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产教融合师资队伍建设探析

2018-05-14 17:05王勇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8年16期
关键词:师资队伍应用型人才产教融合

王勇

[摘 要]在国家经济转型升级发展的大背景下,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在不断提升。为能满足市场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高等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民办高校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民办高校在学科专业设置上更加贴近就业市场,更加注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关键在于学校是否具有一支既具备理论知识教学能力,又具备开展产学研合作教学能力的师资队伍。本文通过对民办高校产教融合师资队伍建设的意义、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积极探索加强产教融合师资队伍建设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民办高校;应用型人才;产教融合;师资队伍

[中图分类号]G527 [文献标识码]A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化产教融合,全面提升人力资源质量,促进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全方位融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95号)文件。《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强产教融合师资队伍建设,支持企业技术和管理人才到学校任教,允许高等学校依法依规自主聘请兼职教师和确定兼职报酬,推动应用型本科高校与大中型企业合作建设“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支持在职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锻炼。

近年来,各民办高校根据教育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教发[2015]7号)文件精神,积极推动自身的转型发展,推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这些工作的落实,为加强产教融合师资队伍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针对国家深化产教融合发展的新形势,民办高校应抓住机遇,加强产教融合师资队伍建设,探索一条适合自身且可持续发展的转型之路。

1 民办高校加强产教融合师资队伍建设的意义

1.1 产教融合发展是民办高校转型发展的重要举措

产教融合是产业系统与教育系统相互融合而形成的有机整体。其实质就是学校与企业依托各自的优势资源,以服务经济转型发展和满足市场人才需求为出发点,以合作共赢为动力,以校企合作为主线,以项目合作、技术转移以及共同开发为载体,协同培养应用型人才。民办高校是否能顺利向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关键在于其能否培养出社会、企业岗位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产教融合发展是推动民办高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的重要举措。

1.2 产教融合师资队伍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关键所在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要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与市场的深度融合,需要实验实训条件的有力支撑,但最为根本的是需要一支能够培养出应用型人才的师资队伍。产教融合师资队伍建设的目标,就是要建设一支具有理论知识深厚、教学研究能力强、专业技能丰富、实践能力娴熟和能指导实习实训的师资队伍。

2 当前民办高校产教融合师资队伍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民办高校在转型发展过程中,对“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有了较为深入的探索和研究,也取得了一些成就,这对产教融合师资队伍的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民办高校在产教融合师资队伍建设方面还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2.1 对产教融合师资队伍建设认识有待提高

大多数民办高校认为产教融合师资队伍建设就是通过对现有教师队伍进行培训培养,使其成为具备实践教学能力的“双师型”教师。实际上,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只是产教融合师资队伍建设的一个方面,它还应包含对到学校任教的企业管理和技術人才队伍的建设。到学校任教的企业管理和技术人才与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深度融合才能构成真正意义上的产教融合教师队伍,实现产业与教学的深度融合,达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的。

2.2 “双师型”教师培养措施及力度有待加强

这些年,民办高校在国家大力推进转型发展的背景下,加快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步伐,但是部分民办高校片面地认为只要同时具有高校教师资格证和职业资格证或同时具有高校教师系列专业技术职务和其他系列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就是“双师型”教师。在这种错误的认知影响下,民办高校在“双师型”教师培养方面,所采取的措施效果不够显著。此外,由于民办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自身教师数量存在不足,导致教师教学任务较重,对“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多以短期培训为主,能够参与培训的人员不成规模。

2.3 吸引企业管理和技术人才到学校任教的措施不到位

目前,为培养符合企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民办高校已结合自身现有专业设置情况广泛开展校企合作项目。但校企合作还不够深入,往往停留在学校派学生到企业进行实习实训、企业参与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这两个层面上。校企合作的内容还应包括选派企业管理和技术人才到学校任教,但企业管理和技术人才参与的积极性不高,最主要的原因是多数民办高校吸引企业管理和技术人才到学校任教的措施不具有吸引力。

3 民办高校加强产教融合师资队伍建设的措施

3.1 提高认识,加强制度建设

在国家大力推进产教融合发展的导向下,民办高校应充分认识到产教融合师资队伍建设对学校培养应用型人才和保障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通过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和加强产教融合发展的顶层设计等方式,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各民办高校应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制订或完善“双师型”教师培养、校企合作管理、教师企业实践以及企业管理及技术人才聘任等与加强产教融合师资队伍建设有关的政策和制度。

3.2 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力度

民办高校现有教师队伍多以应届毕业生为主,普遍存在教学研究能力不强,缺乏行业、企业背景等问题。因此,为提高他们的理论知识水平和完善教学研究能力,需要加强业务和专业知识方面培训和培养;为丰富他们的专业技能经验,可通过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分批分层选派教师到企业进行挂职锻炼;为提升他们的实习实训指导能力,可鼓励和支持教师利用假期到企业进行实践锻炼。

3.3 构建专兼结合的产业教师队伍

民办高校要充分利用自身用人机制灵活的优势,加大经费投入,通过制定企业人才引进计划,大力引进实践能力强的企业人才作为专职教师;通过提高兼职报酬标准,聘请企业管理和技术人才来学校做兼职教师。

总之,在深化产教融合发展的背景下,民办高校应建立“教师进企业实践,企业人才到学校教学”的双向流动机制。通过加强产教融合师资队伍建设,确保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进而,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林超.浅析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背景下的师资建设[J].现代经济信息,2017(03).

[2] 曹雪梅.民办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J].知识经济,2012(04).

[3] 刘楠,杨策.转型背景下民办高校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研究 [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7(11).

[4] 邓旭升,向建.应用技术转型下重庆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J].教育与职业,2016(10).

猜你喜欢
师资队伍应用型人才产教融合
关于推进实战化教学的思考
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新闻传播教育困境与革新路径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
艺术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探索研究
产教融合提升课程有效性的思考
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发展制约因素的探讨
浅析应用型人才培养下的物理教学改革
应用型人才培养背景下模块化教学研究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