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下高职高专立体化教材建设的思考

2018-05-14 09:06牛珍
丝路视野 2018年21期
关键词:立体化教材互联网+高职高专

【摘要】“ 互联网 +”下的立体化教材是指以现代教学理论为指导,以互联网技术为依托,具有先进性、实用性、通用性及标准化特征的教学资源集约平台。本文从传统纸质教材现状、立体教材产生的背景、立体化教材的特征及建设特点等几方面的详细论述。其意在于探讨立体教材的建设为高职学生主动学习提供了真实有效的学习环境,极大丰富了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

【关键词】互联网+;立体化教材;高职高专

“互联网 +”国家战略的进一步升级,给传统教育行业带来了新的挑战。当前,立体化教材对于职业教育来说是一个时尚的名词,为了满足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要求,突出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性特色,支撑职业教育教学、实训、实习等关键环节,以满足各类专业核心课程教学需要,无论是教育行政部门、教学部门还是出版机构,都在积极倡导立体化教材建设。《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的通知》(教职成〔2015〕9号)《关于进一步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7〕4号)和《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全面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意见》(豫政〔2015〕41号)精神,顺应“互联网+”的发展趋势,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全面深度融合,加快提升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信息化整体水平,“十三五”期间河南省将建设一批集纸质教材和数字资源于一体的高职院校立体可视化教材项目。

一、“互联网+”下立体化教材的特征

立体化教材,又称一体化教材,多元化教材, 所谓立体化教材,它以传统纸质教材为基础,以课程建设为中心,以当前网络信息技术为依托,以多媒体、多模式、多功能、多级别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服务为形式,并以形成教学能力为目标,综合运用各种媒体形式并发挥其各自优势,形成媒体间的交互,并采用现代教育理念、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培养学员的创新能力。通常是指通过整合各种教学资源,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按照先进的一体化思路设计的适合于多元化教学应用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案。体现信息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促进教学方式变革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引领启发式教学、参与式学习、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它主要是指教学配套资源,包括主教材、教师参考书、学习指导书、试题库、 CAI课件等。它将信息技术与纸质教材有机结合,体现先进性、实用性、标准化、通用性、安全性、易维护性。

(1)先进性:注重内容创新,采用识别图或者二维码等先进技术与设计方法,实现纸质教材基本稳定、教学内容动态更新,确保长期有效使用。

(2)实用性:坚持应用导向,服务教学实际需求。

(3)通用性:支持跨平台应用,数字资源能在流行的Android、IOS和PC等典型硬件环境中运行。

(4)标准化:资源建设要充分包含教学重点和难点,微课、动画和虚拟模型的操作等辅助讲解符合通用规范,便于学生理解接受。

二、“互联网 +”下的立体化教材与早期立体化教材的区别

与早期立体化教材比较,“互联网 +”下的立体化教材在技术路线、应用水平、基础设施和目标建设方面有较高要求。“互联网 + 教材”是一种以“云 + 网 + 端”为依托,渗透互联网思维,指向教学新生态的一种教材。这种新形态的“教材”,一方面,使教材从纸质媒介转变为多媒介互动的集约平台,从静态、平面化的存在转变为动态、开放、立体化的存在,另一方面,使教学从封闭式“三中心”(教室、教材、教师)教学变为开放式教学,从“一刀切”式教学变为个性化教学,从被动单向式教学变为互动式教学。“互联网+”下的立体化教材优势如下表所示。

三、“互联网 +”下的立体化教材建设存在的问题

随着“互联网 + 教育”时代的到来,由网络技术引发的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如火如荼,随着翻转课堂、在线学习等方式的产生,教材功能也发生了变化,纸质教材的出版難以适应新媒体教学的需求,立体化教材良莠不齐,立体化教材在出版发行中低门槛重复出版现象严重,拼凑抄袭的问题教材屡见不鲜,立体化教材出版发行的问题孕育而生。

第一,立体化教材出版不平衡。出现教材同质化,立体化教材在编写过程中虽然编写理念相似,编写的体系大同小异,相同层次的教材内容选取大致相同,模仿克隆现象严重,导致教材内容与学生实际需求严重脱节,导致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极大影响了教学质量。

第二,高职院校立体化教材出版社,为了提高教材的知名度,重视专家在教材编写的作用,忽视一线教师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且在编制过程中未将课程培养目标及人才培养方案完全贯彻于教材框架之中,使得内容与实际需求及实践相脱节,难以突出其服务的主要目标。

第三,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涵盖网络课程、教学课件、音像视频资料、教材应用体系、服务平台构建等构建和开发的成本随之加大,因此高额出版成本一直困扰着出版社。

四、“互联网 +”下的立体化教材建设的的建议

(一)有针对性地编写立体化教材,突出教学目标

职业院校应明确自身培养的是应用型技术人才,重在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应分析学生获得职业能力所具备的知识,主动重构课程内容体系,充分利用多媒体工具及已有的网络平台,充分利用大学生的时间碎片化及偏爱利用移动终端及计算机网络的特点,建立多维的、网状的学习网络,提高学习热情和效率,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二)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编制立体化教材时,利用现代化技术,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更加主动,且具有交互的教学环境,使教材具有可操作性。在纸质教材编写内容方面,教师应适当减少基本原理,多结合实际案例教学,突破传统模式,注重学科的过程考核,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强化学生主观能动性。在数字化教材编写时,应扩大学生的知识体系,开发课程APP,充分利用已有教学网络平台资源等,提供个性化和情景化的数字化资源。在创新实践方面,实现校企合作, 参加各类创新创业大赛,鼓励学生创业,鼓励教师参与企业实践,组织学生走进企业顶岗实习,加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

(三)注重教材使用反馈

立体化教材的使用离不开学生的有效反馈,通过课程终端APP、课程平台、学校管理信息系统、QQ或微信等途径与学生进行有效及时地互动,并在此基础上对立体化教材进行修改完善。另外,对立体化课程进行评估,并采取合理的奖惩激励措施,督促立体化教材的建设及修订。

立体化教材的编写是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教学质量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较大的帮助。立体化教材编写符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要求,能够从形式到内容推进高职院校专业的发展。为了符合国家对高素质职业技术人才培养的要求,立体化教材在教学实践方面积极推动着高职院校进行教学改革,不再拘泥于学科式课程,重视教学实践以及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过程。总之,高职教育立体化教材建设是一个长期的、一体化设计的过程,一个连续动态的过程,一个反馈互动的过程。立体化教材使教师的教学过程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授,而是将线上课程和现实课堂相结合,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现高职院校对高素质人才的专业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刘敏,张景生.立体化教材发展现状综述[J].内江科技,2011(03).

[2]秦虹,张武升.“互联网+”教育的本质特点和发展趋势[J].教育研究,2016(06).

[3]黄荣怀,郭芳.立体化教材的设计与开发[J].现代教育技术,2008(10).

作者简介:牛珍(1987.10—),女,汉族,硕士,河南省轻工业职工大学(现河南轻工职业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

猜你喜欢
立体化教材互联网+高职高专
基于“知识+技能”双系统的数字化课程开发与实践
高职高专基础会计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
云南省高职高专校园体育文化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武汉市部分高职高专院校足球课的开展现状及制约因素
控制工程基础教学内容优化及教材建设的实践
云屏引领大屏走向“互联网+”时代
工程图学立体化教材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醒醒吧,为什么你玩不好“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