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社会语言学的视域透视网络语言的社会价值

2018-06-08 09:28郝瑞松
戏剧之家 2018年14期
关键词:智能时代社会价值网络语言

郝瑞松

【摘 要】人类已经步入到以媒体手段编发和分享信息的智能时代,网络语言在智能信息时代成为社会发展的推动力之一。网络词语层出不穷,一经使用其认知度和理解度极高。本文从社会语言学的视角,分析网络语言所具有的社会价值。网络语言的社会价值与社会认知对象的特点密切相关,网络语言的社会价值与社会认知主体性密不可分,网络语言的社会价值在社会认知发挥方面积极性作用。网络语言是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挖掘和承认网络语言社会价值,有利于增进语言交流,共享时代语言文化,有利于语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有利于社会价值的传播和传承。

【关键词】网络语言;社会价值;智能时代

中图分类号:H1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8)14-0214-02

自从人类社会诞生以来,语言的应用及发展极大地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成为推动人类进步的标志。当今人类社会已经步入到智能时代,其标志是互联网信息传播快速和便利、信息源丰裕、信息资源多样化、信息提供的场景不断更新等。网络语言是智能时代生活形态的反映,其主要趋势是呈现出信息提供方式的创新和各种信息的融合,信息提供方式的越创新,信息融合度就越高,信息不断以交叉等方式呈现,信息融合成为主流,融合成为信息生态系统的再造。

从CNKI文献查阅来看,认为网络语言具有语言价值[1],网络语言是社会流行语,契合了时代的发展[2],网络语言具有积极的作用,对人们的价值观念能够产生正面影响。[3]认为网络语言是社会流行语,是时代价值观的表征。[2]在很多场合下,社会用语、流行语等的出现与使用已经构成一定的社会语用现象。[4]网络语言,这种社会语用现象,其价值仅限于上述种种吗?

以英语为主导的国外网络世界当中,网络语言的明显特征是字母缩略语的使用,例如Where R U?,C U soon。再者是词义面的扩大,一些常用的词语具有了新意,例如,juice(果汁)—申通,chemistry(化学)—关系。最后是网络新造词,一般构词形式多为新拼合词,Lin-sane—林来疯(对林书豪的热捧),等等。

从国内外网络语言使用价值来看,网络语言具有社会语用价值,有助于语言词汇的扩大,有利于保持语言的活力,更有利于语言的发展。但是,这些只是网络语言的价值研究的表象。更为重要的研究应该是,从社会语言学的视角,为网络语言社会价值把脉。因此,网络语言社会价值研究方法应侧重社会认识的研究方法,从而引领网络语言创新,健康发展,避免粗俗语言泛滥,凸显富有正能量的网络语言,并且形成网民的良好语用习惯。

网民分为信息发送人和信息接收人,信息通过自媒体或公众媒体发送,信息接收人也可能成为信息反馈者,同样会发出反馈信息,或成为围观者。网民在“知道”中获得满足,在“知道一切”中获得快乐,网络上信息没有藏身之处。这个过程中,独特的网络语言便应运而生,其社会价值也会从中凸显出来。

社会语言学研究社会语用,研究社会产生语言的语境,研究话语对社会的影响、作用、价值、意义。那么,我们就从社会语言学的视角,来探讨一下网络语言的社会价值。

一、网络语言的社会价值与社会认知对象

首先,认知对象是语言符号。网络信息是社会交流程度的反映。信息的理解的方式是,网络语言的受众者把社会视为对象,通过各种观察,从社会语言学的意义上来讲,透视由语言符号构建起来的对象。

其次,认知对象是识别语言符号的一群相互交流思想的人。因此就有必要探讨识别认知对象群体的特点。那么,识别认知对象群体有什么特点呢?社会是由形形色色的人所组成,社会是人的群体,具有复杂性和模糊性。例如大学生网民群体,对某些網络语言的崇尚和鄙弃,可能就与老年网民对同样网络语言的喜欢和厌恶,形成鲜明的对比。

网络语言的社会价值是否是由社会认知对象的特点决定的,这一点可以视为是社会的普遍共识,因为倘若网络语言有价值没有被认知对象所认可,它就没有传播的媒介(群体),也就谈不上有没有价值。认知对象这一庞大群体来评定网络语言的价值。任何一种网络语言的话语都要通过认知对象的过滤,而后再经网络传播而体现。

因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网络语言的社会价值是语用的即时性、鲜活性沟通效果,其受众者是具有社会趋同性心理的网民,是对语言表达的创造性使用,一经在网络上得到广大网民的认可和接受,便可迅速传播。

二、网络语言的社会价值与社会认知主体性

人类个体与社会的关系,不能简单地等同于个体与主体的关系。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体化共生共存。因此,社会的认知群体并不一定是指社会的认知主体。那么,社会认知的主体就可能是个体价值的彰显者,而主体成为了受众者;也可能是社会群体是价值的彰显者,而个体成为受众者。

某一流传开来的网络语言一开始一定是出自社会某一角落,即是整个社会中的个体。这一个体把某一思想使用语言进行再加工、再创造,努力彰显语言使用的价值和魅力。这样,极具趣味化、个性化的语言融入到社会整体之中,成为了可理解、可接受、可使用的话语。原本为社会认知主体的网民,成为的社会语用的受众者,继而在网络上大量使用这一话语而成为主导者。

社会是一个连续统,即是个人与社会的连续统。每一个社会成员都以两种身份存在于社会之中。一种是把自己看成个人的时候,存在于个人认同的连续统一端;另一种是把自己看成是特定社会群体成员的时候,存在于社会认同的另一端。在某一特定的时候,我们认同比较突出的方面,这一方面既可能是个人认同也可能是社会认同。无论是个人认同还是社会认同所产生的话语,都会影响到对自己的看法,也会对我们的行为造成影响。

社会认知主体性是网络语言的主流,引导网络语言的发展方向,反映了网络语言的社会价值。

三、网络语言的社会价值在社会认知中发挥积极性作用

社會发展到一定的阶段,人们就有着对于这一社会历史阶段的预期。社会阶段预期将会促进社会认知,网络语言在社会认知方面也会发挥其积极的作用。那么,对同一社会现象抱着同样的预期的社会群体,就会可望对此作出符合大众愿望的语言概述。实际上,人们所期待的网络语言是能够满足人们心里需求,使人们有归属感,出现能使人们心态平衡的语言。在此,网络语言的社会价值就是人们心里和心态的调节剂。

网络语言一方面满足人们使用别样语言表达人们对周围人与事的感受,另一方面,彰显了自我在所处的特定时间和地点凸显出来的语言驾驭和创造能力,启发和带动了社会对某一概念或提法的认识,满足了在一个特定条件、特别相关的自我愉悦感,同时也满足了在特定的情境中,话语极为突出的认知能力。网络用语是批判性思维、思辨的时代创新产物,因为它以鲜活、巧妙为语言表征,有着极强的号召力和影响力,极大地满足了人们对社会认知的需求。

正视网络受众者的时代预期,网络语用才会发挥积极应对的作用,影响着社会的认知和期盼。因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网络语言的社会价值是社会认知发挥积极性作用的要求。

四、网络语言与青春话语浪潮

网络是一群人相互交流思想的空间,网络空间的独特之处是它允许任何规模和种类的社区获得发展。在网上可以进行私密对话,可以获取信息和服务,更为重要的是在社区当中参与话题的讨论,通常是通过粘贴信息。趣味或价值观相同的人都可以在网上找到适合于自己的服务,加入某一社区或创建新社区。网络空间上的社区为年轻人提供了展现自我平台。

青年人有着强烈的交流意愿,不受地域、性别、年龄、种族等限制的网络空间,催生青春话语浪潮,网络空间成为年轻人为主的沟通和交流的平台。

青年人热衷于网络环境传递和交流信息,其一,网络是便捷的平台,其二,网络可以使他们利用各种媒介手段制作音频、视频、动画等,以及相互融合的、极具个性化的信息。语言文字信息是最为常见的交流方式。追求前卫和时尚的青年人,期望使用鲜活、具有表现力、机敏的字眼,来表达朴素的思想。青春话语的特征就是网络语言文字个性化。

“颜值”“达人”“重要的事情说三遍”,这三个网络用语,均来自于网络语用人,都具有青春话语意味,语言既风趣又鲜活。其信息来源代表语用人的价值取向——努力产生积极语用意义,能够让受众群体感受到评价、定义、强调的准确性、可靠性和中肯性。

当然,网络语用要遵守社会公德,低俗污秽的网络用语可能在一定范围内,在一定时间段流传,得到个别人的热捧,但终究是没有立足之地。只要是绝大多数网络语用人恪守道德行为规范,崇尚文明语用,抵制不良用语,网络语用的主流就会是道德规范下的自由创新语用,青春话语浪潮也会推波逐浪,波澜壮阔。

五、结语

崇尚创新、追逐时尚、不拘传统、别具个性的时代知识青年(或网民),实时创编了大量网络新词、时尚词汇、流行词,这些词语给网络交流带来了省时、省力的简便,同时也带来低俗用语等一些问题。发现并认同积极网络语言的语言文字、语用、社会价值并积极推广,是摈弃网络低俗语言的最好回应。

源于语言的发展和变迁,网络语言具有变异性,语言的稳定性各有不同,有些网络语言具有很强的稳定性,而大多数网络语言只会是昙花一现。这就说明了网络语言最大的社会价值体现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和阶段,体现在一定的社会群体和个体之中,有其时代社会传播性和历史传承性。

网络语言是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而社会文化是软经济。在经济繁荣发展的今天,挖掘网络语言社会价值,增进语言交流,促进社会进步,共享时代语言文化,有利于语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有利于社会价值的传播和传承。

我们的社会需要成长和发展,成长和发展就意味着我们必须理解,理解网络空间中存在的各种社区,理解社区中的各种交流、提供的各种服务,更要理解网络语言的独到创新。

参考文献:

[1]郦珲.略论网络语言的价值及发挥[J].语文建设,2016,(12):105-106.

[2]孙莉玲.网络语言的发展与社会价值选择的关系研究[J].江苏社会科学,2014,(6):33-36.

[3]刘宗粤,何 苗.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角度论网络语言对网民价值观念的影响[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2):125-129.

[4]冉永平.语用学:现象与分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4):164.

猜你喜欢
智能时代社会价值网络语言
新媒体时代食品安全迎来智能时代
网络语言朝生暮死现象探析
浅谈人的本质与价值
模因论视域下的网络语言汉英翻译
创新管理,完成鞍钢自主集成的冷轧2130工程生产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