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发思考,抓住生成
——关于“倍数和因数”的教学思考

2018-05-21 06:23孙春霞
小学教学(数学版) 2018年11期
关键词:因数倍数算式

◇孙春霞

最近听了两位年轻老师上的同一节课,颇有感触。

案例一:

(1)老师出示课前发给学生的数字卡片。

师:这些数都是整数,今天我们就来研究非0 的自然数。它们之间存在着一种关系,这就是今天我们要研究的因数和倍数。

(2)出示12 个杂乱摆放的小正方形。

师:请几名学生在黑板上展示摆法(如图1)。

图1

(依次让学生说出乘法算式:2×6=12、3×4=12、1×12=12。教师着重说明:3×4=12,3 和4 是12的因数,12 是3 的倍数,也是4 的倍数。接着让学生尝试说一说另外两个算式中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

(3)师:12 的因数有哪些?你能有序地说一说吗?

生:可以把上面的因数从小到大排一排,1、2、3、4、6、12。

生:可以一组一组地说,1、12、2、6、3、4。

师:2 是因数吗?

(全体学生说“是”)

教师追问:为什么是因数?

生:因为2×6=12,所以2 是因数。

(见学生都不能理解老师的用意,此时教师抢过来直接说:必须说谁是谁的因数)

师:在作业纸上找出36 的因数有哪些,并把你的方法写下来。

生:我用乘法想的,1×36=36,2×18=36,3×12=36,4×9=36,6×6=36。

生:我是用除法想的,36÷1=36,36÷2=18,36÷3=12,36÷4=9,36÷6=6。

师:用这样的方法,你能找出15、16 的因数吗?

(学生接着找。 电脑出示12、36、15、16 这几个数的因数,都是从小到大排列的,其中1 和本身都用彩色标注)

(4)师:观察这几个数的因数,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电脑出示提示:一个数的因数最小是( ),最大是( ),个数是(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板书:一个数的因数最小是1,最大是本身,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

案例二:

(1)师:前两天是老师的生日(出示老师、老师的妈妈、老师的女儿的合影),这里有两个妈妈和两个孩子,为什么只有三个人呢?

(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全班有笑声)

师:说得很好,像绕口令噢。刚才说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其实在自然数中也存在这样的关系,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数与数之间的关系——因数和倍数。

(2)电脑出示杂乱摆放的12 个边长为1 厘米的小正方形图。

Ⅰ类海风锋的7个例合成地面要素1 000 hPa场如图5a所示。由图5a可见,海风沿气压梯度自海上垂直于海岸线吹向内陆,由于海陆热力差异作用,海风锋温度密集带基本与海岸线平行,苏南沿海和苏北海州湾沿岸的温度锋区更显著,流场与锋面相交,海风驱动锋区向内陆推进;此外苏南有一个明显的气旋式环流,有利于此处锋区的加强和气流的辐合。等风速线显示,沿海最大的风速中心在苏中沿岸,大约5 m·s-1,海风登陆,地形摩擦效应,风速自海上向岸减弱,形成沿岸低层风速辐合区。在与江苏交界的安徽中部,有一个鞍形场,显示了多系统环流。

师:你能用12 个1 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摆成长方形吗?

师:是这样的吗?(电脑出示三种摆法,如图1)你能用乘法算式表示这样的摆法吗?

生:3×4=12、2×6=12、1×12=12。

师:别小看这三个简单的算式,它们包含着重要的信息。 以3×4=12 为例,3 和4 是12 的因数,12 是3 的倍数,也是4 的倍数。

师:你能像这样说说余下的这两个算式吗?

(学生尝试说)

师:看着2×6=12,你能想到除法算式吗?

生:12÷2=6。

师:看着这个除法算式,你还能说出因数或倍数吗?

师:能不能说6 是倍数,或者6 是因数呢?

生:不能,因数和倍数是对应的。

师:是的,倍数和因数是一种关系,所以要说清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这里我们研究的数一般指非0 的自然数。

(3)师:你能找出36 的所有因数吗?

(教师巡视找出几个有代表性的想法,投影展示)

生1:1×36=36、2×18=36、3×12=36、4×9=36、6×6=36。

(和该生交流)

师:为什么你写1×36=36 呀?

生1:因为要想出36 的因数有哪些,只要想几乘几等于36 就行了。

师:是的。[板书( )×( )=36]

生2:36÷1=36、36÷2=18、36÷3=12、36÷4=9、36÷6=6。

师:你是怎样想的?

生2:我从1 开始想……5 除不尽,用6 除又可以了。

师:这样想有什么好处?

生2:很有顺序。

生3:6—6、4—9、3—12、1—36、0.5—72、0.25—144、0.2—180、0.1—360。

师:你能看懂吗?

生4:他是一组一组想的,也是想几和几相乘等于36。

师:对于这样的想法,你有什么看法?

生4:我觉得他想得更多。

生5:我觉得我们不应该想小数。

生6:我觉得要是考虑小数的话,是写不完的,还会有0.02—1800 等。

师:是的,我们今天研究的数都是非0 的自然数。

(4)师:用刚才的方法完成课本第31 页上的“试一试”。

(指名汇报,强调不重复,不遗漏。然后,出示36、15 和16 所有的因数)

师:你有什么特别的发现吗?

生:都有1 和原数。

生:单数的因数都是单数。

……

师:一个数的因数最小是谁?最大是谁?能不能全部写完呢?

(学生发现:一个数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

思考:

1.课始导入——点明主旨,激发兴趣。

以前我们主要研究一个数的本身,“倍数和因数”研究的不是一个数,它必须依存于另一个数而存在,表示的是两个数之间的一种关系。

为了让学生有这样的一个认知,在新课导入阶段,案例一中的老师上来就出示数字卡片(上面写有自然数),直接跟学生交代要研究“非0 的自然数”,并说它们之间存在一种关系。此时,学生是不太能感受到这种关系的。而案例二中的老师用一张老师和家人共庆生日的照片,一上来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此时教师说:“这里有两个妈妈和两个孩子,为什么只有三个人呢?”一下子就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学习的兴趣。这样的导入,来源于现实生活,不但比卡片更吸引学生,而且更重要的是它为学生理解关系做好了感性的支撑,明白了这节课的主旨就是研究数与数之间的关系。

2.素材运用——把握学情,突出重点。

两位老师在教学例题时都用了“用12 个小正方形拼成长方形”这一素材,但处理方式大相径庭。案例一中,老师是让学生先自己拼搭,再请3 人上黑板依次展示,最后电脑呈现这几种拼摆,学生说出相应的乘法算式,此时这节课已经过去13 分钟。而在案例二中,教师只用了短短的1 分钟,乘法算式和几种摆法就已经呈现出来,紧接着就进入因数和倍数的探讨。

对于五年级孩子来说,他们在以往的学习中已经有多次这样的拼摆经验,摆这样几个长方形应该是很轻松的,因此完全可以在脑子里想象出摆法,然后很快出现算式,甚至有的孩子就是用乘法算式来思考不同的摆法,因此,没有必要让学生实际操作和上台展示。看来对学情的准确分析和预测是教学成功的重要因素。两位老师的教学侧重点也不同。教学中,使用这一素材的最终目的是出现3个乘积是12 的算式,为后面教学因数和倍数提供支撑,因此教师不应把拼摆的过程和方法作为重点,而应该把得出3 个算式作为目的,并尽可能为后面节省时间,突出因数和倍数这一教学重点。

由此看来,对于教学素材的处理要分清重点,为我所用,不能用一些琐碎的简单任务挤占学生宝贵的探索新知的时间。

3.教学难点——想好对策,引发思考。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之一是理解因数和倍数是两个非0 自然数之间的一种关系,它们是相互依存的。案例一中,老师对此显然没有充分预设,在处理这一难点时,很唐突地问:“2 是因数吗?”(全体学生说“是”)迫于无奈下追问:“为什么是因数?”学生不明白老师的用意是什么,被逼着又回到2×6=12 这个算式中,努力地用老师刚才教的模式解释。教师见学生都不理解,只好抢过来直接说:“必须说谁是谁的因数。” 这样的教学何其生硬?老师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口舌,却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学生也被引向歧路。而案例二中,老师对学生的困惑和理解上的盲点作了充分的预设,出示12÷2=6 和6÷2=3 这两个算式,并把这两个6 都标注成红色,以凸显出来。在学生说出两个算式中因数和倍数关系后,问:“为什么6 一会儿是倍数,一会儿是因数呢?”学生自然结合上面两个算式中6 的身份开始解释。此时教师追问:“能不能说6 是倍数,或者6 是因数呢?”学生对因数和倍数之间的依存关系就有了直观的感受,注意力很快集中到数与数之间的关系上,教师再根据学生的认识加以点拨,难点迎刃而解。

4.学法指导——精心预设,捕捉生成。

本节课,找因数的方法是教学重点,具体怎么找?学生有什么困惑?教学中,两位老师都把探索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在学生汇报的过程中,引出可以用乘法或除法来想,重点提出有序思考、成对出现这两个关键点。但是案例二中,老师通过让学生说,更注重展现学生具体的思维过程,把找因数的具体方法全面而清晰地呈现出来,帮助各层次的学生理清了思路。再者,老师充分预设了学生会存有的疑问,或者说理解上的盲区,在巡视的时候,有意识地找一些有代表性的错误进行讨论,帮助学生提高认识。例如,在找36的因数时,有的学生认为只要乘积是36 就可以了,于是写出像0.5—72、0.25—144、0.2—180 这样的关系,教师故意找出这样有代表性的想法,引导学生讨论,从而得出:我们研究的两个数必须是非0 的自然数,0.5 等小数不是自然数。

综上所述,一节成功的课,要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设置一些有趣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直抵问题的核心,设置好解决疑难的策略,并在学生自主探究的基础之上,展示学生原始的思路历程,关注有价值的课堂生成,让学生真正有所思、有所悟,进而有所得。

猜你喜欢
因数倍数算式
同样是倍数,为啥还不同
因数是11的巧算
“积”和“因数”的关系
怎么写算式
因数和倍数的多种关系
积的变化规律
好玩的算式谜
倍数魔法
一道加法算式
一道减法算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