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生活,让习作教学还原本色

2018-06-30 06:30丁达耀林彩英
新教师 2018年3期
关键词:叶圣陶习作课文

丁达耀 林彩英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写作文,主要的是要写出自己想说的话。作文内容是作者能动地再现在文章中的现实生活及这一现实所体现的思想感情,是作者‘内心与外界的联系后,‘物我同在‘情景交融的产物。”《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也指出:“要引导学生在作文中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生活,立足实际,积极创设情境,唤醒其写作的“激情”。让学生有话可说,说真话,表真情,从而根本上解决学生在习作中说假话、套话、空话的弊病,还原真实的生活,表现真实的童心,体会生活的乐趣。

一、学会观察,体会真实的生活,言之有“物”

对于农村的小学生来说,上语文课最害怕的就是写作文。一到写作文多数学生便坐在位置上抓耳挠腮,绞尽脑汁,写出的习作内容空洞无物、语言干瘪无味。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对于习作来说,生活就是它的源头活水。特别是农村孩子,有着广泛的习作素材的天地。但由于缺乏观察的敏锐性、积累素材的意识,于是身边的人、生活中的事视而不见、充耳不闻了。一到写作就觉得无事可写,无话可说。那么如何解决学生写作素材的匮乏呢?鲁迅先生说过:如要创作,第一需要观察。观察是获取写作素材的主要途径,尤其对指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要有意识地适时引导学生走出课堂,深入生活去观察,打开观察之门。如要写一种熟悉的动物、一个熟悉的人,就要有目的去观察(它)他的样子、习性等,预防出现“身在此山却不识真面目”的弊病。笔者在教完《爬山虎的脚》之后,要求学生走进大自然通过自己的视觉、嗅觉,味觉仔细观察自己喜欢的一种植物。在观察时,学生注意了植物花瓣,香味,叶子的形状、颜色,生长变化情况,并及时记录下观察的情况。接着在课堂上笔者辅以多媒体展示各种植物的图片,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把抽象的植物变成生动逼真的画面。美丽的画面伴着悠美的乐曲,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形象生动、色彩斑斓的教学情境,唤起了学生的生活体验,触发了学生的想象力,激发了学生的写作灵感和表达欲望。学生写起文章信手拈来、得心应手,各种植物在他们手中“竞相生长”。

二、动手实践,体验真实的情感,言之有“情”

俗话说:“文章不是无情物”。情感是写作的原动力,又是作品感人的催化剂。学生情动辞发,文章才能做到情真意切。因此教师应告诉学生仅仅写出事情的具体过程是不够的,还要把自己对生活的喜怒哀乐、得失懊悔、内心情感诉诸笔端。有次笔者给学生上了一节“有趣的科学实验”作文课,内容是把鸡蛋从高处摔下去,有什么办法能让鸡蛋不破?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兴致勃勃,议论纷纷,畅所欲言。此时,笔者因势利导学生利用课外时间,亲自动手实践,并在探究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体验真实的情感。学生这样写道:实验成功后,我的心像吃了蜜一样甜,比获诺贝尔大奖还要高兴,感觉自己太棒了……”“接二连三的失败,让我心灰意冷,简直像只挫败的公鸡一样显得无精打采……”通过动手实践,学生都能不同程度地表达了自己实验中的真实心情与感受。在此基础上,可鼓励学生尝试运用课内外积累的优美词句与修辞手法,进行有创意的表达。

三、传授方法,感受真实的技巧,言之有“道”

1. 借鉴课文,模仿写法。仿写是学习之母、是创作的基础;从儿童的特点来看,模仿是儿童的天性,也是初学写作时的方法。对于初学者来说怎样遣词造句,怎样开篇收尾,怎样过渡衔接……这些问题往往无所是从,所以教师应为学生提供一些范文,让他们揣摩领会其写法。例如:《临死前的严监生》这篇课文抓住了人物的动作、神态刻画了一个栩栩如生的爱财如命的吝啬鬼形象。教完之后笔者要求学生模仿课文写法仿写一个生活中的“贪吃鬼”形象,由于有了课文示范、借鉴作用,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有位学生这样写道:“邻居家的小孩子真是个名副其实的贪吃鬼,只要一闻到香味,就算他正在专心致志地观看自己喜爱的动画片,他都会猛地站起来仔细搜索‘目标,紧接着以风驰电掣的速度跑过来,一边扯着嗓子大喊一边跑到食物面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抢了过来,迫不及待地塞进嘴里,风卷残云;如果你要是不给他,他就会一个劲地跺脚,一脸委屈地跟你撒娇,严重了,他就会在地上不停地打滚,哭喊,直至你把美味的食物递给他……”当然,仿写练习不能单纯从形式上仿,还要做到仿中有新,仿中有创,融进个性。

2. 博览群书,乐于积累。叶圣陶说过:“学生所写的,必须是学生积累的。”对于正处于语言发展阶段的小学生而言,让学生伴着名篇佳作成长犹为重要。为此,教师可根据教学的需求与学生阅读的实际情况,利用班级的图书角,定期为学生推荐适合阅读的名家名篇,并教给其阅读方法,引导做好摘抄,积累素材,写好感受,养成读书动笔的习惯,让其在阅读中寻找写作的“魔法”。

3. 自改作文,提高水平。“文章不厌百回改。”新课标也强调: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与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作文能力。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教师修改不如学生自己修改。学生个人修改不如共同修改。”可见指导学生修改习作是多么重要。要指导学生运用修改符号进行修改,可重点指导学生从文章的遣词造句到标点符号,从立意到分段,从篇章结构到行款格式……逐个发现问题,进行修改。

四、自由表达,还原真实的习作,言之有“理”

学生畏惧作文除了不会写,还有不敢写的原因,这与教师总是给学生设置太多的条件限制有关系。新课标指出:“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学会放手,放宽要求,实现写作的“解放”。让他们敞开心扉,暢所欲言,描写自我,展示真实的心灵世界。只要学生语句通顺,真情实感,就予以肯定、鼓励,不要犯“期望过切”的毛病,简单粗暴地给予否定。也许刚开始在学生习作内容可能还很稚嫩,在表达上可能还很简单,在语言上可能还很平淡,但要相信凡事都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作为教师应该本着包容的心态,客观对待并适时给予纠正,精心呵护,让学生心无顾虑,保持一颗童真的心,拥有一种真实的写作态度,表达内心真实的情感,使习作成为快乐、简单的事。

(作者单位:平潭流水镇中心小学本专辑责任编辑:辛铭)

猜你喜欢
叶圣陶习作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霜的工作
背课文的小偷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