是在数学教学中.由于受到了我国传统教育的影响,到目前为止,我国的教学方式还是“灌输式”式的教育,在课堂上仍旧以教师讲课为主体,而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教师重视“如何的去教”,反而忽视了让学生“如何去学”,这样的教学方法并不理想,而学具操作在数学课堂上的运用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一、通过学具操作,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可以通过对于学具的操作将数学知识从抽象的概念转化成具体的数学问题,在小学阶段,学生对于自己动手的事物总是充满着热情和好奇,而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运用学具操作恰好能够满足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对数学充满兴趣和求知欲,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能够自发地去探索数学,从各个方面去了解和解决数学问题,这样也能够使学生对数学知识产生更加深刻的印象,也极大地提高了学生记忆力的有效发展,学生能够通过学具操作在学习中玩,在玩乐中学习,既提高了课堂的活跃度,又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例如,教师在教三角形时,可以让学生提前准备不同长度的小棒子,在课堂中可以让学生们用他们自己准备的木棒随意搭建三角形,如果有不能搭建三角形的三根木棒出现,那么教师就让学生思考一下为什么不能搭建三角形,以及让学生思考搭建三角形的三边都需要什么条件.学生操作结束后,教师就让学生们自己分组去讨论刚刚让他们思考的问题,然后鼓励学生去积极主动地回答问题,最后教师再对问题进行总结.这样的教学方式在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的同时,也使得学生能够深刻掌握教师所讲的数学知识,唤醒学生的求知欲.

二、通过学具操作,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学习数学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智力的过程,而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创新能力是一个需要一定知识储备的智力活动,同时,它也是一种发现和探求问题的心里趋向,具有把握问题关键的机敏性,是一种能够创造条件来解决问题的应变能力,创新能力是一种智力象征的同时,也是一种处理问题的态度和综合素养.由于数学是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而小学生正处于将具体概念转化成为抽象概念的一个过渡阶段,所以在小学阶段,学生还是更倾向于用具体思维方式来思考问题,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用学具操作能够让学生更好且更直观地了解数学知识,并通过学具操作来掌握数学知识.教师通过学具操作能够提供给学生一个很大的想象空间,让学生自己在运用学具的过程中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例如,教师在教学生认识正方形时,让学生提前准备好一些正方形的纸,然后让学生先自己总结出一些正方形的特点,进行一个奖励小活动,看看哪位同学能够找出最多的关于正方形的特点,这时就会发现有些同学通过对正方形的四条边进行测量,然后发现正方形的四条边是一样长的,有些同学通过对角线折叠,然后再进行折叠,发现了正方形的四条边是一样长的,有些同学通过将一条边与其他的三条边进行对比,然后发现正方形的四条边是一样长的,等等这些方法,学生在通过学具操作的过程中,即发现了很多探索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学到了新的数学知识,同时这样的教学方式也能够培养学生们的创新能力.

三、通过学具操作,提高学生独立操作的能力

由于传统教育方式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都是采用“填鸭式”教育方式,教师成为了课堂上的主体,并控制着课堂的进行,而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所讲授的知识,没有真正地参与到课堂中去,学生已经习惯了听从教师的指令,然后跟从指令进行学习,这样会抑制住学生学习的热情,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同时也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通过学具操作,学生能够自己去探索、去体会数学知识的奥妙,能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创造性和独立性的思维.

例如,教师在教学生“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时,列出32-9,让学生用自己准备的木棒先自己寻求答案,学生也通过自己想出的方法解决了问题.如学生将32根木棒放在一起,然后从中抽取出9根木棒,最后查剩余木棒有23根.有的同学将木棒分为等份的两份,先从一份中抽取4根,再从另一份中抽取5根,然后剩余23根,最后让学生回答他是怎么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的,并让同学们想一想是否还有其他方法.这样的教学方式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可以在课堂中发表自己的见解,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

总而言之,在数学教学中运用学具,能够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木棒学具正方形
剪正方形
挑木棒
剪拼正方形
挑小木棒(节选)
以低成本学具助力初中生物学教学
拼正方形
拼正方形
利用学具构造一道几何反例图形
聪明的木棒
小学数学学具在课堂实践活动中的创新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