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当对注册会计师职业风险及防范措施

2018-04-12 04:29汪斯琪
东方教育 2018年4期
关键词:注册会计师投资经济

汪斯琪

摘要:当前随着我国的經济飞速发展,职业会计师与会计事务所也在迅猛发展。然而,在飞速发展之中,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风险越来越凸现出来,风险产生的原因亦是多方面的,且广泛的存在于审计业务各个环节当中。就需要不断完善该行业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行业监督,并且不断提升注册会计师的业务素质。本文拟对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风险问题进行研究,并且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

关键词:注册会计师;经济;投资

一、注册会计师职业风险成因

(一)外部原因

1、法律体系尚不完善。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注册会计师的审计作为经济活动的一种形式,必然会受到法律的制约和保护。世界各国都有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相关法律规定。在我国,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法律对注册会计师进行法律保护与约束。法律体系的不完善固然是企业会计信息出问题的一大重要因素,同时,即使在法律制度完善的前提下,企业自身在会计政策的选择上的不同对于会计师职业风险也会产生影响。企业选择不同的会计政策也会产生不一样的会计信息。对于会计政策不同的选择可以操纵利润,进而粉饰会计报表,使得会计信息质量严重下降,损害相关利益者的利益,破坏企业信誉,并且破坏市场秩序。

2、行业假帐及粉饰行为。会计造假已成为行业潜规则,这种不良的审计对象及环境对我国证券市场、银行及财政管理都存在着巨大危害,也将直接影响到注册会计师执业成果及审计职能的发挥。上市公司的审计本就是注册会计师行业审计业务的重要方面,许多上市公司由于利益驱动及自身会计管理体制中不合理的考核指标的影响,常常通过关联交易、亏损挂帐、提前确认收入、推迟结转成本以及资产重组等手段来达到粉饰经营业绩的目的。

3、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状况。一些企业存在舞弊行为,达到一定目的,有意识地采取舞弊、粉饰的手段,且其手法越来越隐秘多样。现代社会,被审计单位间的经济关系日渐复杂化,舞弊现象亦日益增多。无意识的差错较为容易发现,其可能产生的后果与影响性破坏性小;有意识的舞弊则较难发现,其产生的后果与影响性破坏性大,这就导致了审计风险的增大。所以,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的变化,会导致注册会计师执业风险增大。互网络技术和信息系统的不断发展,使得企业内部控制的重点由会计部门与会计人员转至电子数据处理部门,财会人员对交易的监督减弱,发现错误的机会降低,通过软件发生的差错不易被发现,增加了审计风险。

(二)内部原因

1、注册会计师的专业胜任能力。随着现代社会经济活动种类日趋增多,所涉及的范围不断扩大,致使为其服务的会计行为日益复杂化,会计信息系统也日益科学化,却也更为繁琐。这就对企业会计人员素质和注册会计师知识深广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注册会计师本就在执业经验、专业胜任能力、知识深广度方面存在差异,而对于注册会计师,无论是执业经验、专业能力与知识总是有限的,这也将导致审计风险的发生。

2、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操守。审计工作独立性、公正性、权威性要求审计人员是高素质、德才兼备的人才,他们不仅要有高尚的品德、正直的品性和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还要具备扎实的会计、审计、法律知识与审计技能,有准确的判断力和敏锐的分析能力。而事实上并不是所有审计人员都能够达到这些要求,所以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审计工作的开展进度,影响审计质量。目前,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的脱钩改制工作已经结束,独立性大大增强,工作的责任心也不断增强。

3、审计方法自身存在的缺陷。目前在业界采用的简单抽样审计方法,也是审计风险产生的另一因素。抽样审计方法是在企业规模日益扩大、注册会计师受执业成本和精力所限,无法对客户进行详细审计的情况下产生的。无论采用判断抽样还是统计抽样,它都是根据审计人员的经验主观判断,极易遗漏重要的项目。抽样审计仅测试一定审计对象总体中的部分项目,而不是测试全部项目,因而样本性质不能反映总体性质的可能性,虽然提高了审计效率,但难免会遗漏报表中的一些重大错误和舞弊问题,增加了审计风险。

二、注册会计师职业风险的防范

(一)不断的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行业监管力度

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的规避离不开健全的法律法规,也离不开行业的监督与管理,具体的措施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国家政府相关部门,在注册会计师执业进行宏观调控过程中,应该尽可能的避免对其执业的干预,更不能授权或强制性让会计事务所提供虚假的审计报告;(2)制定与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并对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进行不断的完善与修订。增加不同法律的协调性,从而加强对注册会计师责任规定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3)监管部门要各尽其职通力合作,加强外部监管。加强注册会计师行业监管,实行行业监管与政府监督相结合的方式,为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发展提供健康的环境。

(二)提高审计独立性

独立性是审计监督区别于其他监督的本质所在,没有独立性就没有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审计风险除了审计人员的失查失误外,非独立性操作也是审计风险的来源,主要表现在审计处理的自主性。独立审计操作,保证注册会计师能够客观、公正的出具审计报告,从而降低审计风险。

(三)规范注册会计师执业行为,提高执业能力

注册会计师执业必须严格按照相关的审计准则注册会计师在进行审计业务过程中必须严格的遵循审计准则中相关规定,实施审计前需要根据行业规范制定科学的审计计划方案,对审计风险进行全面的考虑,并将风险控制贯穿于审计全过程。在承接审计任务时,慎重选择客户,控制审计风险,选择诚信度高的并且具备审计资质的单位。对企业可以接受的风险程度进行准确的评估,也可以利用购买责任保险以及提取风险基金的方式,提高会计事务所的风险承担能力,从而逐渐的提升事务所的信誉度。

三、结论

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在执业的过程中随时都会面临风险。而产生审计风险的原因亦是多方面的,且广泛的存在于审计业务各个环节当中。就需要不断完善该行业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行业监督,并且不断提升注册会计师的业务素质,注册会计师要严格按照行业执业准则执行。同时,对审计风险的规避也是全过程的,在每一个审计环节都要予以重视,降低产生审计风险的概率,然后提高审计质量。注册会计师行业要提供社会所需的审计质量,完成社会所赋予的鉴证功能,促使其健康顺利发展。注册会计师及事务所必须做到树立风险意识,加强对执业风险的识别,在执业中采取有效的风险防范措施,降低损失,使注册会计师事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夏廷茹.注册会计师审计失败问题研究[D].河南大学,2014.

[2]李亮.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控制探讨[D].江西财经大学,2014.

[3]张丽君.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3.

[4]孙鹄.注册会计师执业面临的风险及防范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09,02:179-180.

[5]王建辉.浅议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的风险[J].网络财富,2009,04:56-57.

[6]肖旭升.浅谈注册会计师执业风险的防范[J].现代商业,2009,14:251-252.

猜你喜欢
注册会计师投资经济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公司治理结构对审计独立性的影响
审计独立性探究
关于我国PPP模式应用的问题探讨
对影响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的原因及对策的研究
“双创”国策下的阶段性经营、资本知识架构研究
浅谈对银行投资价值的研究
房地产泡沫现状及成因的分析探讨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