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试题分析与思考

2018-06-16 06:07孙艳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学思考分析

孙艳

摘 要:当前盐城市中考化学试卷结构基本固化,主要突出基础性、学科性、实验性、生活性。因此,初中化学教师要站在高处、着眼远处、落在实处、新在细处以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素养。

关键词:中考化学试题;分析;初中化学教学;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10-088-1

本文现对2012~2016年盐城市中考化学试题进行分析,以期对本市的化学教学有所帮助。

一、近几年盐城中考化学试题的一些特点

1.依托《中考说明》,稳中求进,试卷结构形式固化。

从试卷结构上看,化学试卷分为单项选择题与非选择题两部分。2012~2016年单项选择题均为15题,每题2分;非选择题均设置4大题,并且题型均没有太大变化,第1大题基础性知识填空,多采用表格、图片、结构图、连线等形式考查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用途以及分子、原子、离子等微观知识,一般为容易题。第2大题为实验题,通常以初中化学常见气体的性质和制取为主线,进行实验的原理、仪器、装置、步骤、注意事项等基础知识方面的考查,同时进行一些实验探究方面的考查。第3大题为信息提供题或化学流程题,重点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的简单应用,利用化学知识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一般难度从较易到难。从整个试卷的难易度来看,易、较易、中、难题的比例基本保持在4∶3∶2∶1左右。

2.紧扣课程标准,考察双基,体现试题的基础性。

近几年的盐城中考化学试题都特别重视考查学生对学科主干和核心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对知识的考查很基础,没有偏、难、繁、僻的题目,题量适中,只要学生平时能认真学习,要考到及格应该是很容易做到的事情。同时,试题设置有一定梯度,起点适当,坡度适宜,使试题能较好地反映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能力。

化学试卷满分虽然只有70分,但试卷对《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中的5个一级主题,17个二级主题全部涵盖。5个一级主题重点突出,所占比例合理,知识点的覆盖率均达95%以上,知识点分布合理,也减少了考查的偶然性与片面性。同时,每个主题都立足本市初中化学教学实际,注重考查学生后续学习和未来发展所需要的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及其对核心知识的理解。

3.立足学科知识,精心设计,体现试题的学科性。

试题的新颖是对所有考生最大的公平,在命题时,要使试卷中的许多题目让学生感到“似曾相识”又有所不同,按学生的认知层次进行设计组题,让试题在教材中找到影子。如2012年第18题第2小题,借用高中的氯碱工艺流程,把流程图与化学基本知识的考查联系在一起,让学生在“陌生”中又感到“亲切”,体现出试题的导学导教功能,引导化学教学摆脱急功近利、单纯应试的弊端和不足,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学科素养的养成起到较好的引导作用。

4.重视实验考查,注重生成,体现化学的实验性。

针对实际教学中存在的“讲实验”的现象,试题逐渐加大了对实验考查的力度,着力考查甄别在课堂教学中是学生动手实验还是教师以讲代做实验,更加突出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特征。如2012年第3题(下列仪器或用品中,由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是A.烧杯,B.试管夹,C.乳胶管,D.蒸发皿),考查了有机合成材料的知识,也考查了学生对化学实验用品的熟悉程度,如果学生没有自己动手做过实验的话,对本题的解答就缺少一些感性认识,从而影响对试题的分析。

5.密切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穿插热点与地方特色。

近几年中考化学试题的背景材料多源于学生熟悉的真实生活,与社会、生产、生活、环境相互联系,注重学以致用,拉近学生与化学的距离,让学生感受化学对改善生活、提高生活质量及促进社会进步所起的积极作用。如2012年第2题中涉及到的2011诺贝尔化学奖准晶体问题,第9题3.15晚会曝光的二甲醚的问题,第10题新能源汽车、城乡供水一体化、海水蔬菜种植和蔬菜保鲜问题。

二、对初中化学教学的几点思考

1.要站在高處。

要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首先要提高教师自身的学科素养。初中化学教学每年都是一个循环,老师容易会产生知识的僵化和职业的倦怠。要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就应该站在高处。要站在历史的角度看课程,了解教学内容的历史沿革及发展过程;要站在高中的角度看初中,不仅要研究初中的教材,还要经常研究高中的教材,看看哪些知识在高中教学中具有生长性;要站在社会的角度和学科前沿看初中化学教学,把握化学教育教学的最新动态,做一个有广度、厚度和深度的化学教师。

2.要着眼远处。

我们的教学不仅“给学生提供未来发展所需要的最基础的化学知识与技能”,还要“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学好化学的信心,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树立为中华民族复兴和社会进步而勤奋学习的志向。”所以我们的教学要着眼学生的未来,为学生学科素养的提高和终身发展服务。近几年的中考化学试卷中特别注重初高中知识的衔接,也是这一思想的有力体现。

3.要落在实处。

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体现出启蒙性和基础性,这就要求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应夯实基础。在组织教学内容时,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知识的结构化设计,逐步提升学生的化学知识结构化水平,发展他们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应注重研究教法和学法,注重基础知识的落实,步步为营,突出重点,把化学教学工作真正落在实处。

4.要新在细处。

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一个有智慧的老师应该不断引导学生从生活走向化学,再从化学走向生活,在细微处呈现化学的价值。教师在教学中要创设真实而有价值的问题情境,让学生感到学习“有意义”上,使学生充分认识化学科学的价值,促进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要引导学生认识化学与环境、资源、健康的关系,逐步树立科学发展观,增强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在实践中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猜你喜欢
初中化学教学思考分析
分析:是谁要过节
回头潮
探讨游戏教学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化学教学中微课的运用研究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多媒体教育技术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
Units 13—14解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