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情趣体验的小学低年级古诗教学探究

2018-05-14 14:27黄珊
课外语文·上 2018年11期
关键词:情趣古诗文低年级

【摘要】古诗,是我国古典文学中的精华;古诗,闪耀着华夏文明的光芒,洋溢着中华民族的激情。因此古诗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低年级学生,却常常被忽视古诗文学习中的情趣感受。本文通过分析古诗文教学中关注情趣感受的理论依据及现实意义,探究教学中的实践策略。

【关键词】低年级;古诗文;情趣

【中圖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古诗,是我国古典文学中的精华。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说:“不学诗,无以言。”因而,学习古诗不仅能丰富学生知识,更能使学生得到美的熏陶。所以,古诗文教学,也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低年级学生,刚刚从懵懂的幼儿园中升入小学,对于古诗大多能流利地准确背出,但其中情趣的感受却常常被忽视。如何在教学中帮助学生感受诗歌情趣,笔者对此进行了一些思考与研究,以期对语文教师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一、古诗文教学中关注情趣感受的理论依据及现实意义

(一)理论依据

1.语文新课程标准。《新课标》中提出,课程目标应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解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低年级古诗文教学中如果仅仅关注学生字词、古诗句的学习和理解,则只把学生当成了学习的工具,古诗文成了外在的附加任务。

2.低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从低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来看,这阶段学生主要以形象记忆为主,多属于无意识记忆、机械记忆。

(二)现实意义

1.帮助学生理解古诗,真正学会古诗。感受到了诗中的情趣,能更好地了解古诗创作的缘由,在年幼的学生脑海中浮现相应的画面,和看似遥远的古代诗人产生情感的共鸣,从而让低年级学生更加理解古诗,不仅仅是理解古诗的表面意思,更理解诗歌蕴藏的含义,从而真正学会古诗。

2.促使学生爱上古诗,走进更多古诗。只有真切地感受到诗中的情趣,才会让看似简单的古诗变得有情有趣,学生从心里爱上古诗,从而有兴趣走进更多相似的以及不同的古诗,去感受古代大诗人的情思,去发现大诗人不同的世界。

3.熏陶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之情。当低年级学生感受到诗中的情趣,便会由此发现更多值得发现的美景,珍惜容易被我们忽视的生活,从而热爱幸福的生活,热爱美好的大自然。

二、古诗文教学中关注情趣感受的实践策略

既然低年级古诗文教学中情趣的感受是十分必要的,那么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如何让低年级学生感受古诗文中的情趣呢?笔者以部编部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12课《古诗两首》中《小池》为例,作以下建议,以供参考。

(一)营造符合诗歌意境的情境

创设符合诗歌意境的情境,让低年级学生直接置身于真实的情境之中,从而看诗人所看,想诗人所想,感诗人所感。古诗《小池》中第一句为“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孩子在简单的教室环境中,无法感受诗人杨万里在初夏时节,面对美丽的小池塘中的景物而诗兴大发忍不住赞美的情感,教师可以以丰富的初夏时节荷花池美丽景色的图片为切入点,孩子们在欣赏美丽景色之时,不禁连连赞叹,感叹初夏时节的美丽,感叹小池中的景色,从而不知不觉中把学生带到了小池边,眼看着美丽景色,情不自禁地朗读古诗,赞美池塘。再听着泉水静流的轻轻声响,一个个更是直观感受到了初夏时节美丽池塘的吸引力。这样的情境,直接帮助低年级学生感受到诗歌美好的情趣。

(二)配合音乐多种形式朗读

除了营造符合诗歌意境的学习情境,教师还可以配合相符的美妙音乐进行多种形式朗读。如学习完《小池》大意之后,教师在一段优美的语言小结中适时播放相符的美妙音乐,和着音乐请同学读,男女生各读,全班齐读。在这样多种形式的朗读中一遍遍、一次次揣摩、体会诗句所承载的情感,情动而辞发。学生被美妙的音乐所感染,回顾一堂课所学,所有和诗人感同身受的对池塘的喜爱、对夏日快乐情趣的体会在此时依托音乐而迸发,课堂达到高潮。

(三)激发想象,感同身受

感受诗歌的情趣,还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这样做到感同身受。在笔者教学《小池》中,其中一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本是简简单单的十四个字,但其中蕴藏的有趣、温馨的画面更需要学生积极地想象,从而去感受其中活泼的情趣。笔者邀请一位学生扮演小荷,带上小荷的头饰,一位学生扮演蜻蜓,带上蜻蜓的头饰。两位学生在讲台前,互相对话,想象蜻蜓与荷叶之间的有趣的画面。扮演蜻蜓的学生说:“小荷叶,你什么时候才把叶子张开呀?”另一位学生回答:“等天再热一点的时候,到时候你再来找我玩。”诸如此类的表演,无限地激发了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从而对其中蕴藏的温馨画面感同身受,诗歌美好的情趣自然能够感受到,不知不觉熏陶着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

三、结语

总而言之,感受诗歌中的情趣,是语文教师教学路上需要不断思考与探究之事。我们应努力探索,使学生在初入小学学习古诗之时,便能感受其中情趣,爱上古诗,受到古诗美的熏陶,汲取有益精髓,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倪文锦、欧阳汝颖.语文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黄珊,女,1989年生,苏州工业园区莲花学校二级教师,研究方向为古诗文教学。

(编辑:张晓婧)

猜你喜欢
情趣古诗文低年级
爱情趣数字
夏虫情趣
古诗文阅读备考指津
浅谈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说话能力
一年级同音字教学例谈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浅谈低年级随文练笔的有效训练
引领小学生诵读古诗文之妙招
细致描写再现情趣
对古诗文默写有效性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