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教师管理小学生的有效策略

2018-05-14 09:56黄丽珍
名家名作 2018年3期
关键词:学风班风小学教师

黄丽珍

[摘 要]小学生活泼好动、自制力差,在面对班级管理条例时,缺乏相应的纪律意识和规则意识,上课不认真听讲、迟到、早退等现象层出不穷,面对这一现状,许多教师都大呼头痛。再加上信息技术带来的信息泛滥,对学生的三观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小学教师如何更好地对小学生进行管理呢?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将从利用新媒介对进行小学生管理;营造和谐、民主的班级管理氛围;加强班风、学风管理三个方面展开论述,希望为小学教师管理小学生提供一些崭新的思路。

[关 键 词]小学教师;管理;小学生;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5-8854(2018)03-0167-01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我国进入“互联网+”时代,新的即时通信工具不断涌现,如QQ、微博、微信等,这些新变化对小学生的生活、学习和思想产生了诸多的影响。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生理、心理尚未发育成熟,在面对网络世界纷繁复杂的信息时,缺乏相应的判断能力,一些不良信息“乘虚而入”,对其身心健康成长造成了不利影响。基于此,就需要小学教师及时转变观念,从小学生的实际状况出发,结合时代背景进行班级管理。

一、利用新媒介对进行小学生管理

1.小学教师应科学使用网络媒体语言,提高班级管理效果

随着新媒介的兴起和发展,网络语言开始进驻小学生的世界,他们成为使用网络语言的主要群体之一。在各种话题讨论中,如果一个学生会使用网络语言,了解其用法,便备受推崇。有些网络用语简洁、明快,妙趣横生,有些则充满了对历史上伟大人物的调侃,如果不加选择地使用这些网络用语,不仅不利于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还是对历史人物的伤害。基于此,就需要教师在小学生管理中,教会学生对网络用语进行甄别,让这种语言给人向善、向上的指引。在此基础上,教师也可以利用网络用语来和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一方面能够拉近师生距离,消除隔阂;另外一方面,通过用学生喜欢的方式教育学生,能够提高管理效率。

2.引导学生科学使用新媒介进行学习和娱乐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新媒介进入小学生的世界,为其生活、学习带来了许多的便利。在学习中,他们利用智能手机做习题,查资料;在娱乐中,他们利用网络看电影、玩游戏等。基于此,就需要小学教师转变教学管理理念和方式,充分利用新媒介,向学生发送一些学习网站、微课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学习效率。

教师在看到新媒介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应认识到其存在的弊端。如新媒介的兴起和发展,造成了信息的泛滥,其中不乏一些不良的思想,如果任由其在小学生中蔓延,会对小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造成不利影响。基于此,就需要小学教师在对小学生进行管理时,在充分利用信息带来的便利的同时做好信息的过滤工作,并教会学生判断不良信息的方法,提高他们的信息素养。在此基础上,小学教师还可以利用先进的信息沟通工具如QQ、微信、微博等手段来和学生进行信息沟通、交流,以此提高管理效率。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将自己难以公开说的话,通过微信、QQ等方式告知老师,这为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生活动态提供了崭新的渠道,是构建新型师生关系的重要方式。

二、营造和谐、民主的班级管理氛围

在谈到小学生管理时,有些教师认为只要在平时的工作中,保持教师的威严,让学生听话即可,这样的班级便是好班级,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自然会提升上去。这样的观点未免有失偏颇,在这样的班级氛围内,虽然学生听话好管理,但与此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这个班级缺乏创新意识,班级中人人“各自为战”,缺乏班级意识和团队精神。基于此,就需要小学教师转变观念,在注重营造学生的规则意识、纪律意识的同时,大力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团队意识、担当意识等。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小学教师可从以下几点着手:第一点,小学教师在管理中,应主动蹲下身,走进学生中间,倾听他们的心声,让他们乐于与老师交流,把老师当做自己的朋友。第二点,教师在面对班级学生时,不应该以成绩作为衡量学生的标准,给他们身上贴标签,进行区别对待,而是要一视同仁,使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来自老师的关心、关注,提高他们对教师的认可,增强班级的管理效果。

三、加強学风管理

小学生具有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善于模仿、易受他人影响等特点,当一个班级中学风优良时,这个班级就像一个强大的磁场,会不断地影响着一些“问题”学生,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跟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因此,教师在对小学生进行管理时,不妨从学风、班风管理入手,通过营造积极健康的学风、班风,促进小学生学习的进步、能力的提升和品格的健全。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可从以下几点着手:第一点,教师应以身作则,发挥榜样示范作用,让班级中的优良学风蔓延开来。第二点,教师可选取班级中优秀的学生代表,让他们在学习中,发挥自身的示范带头作用,为班级优良学风的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三点,教师应给予学困生更多的关注,找到他们“致困”的原因,对症下药,让这部分群体转变学习观念,向“中间生”“优秀生”发起冲锋,营造良好的班风、学风。

参考文献:

[1]王亚芳.浅议人本思想在中小学管理工作中的渗透[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2014(2).

[2]王国勇.浅析小学管理中的德育教育和安全管理问题[J].学周刊,2014(36).

猜你喜欢
学风班风小学教师
重庆科学城南开景阳小学教师作品
张家港市鹿苑小学教师作品
句容市行香中心小学教师作品
特殊时期居家线上学习学风建设路径探索
刘辉
班风:班级教育的场域
多元化评价促进良好班风的形成
浅谈家风与班风的良性互动关系
炊事员的几宗事
试论高校学风建设的概念主体及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