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体而教 学出文韵

2018-06-30 06:30吴顺国
新教师 2018年3期
关键词:未闻杨氏夫子

吴顺国

习总书记多次在重要场合强调国民要热爱传统文化,要有文化自信,這对于我们小学语文教师来说,是一种鞭策,值得反思。落实小学阶段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与教育,是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文言文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是我们民族文化的根源。如果我们的学生没有从小进行学习和发扬,文化自信谈何而来?人教版语文课本在五、六年级安排了几篇短小、有趣的文言文,这样编排不仅适应了学生认识螺旋上升的需求,也为七年级的文言文学习奠定基础,更是为文化寻根溯源。虽然只有区区四篇,但其作用和意义却是深远的。小学文言文如何让学生学出文韵?现以《杨氏之子》一课为例,谈谈笔者在文言文教学上的几点思考。

一、基于儿童的视角开展教学

《杨氏之子》是学生们在小学阶段正式学习的第一篇文言文。虽然是初次接触,但并不意味着学生对文言文相关知识的储备为零。在教学《杨氏之子》之前,笔者了解到学生两方面的学习信息:一是积累了不少古代名言警句,几乎每位学生都可以随口说出两三句;二是很喜欢阅读我国古代的寓言、神话故事等等,并有着一定的储备。上课伊始,笔者从《孔融让梨》《守株待兔》等古代故事说起,引发学生的兴趣,随即引出孔子名言“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接着让学生回顾类似的名言警句。然后通过诵读感受比较古文与白话文的不同,让学生明白“文言”就是以古汉语为基础的书面语,用文言写的文章叫文言文,从而引入新课《杨氏之子》。以上的教学,以学生喜欢的故事入手,以他们积累的名言导入新课,架起了直通文言文的桥梁,降低了学习的难度,消除了学生畏惧的心理。这就表明,基于儿童的视角,从儿童的年龄、心理、生活经验及知识结构等特点出发设计和开展文言文教学,可以让每位学生主动投入到适合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去,使课堂焕发出生机或活力。

二、注重以习文的方法进行引领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方法的习得远比获取知识更重要。小学文言文教学不仅要激趣,更要关注学文方法的引领。如何学好《杨氏之子》?笔者引导学生进行学文两步走:一抓字音,读出古韵。教师出示自读要求,让学生读准生字新词;再指名学生尝试读文,而后教师范读,学生评议师生朗读的不同之处,初步感受文言文朗读的特点——应读出停顿,读出节奏;最后以多种形式的朗读训练,让学生逐步感受古文的韵味。这样,树立“朗读第一位”的教学观念,把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作为教学重点。让学生读准、读通、读出韵味,层层推进。二借注释,理解文本。学生边默读边借助注释揣摩、理解句子乃至整篇课文的意思,在不懂的地方做上标记,提出问题;在充分动脑动手的阅读实践后,再进行小组内的合作交流、探讨;最后小组汇报,其他小组或补充或质疑,教师给予适时点拨、梳理、小结。通过阅读实践,学生在读通、读顺,初步了解意思的同时也初步领悟到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三、着眼“语用”的核心适时指导

文言文精练含蓄、句式工整、富有韵味,教学中应着眼于语文的核心素养,引导学生注重语言文字的学习,加强语言文字的实践运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学《杨氏之子》,笔者注重引导学生在感悟关键词和句式的基础上,进行模仿、迁移练习,让学生得到切实的语言实践。在理解课题之后,笔者让学生以课题为例介绍自己:“我是(?摇?摇?摇?摇)氏之子。”或为“我是(?摇?摇?摇?摇)氏之女。”古为今用,以此加深对课题的理解。学习文本最精彩的部分——“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时,在学生领悟杨氏子回答的机智、巧妙后,笔者抛出一个问题:把“未闻”一词去掉可否?“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孔雀是夫子家禽”学生通过朗读对比,深刻感受到“未闻”一词大有文章,妙不可言——杨氏子说话的委婉以及对长者的尊敬得以充分地展现。接着,笔者再问:假设来访的人不是姓孔,而是姓柳、姓梅……倘若你就是杨氏子,你会如何应答。学生们兴趣盎然,个个跃跃欲试。“未闻柳树是夫子家木”“未闻梅花是夫子家树”……同桌二人创设情境你问我答,在一问一答、一颦一笑中,学生们习得语言,也感受到了古文的趣味。

四、倡导合作的方式有效学习

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笔者认为在学生间开展合作学习是非常有效的方法和途径。这种新型学习方式同样适合文言文教学。如在“借助注释,读懂文本”环节,笔者采用如下教学步骤:(1)出示学习要求,先自主学习而后小组合作探究。①默读课文,借助注释理解句子意思。②自己试说整篇课文的意思。③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标记,提出问题,小组交流。(2)小组汇报,逐句解释,最后连句成篇。小组合作学习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既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同时增强了学生的信心。教师在这环节里没有进行知识的传授,而是成为问题情境的创设者、学生新型学习方式的促进者和激励者。我们欣喜地看到:有效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唤醒了学生求知的欲望,激活了学生封存的记忆,开启了学生幽闭的心智。

五、立足阅读的实践拓展延伸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笔者深以为然,教材只是个载体,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仅仅依靠现有的教材是远远不够的。核心素养的提升需要大量的阅读实践。在新课学习后,安排相关的阅读材料进行拓展延伸无疑是最高效的做法——巩固学法,温故知新,举一反三,从而提升语文素养。在教学《杨氏之子》的最后环节,笔者设计了“总结学法,拓展实践”环节:一是引导学生在领悟和归纳学文两步法后,自学短篇文言文版《守株待兔》;二是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学习《世说新语》另外两则小故事——《咏雪》《徐孺子赏月》。由于《守株待兔》这个故事学生已非常熟悉,所以对于原文的学习,大多没有感到困难,可以轻松读准读懂;《世说新语》两则小故事给了学生不小的挑战。在学生经历了自读、自悟、小组交流后,教师适时点拨矫正。学生经历了巩固深化这个过程,文言文的学习能力得到了巩固和提高,阅读的兴趣也随之变浓。

文言文是打开中华灿烂文化的一扇门,文言文教学更是教师带领学生直达文化宝库的密钥。以生为本,以文为根,以言为实,让我们倾注于文韵的感悟与传承,进一步打好小学阶段学习文言文的基础。

(作者单位:福建省云霄县东厦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辛铭)

猜你喜欢
未闻杨氏夫子
立足核心素养 发挥育人功能——执教《杨氏之子》之点滴思考
夫子的挑战
中华猕猴桃新品种‘杨氏金红50号’在河南的引种表现及关键栽培技术
黄文军
动漫梗《未闻花名》——你因何而落泪?
夫子之文章
一个坏官员导致冤假错案
日防卫相“未闻”废除文官统制反对声
《针灸大成》中“杨氏医案”的灸法运用
未闻梦音,梦却临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