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借文本学表达

2018-06-30 06:30杨修宝
新教师 2018年3期
关键词:监生周总理燕子

杨修宝

“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语文教科书中的文本,是语文学习的最佳资源、语文实践的最好素材。笔者在教学过程中遵循语文教学规律,把握语文教学本质,从语文学科的视角,通过观照、甄别、滤选、整合、重组,研读文章探寻秘妙,借助文本学习表达,进行读写结合的语文实践,在大量的读写实践中,让学生感受表达精妙,学习表达技巧,习得表达方法,提升语文素养。

一、赏析文段匠心感受表达精妙

当下的语文教学,“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笔者认为,语文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应聚焦于“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不仅仅是学习语言本身,更要学习语言表达。正如叶圣陶先生说:“凡是学习语言文字不着眼于语言形式,只在内容上去寻求结果是劳力多而收获少。”教学中要根据文本特点,发现文本的匠心独运,学习首尾呼应层层递进,学习草蛇灰线伏脉千里,学习结构严谨起承转合……总之,一句话,就是要引导学生感受文本表达的精妙。

“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笔者注重带领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脉络,了解作者为表现文章内容所选的材料及组织安排,以及为何这样安排。只有这样,学生学完课文后才会知道作者不但言之有物,而且言之有序、言之有理。如教学《燕子专列》一课,在理解课文内容之后,笔者进行了下面的教学环节。

1. 梳理顺序,发现特点。

首先,请同学生把“起因、经过、结果”填在下面的括号里:

燕子专列准备启程(?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气温骤降燕子遇险(?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政府居民齐心救助(?摇?摇?摇?摇?摇?摇?摇?摇)

学生很快就填出:燕子专列准备启程是结果,气温骤降燕子遇险是起因,政府居民齐心救助是经过。

2.回顾比较,发现精妙。

接着,笔者让学生把这篇文章的开篇与之前学习过的课文开篇进行比较,发现这篇课文的开篇有什么不同?(媒体出示,前面学习的一些课文的开篇)

《爬天都峰》——假日里,爸爸带我去黄山,爬天都峰……

《灰雀》——有一年冬天,列宁在郊外养病……

《小摄影师》——1928年夏天,高尔基住在列宁格勒……

《我不能失信》——一个星期天,宋耀如一家用过早餐,准备到一位朋友家去。

……

经过讨论,学生发现之前学习的课文,都是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写的,而这篇课文的开篇“有一年春天,在欧洲瑞士的一个车站,一列漂亮舒适的空调列车正在准备启程,站台上站满了送行的人。他们送的是一批特殊的客人——燕子。燕子是候鸟,能长途飞行,怎么还用专列送呢?”虽然也用时间开始,但是却先写了故事的结果,让人特别想继续读下去,探寻究竟。然后,笔者把课文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重新排列,让学生们与课文进行比较,发现课文表达的精妙。(媒体出示,重组后的课文内容)

这年春天,成千上万的燕子从南方飞回北方时,在瑞士境内遇到了麻烦……

于是,政府通过电视和广播呼吁人们立即行动起来,寻找燕子……

一个叫贝蒂的小姑娘,听到广播后,和爸爸妈妈一起……

一列漂亮舒适的空调列车正在准备启程,站台上站满了送行的人。列车开动了。载着燕子的列车,带着人类的友情驶向远方。燕子在车厢里叽叽喳喳,仿佛在向人类致谢

学生讨论交流后,一致认为,课文的表达顺序更好,好在有悬念、更生动。笔者再顺承而导:这篇课文运用了“倒叙”开篇,我们在小学阶段第一次学习这种表达顺序。“倒叙”开篇,能使文章产生悬念,引人入胜。习作时运用“倒叙”,能让我们的作文更生动,引起读者的阅读期待。

3.范例强化,模仿运用。

再出示两个倒叙开篇的习作范例,让学生模仿表达。

示例一:班长拎着水果,推开病房的门,笑嘻嘻地进来了。看着她那份热心劲儿,我躺在病床上,心里好一阵难过。前天发生的事,又像放电影一样在我眼前浮现出来。

示例二:今天早晨,在学府路上,一名小学生正急匆匆地赶往学校,后面,一位老大爷在紧紧跟随。转眼间,这名小学生迅速地闪进了学校,径直朝班级走去,老大爷也急忙跟了进去。老大爷为什么要跟踪这个小学生呢?事情还得从上个星期五下午说起。

教科书中的每一篇文章,言语表现都带有鲜明的个性色彩,特别是那些学生初次遇到、初次學习的篇章结构、言语形式。文本的价值在于此,阅读教学的价值更在于此,一定要牢牢抓住,带领学生在读懂内容的同时,聚焦其言语形式,将其作为习作范本,进行读写结合的语文实践。笔者在教学时引导学生赏析文段的匠心,感受表达的精妙,还特别关注精妙的句式表达、精巧的描写手法、精当的段落结构、精致的谋篇布局。如:教学《桥》,抓住“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这样的语句,学习精妙的句式表达——“短句子”的精彩;教学《慈母情深》抓住快镜头和慢镜头,学习精巧的描写手法——“定格画面”;教学《桂林山水》《掌声》《丰碑》学习精当的段落结构——并列式、因果式、转折式;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美丽的小兴安岭》《赵州桥》,学习精致的谋篇布局——总分结构,首尾呼应,承上启下。

二、研读文章妙法?摇?摇?摇?摇学习表达技巧

北京大学陆俭明教授在《按照学习书面语的规律教语文》一文中写道:现在的语文教材,课文内容与儿童心理发展不很一致。这样的课文,不能激发学生对未来的遐想,不能引起共鸣。再有就是,教师的语文课教学问题也很大。即使有的文章很好,很值得学生学,但是教师不能起到让学生茅塞顿开的作用。学生虽然能看懂,但并不知道文章的奥妙在哪里,教师要能够把一篇文章好在哪里的奥妙讲出来。学生才会觉得有意思。笔者在教学中,精细研读文本,聚焦文本写了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这样写?发现文章的奥妙所在,教学生一生受用的表达技巧,切实提高语文能力、提升语文素养,力争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标。

如教学《临死前的严监生》,在品读严监生的人物形象之后,笔者引导学生通过再次研读,去发现作家吴敬梓先生的写作妙法,学习表达技巧。

首先,要求学生“画出描写严监生的句子,看看作者用了什么方法把严监生写得这么传神?”学生基本上都能讲道,作者是通过“动作、神态”写严监生这个人物形象的。笔者就提炼总结为“动作+神态”的写法。然后,出示“妈,渴死我了”让学生根据这个语境从“动作+神态+语言”角度展开想象,进行表述。

接着,笔者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继续研读,看看还能发现什么写作方法?为了帮助学生,笔者用ppt出示了描写严监生“伸着两个指头”与“摇头”的几个句子,师生分角色朗读。学生在反复朗读严监生“伸着两个指头”这个句子之时,也就明白了本文表达上又一个秘妙——一个动作重复写。这时,筆者就说:“一个动作反复写,分层次地写,就能把人物的特点表现出来,我们也试着运用,请你快速回忆身边的人,他(她)有没有习惯性的动作。”学生纷纷举例说说身边的同学、教师、家长的习惯性动作或标志性动作。笔者抓住其中一些例子,与学生展开模拟对话,让学生对“一个动作重复写”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有了更为深刻的体验。

最后,笔者引导学生再次深入研读,去发现“三番四抖”这一表达秘妙,于是就有了以下的精彩片段。

师:发现“一个动作重复写”这个特点,是能手。《儒林外史》是名著,《临死前的严监生》这个片段在这个名著中更是经典的片段,作者吴敬梓不止运用了这两个方法,还有更绝的、更奇妙的方法,再读一遍描写严监生的语句,看看还能发现什么?能发现作者的写作妙法的同学绝对是高手,写作的高手。

(学生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师:老师再帮帮同学们,我把课文中间的大侄子说、二侄子说和奶妈说,都去掉了,你能不能看出来,严监生的吝啬?

生:能。

师:为什么说得这么勉强呢?

生:因为没有以前更强烈。

师:是啊,觉得不够劲,不强烈。虽然这样也能够表现出严监生的吝啬,但是真的不够强烈,我们来回顾一下,读这篇课文的时候你的阅读心理过程。当我们读到“不是两个亲人”的时候,就在心里打个问号;接着往下读,“不是两笔银子”,就更加疑惑;再接着往下读,“不是两个舅爷”,越发想知道答案;最后读到“两茎灯草”,才恍然大悟。作者运用什么写作妙法呢?

生:给读者留下悬念。

生:我觉得是虽然在情理之中,但在意料之外。

师:是啊,情理之中,意料之外。设置悬念有好多个方法,作者却用了一个奇妙的方法,这方法一般人没发现,杨老师告诉同学们,这个方法在相声里面经常用,叫三翻四抖。你们看,悬念一点一点地铺设,两个亲人,是一翻,两笔银子是?

生:两翻。

师:两位舅爷是三翻,两茎灯草是——

生:四抖。

师:习作时,我们要学习运用这个巧妙的方法,比如,写糊涂的爷爷,早晨起来,爷爷就喊我给他找眼镜,我到哪儿找啊?

生:阳台上。

师:阳台上,爷爷经常在阳台上看报纸,没找到。这是一翻。

生:我又到书房里去找。

师:没找到,这是两翻

生:我到爷爷的卧室里去找,没找到。

师:这是三翻。

生:我抬头一看,爷爷的眼镜在眼睛上戴着呢。

师:戴着眼镜找眼镜,爷爷真糊涂。这是四抖。你看写人的时候用这样的方法,一翻不行,两翻不行,三翻不行,四抖答案,这就是设置悬念,多么奇妙的技巧!

三、破解文字密码?摇?摇?摇?摇习得表达方法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笔者认为,一篇文章,不能面面俱到地把每一个句子都分析透彻,而应该有所选择,找出那些言语表现形式独特、最能表现文章情感的语句重点教学。可以抓文章中典型的、优美的句式;也可以抓新鲜的、独到的、个性化的语言——让学生在体会作者的表达智慧的同时,发现文字密码,获取语言规律,习得表达方法。教学《一夜的工作》时,笔者是这样设计的。

1. 找“一”,发现文字密码。

笔者先用ppt出示直接表现周总理品质的词语,如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克己奉公,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勤勤恳恳;廉洁自律等等。还出示了直接歌颂周总理的语段:“敬爱的周总理啊!您在灯光下,批阅文件、报告;您在灯光下,接待四海宾朋;您在灯光下,会见各地工农兵代表……敬爱的周总理啊!您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您的意志是这样坚韧和刚强,您的气质是这样的淳朴和谦逊,您的胸怀是那样的包容和宽广。”然后告诉学生:“作者没有用这样的华丽的语句描写总理一夜的工作,何其芳是诗人,诗人最擅长运用优美的文字。可是他却用这样平实的语言描写总理的工作。”再接着,用ppt出示课文部分语段:“那是一间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室内陈设极其简单,一张不大的写字台,两把小转椅,一盏台灯,如此而已。”“他一句一句地审阅,看完一句就用笔在那一句后面画上一个小圆圈。他不是浏览一遍就算了,而且一边看一边思索,有时停笔想一想,有时问我一两句。”引导学生发现,作者在这两段话里重复运用最多的一个字是什么?学生很快就找出了“一”字。笔者进行了总结:这就是这篇课文的文字密码:“一”的妙用。作者用最简单的“一”,写最伟大的人,表达最真挚的情。

2. 读“一”,感怀总理精神。

先引导学生品读描写《一夜的工作》生活简朴和工作劳苦语段中的“一”,再一次感受总理的忘我的工作精神与简朴的生活作风。接着用ppt出示以下文字,引导学生体味、感受。

?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周总理的一天

时间:1974年3月26日至27日

下午3时?摇?摇?摇?摇?摇?摇?摇起床

下午4时?摇?摇?摇?摇?摇?摇?摇与尼雷尔总统会谈

晚上7时?摇?摇?摇?摇?摇?摇?摇陪餐

晚上10时?摇?摇?摇?摇?摇政治局会议

早晨2时半?摇?摇?摇约民航局同志开会

早晨7时?摇?摇?摇?摇?摇?摇?摇办公

中午12时?摇?摇?摇?摇?摇去东郊迎接西哈努克亲王和王后

下午2时?摇?摇?摇?摇?摇?摇?摇休息

在这样的基础上,配乐朗读:《周总理最后的一段时光》

1975年,周总理的病情开始恶化。但他仍然拖着只剩30公斤的重病之躯,继续顽强地工作着。

9月20日,周总理做第四次大手术。在进入手术室的前一刻,躺在推车上的周总理吃力地握住小平同志的手,鼓励他把工作做好。

10月24日,周总理做了第五次大手术。这次手术过后,他一再叮嘱邓颖超,死后不要保留骨灰。

12月20日,生命一直处于垂危状态的周总理,向应约前来的罗长青询问台湾的近况。谈话不到15分钟,周总理就昏迷了过去。

1月7日11时,周总理从昏迷中苏醒,用微弱的声音对身边的医生说:“我这里没有什么事了,你们还是去照顾别的生病的同志,那里更需要你们……”这是周总理生前留下的最后一句话。

1976年1月8日上午9时57分,周总理的心脏永远停止了跳动。

3. 写“一”,习得表达方法。

引导学生用一用“一”陈述事实、描写人物、表达情感,练习写一段话。有了课文的范例引路,学生写起来得心应手,精彩纷呈。

杭州师范大学王崧舟教授说:“语文学习必须同时睁大两只眼睛,一只眼睛注视思路,一只眼睛聚焦语言形式,得意又得言。”教学中要凭借教材这个“例子”,搭建语言实践的平台,精选一个或两个训练点,让学生在语言实践活动中,感受到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谋篇布局的匠心。还要让学生凭借“例子”,发现文章的秘妙,内化语言,积淀语言,悟得规律。更要让学生超越“例子”,巧借文本学习表达,运用语言,形成能力,提升素养

猜你喜欢
监生周总理燕子
燕子
燕子
冤案:严监生不是超级吝啬鬼
不识“斋戒”闹笑话
18岁县令破解无伤痕命案
周总理的标准餐
走进淮安周总理故乡 追寻一代伟人足迹
周总理运筹援越扫雷——访海军原副参谋长来光祖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