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政治高考二轮复习实效性策略

2018-06-28 01:40童盛优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18年6期
关键词:学科核心情境

童盛优

(宁化县第一中学,福建 宁化 365400)

高考复习,二轮是关键,在复习过程中,不少教师都会有以下困惑:复习目标,知识与能力,侧重哪个;时间安排上,怎样做才能既巩固基础又提高能力;能力提高,课堂有何良策……这些问题的实质,就是如何通过二轮复习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并确实增强学生的学科能力。文章以《辩证的唯物论》的教学设计为例,探讨高考二轮复习的实效性策略。

一、复习总体构思,学科核心素养与学科能力的有机统一

二轮知识复习不同于一轮,一轮复习侧重知识的分析理解,二轮复习侧重知识应用,在知识的应用过程中展现学科能力,培养学科核心素养。为此,辩证唯物论二轮知识复习总体设计思路如下(见下表)。

?

以培育学科核心素养为纲,是新修订高中课程标准的一个标志性追求。思想政治课的学科核心素养包含四要素: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1]对应思想政治核心素养的四个要素,塑核心素养就是通过高考二轮复习,有针对性地把学生培养成为有信仰、有思想、有尊严、有担当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根据教育部考试中心《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文科)》,政治学科考试应在使考生体现出应有的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同时,注重考查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掌握程度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论证阐释、分析评价、探究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其基本能力要求包括以下四方面: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2]培育学科能力就是采取一定的复习方法与策略,提高考纲要求的相关能力。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需要相应的内容,教材知识、生活热点、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等都是很好的内容。对这些内容的深入分析与探究,需要相应的学科能力。在复习过程中,利用好这些内容情境,设置问题开展探究活动,既培养了学生的学科能力,又培育了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实现两者的有效统一。

二、情境选择,以培养学科核心素养为出发点

情境是开展教学活动的重要载体,让学生在课堂上感受与体会社会生活,情境引用让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使理论有了骨肉,使知识有了形体。为提高教学效果,必须对情境进行科学选择,以培养学科核心素养为重点。如在辩证唯物论的二轮复习中,热点导入的情境,就以培养法制意识为重点。

【情境】2017年11月,福建省2018届高考报名期间,许多不符合我省高考要求的外地考生,钻起了我省随迁子女异地高考等相关政策的空子,在我省报名。省、地、县招生考试部门在资格审查过程中,发现武夷山市报名情况有224人异常,即派人前往该市现场核查,发现上述224人中,除161人为购房落户取得当地户籍外,还有63人为中介伙同个别民办高职院校通过不当手段获取落集体户资格。对于这63人,福建省教育考试院已终止其高考报名资格,并报有关部门追究涉事单位、当事人责任。[2]

高考关系学生切身利益,2017年福建高考移民事件闹得沸沸扬扬,选择福建省考试院对高考移民的查处这一情境,体现依法治国思想。利用实情实景教学,使学生更加深刻体会依法治国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

三、探究问题设置,架起情境与学科能力和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桥梁。

情境设计的目的是为了应用,让能力与素养有效结合。必须以情境为载体,开展探究活动,用探究问题架起情境与学科能力、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桥梁。如在2017年高考移民的情境的基础上,笔者设置了以下探究问题:

(1)用辩证唯物论知识,试分析高考移民的原因?

(2)结合材料,运用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知识探讨:福建省招生考试部门是怎样对待高考移民的?

探究问题的设计,立足学科核心素养,着力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法制意识,并引发学生思考与分析,在解决问题中培养学科能力。

四、探究活动开展,在学科核心素养指导下培养学科能力

探究问题的提出,引发学生思考,但并没有形成学科能力。学科能力的提高,还必须在探究活动中,给学生以具体方法。如在上热点分析的探究活动中,按如下步骤开展活动,给学科能力提高以具体指导。

【热点】材料一,十八大以来的五年,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在世界主要国家名列前茅,国内生产总值从五十四万亿元增长到八十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百分之三十。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高铁、公路、桥梁、港口、机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

材料二,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我们的工作还存在许多不足,也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主要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些突出问题尚未解决。发展质量和效益还不高,创新能力不够强,实体经济水平有待提高,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的差距依然较大,群众在就业、教育、医疗、居住、养老等方面面临不少困难……

材料三,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间的矛盾。(十九大报告摘录)[3]

探究问题:应用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知识,说明党的十九大提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原因。

第一步:审设问:要求学生找出设问中的知识范围、设问主体、设问指向、依据信息等。(意图:教会学生准确审题的具体方法,培养学生获取与解读设问的能力)

第二步:依据设问分析材料。通过概括材料中心、对材料进行分层、找出与立意有关的各种信息等方法,教会学生在分析情境的基础上提取并提炼有效信息。如:

材料一:十八大以来的五年,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材料二: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些突出问题尚未解决。

(意图:通过分析材料的具体方法指导,培养学生获取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

第三步:要求学生对信息进行去粗取精、由表及里。去粗取精,概括信息:随着经济发展,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由表及里,抓住本质:一方面,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表明“我国落后的社会生产”这一提法已不符合当前的实际,党要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从变化的实际出发认识新的主要矛盾。另一方面,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些突出问题,成为我国进入新时代要着力解决的问题。党坚持实事求是,以求真务实的态度探究事物的本质与规律。(意图:教会学生描述和阐释事物的具体方法,培养描述与阐释事物的能力,培养学生调动与应用知识的能力)

在热点问题的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深化学生对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促进政治认同。按考试大纲的要求,利用探究活动,给学生以具体方法指导,一步步培养学生的学科能力,以使学科素养与学科能力达到有机统一。

高考是选拔性考试,选拔怎样的人才关乎国家民族前途命运。以追求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为宗旨,以实现学科能力的提高为目的,是高考必然要求,也是二轮复习最重要的课题。抓住生活的热点,把握课堂复习本质,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就能在高考中获得佳绩。

[1]韩震.核心素养与活动性型课程[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6(3).

[2]尤敏.福建严打“高考移民”已发现异常情况逾 400 人[EB/OL].[2017-11-21]http://edu.sina.com.cn/gaokao.

[3]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EB/OL].[2017-10-27].http://www.xinhuanet.com/2017-10/27/c_1121867529.htm.

猜你喜欢
学科核心情境
不同情境中的水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超学科”来啦
护患情境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