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占鳌头,点亮语文课堂

2018-07-05 17:44席润娟
新课程·小学 2018年4期
关键词:朗读课文师生读书

席润娟

摘 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对于“读”有专门的说明: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新课标十分重视朗读,并在四个学段都有强调。“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因为“读”是“悟”的前提,是打开文本的通道,是连接读者和作者情感的桥梁。学习语文“读”占鳌头,对于学好语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读;词汇;语言

一、以身作则,潜移默化

在一些公开课上,总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学生在朗读课文,老师在“巡视”“观望”或者做一些自己的事情……其实老师可以抓住时机与学生一起轮读课文,师生共读,其乐融融。在这样的氛围中自然容易亲近学生、感染学生,调动起学生的朗读兴趣。老师不爱读书,学生怎么能喜欢读书?刚接任这个班的时候,我就强调“我喜欢朗读”“读书、读书,一定要读出声音。”刚开始在早读的时候,我发现有一些学生不开口,全班齐读课文时,总爱东张西望,精神不集中。怎么才能让学生爱上朗读?朗读是情感熏陶的主要手段,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在朗读时,我们应该眼、口、耳、脑等多种感官同时并用。朗读既可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体会,又能帮助学生积累大量的词汇和句子,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因此我以身作则,要求学生读课文,自己必定一起读,学生读一段,我读一段,有时还“故意”抢着读篇幅较长的段落。慢慢地,在我的带领影响下,学生的读书观念改变了,爱上了开口朗读,不再认为朗读课文是一件“讨厌”的事。现在我们班学生特别期待课堂上师生共读的环节,每学一篇课文,我们都会先师生轮读。朗读课文时每个同学都坐得端端正正,态度极其认真。有两个学困生在这种环境的潜移默化中也认真起来,开口读出声音,当然认识的字也越来越多。

二、范读引导,全情投入

在朗读课文的时候,如果学生只是为读而读,没有用心、用情去读,只求形式不求实效,这样的效果可想而知。朗读时,书本的语言不是静寂的符号,而是可以变成活的语气,可以从声音里得出其文本意味。好的范读是最好的朗读指导,大有让学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前进”的功效。声情并茂的朗读,对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朗读风气的形成有很大作用。在师生轮读的时候,我看着书本入情入境地美美地读起来,用自身的朗读技巧去带领学生,让学生感觉语气、语调的变化,让学生情不自禁地进入角色。如果是叙事、故事性的课文,我会特别注意读出故事情节,学生听得十分认真。曾经我们班有这么一个小“闹剧”,记得在一次单元检测时,“听力短文”中的短文是一篇故事性的文章,我情不自禁地动情读起来,想让学生听得舒服,从而培养朗读习惯,也好让他们专心听,不急着做下面的笔试部分。(之前总是发现部分学生一边听一边做后面简单的题目)但是,当快读完一遍的时候,我发现学生在出神地听着,简直忘了这是在听力测试,是要动笔回答试卷问题的。我忍不住笑着说:“你们怎么不动笔呀?”“老师,你读得太好听了,我们都听入神了!”“这个故事太好听了!”同学们顿时七嘴八舌地说道。

在教师的影响下许多学生的读书观念再次改变了,他们不再害怕读课文,不再厌倦读课文,一提到“一起读课文”全班都兴致勃勃的,连平时懒得动、不交作业的学生都拿起书,认认真真地读起来。每次读课文,全班同学都是全情投入。当老师的感情引起学生的共鸣时,就会激发他们朗读的激情,增强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

三、时间保证,读品结合

由于语文考试中不需要考朗读,在教学中,教师往往会出现“重品轻读”的现象,造成很多学生朗读能力差的现象。在教学中学生初步理解课文之后,教师要留足时间让学生试读、练读,读准、读流利,读出感情、读出韵味。在分析和理解课文的内容思想感情时,学生应该与朗读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理解和领悟作者表达的情和意,真正做到以读为本。课堂上的“讲—问—答”,教师可以变为“读—品—读”,让学生的阅读行为带有目的性,规划课时让学生“读—品—读”,如此一来,以充分的教学课时,丰富的形式,强化学生的阅读训练与能力,有利于其掌握教材教学内容,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阅读的主观能动性,提升了课堂教学质量。

特级教师于永正在《语文教学的真正亮点在哪里?》中写道:“学生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就证明课文的内容理解了,文章的思想感情体会出来了。把课文的内容和感情通过自己的声音再现出来,这是一种再创造,是赋予作品以生命。”我相信只要每一个语文教师正確认识朗读教学的重要性,用心指导学生的每一次朗读,就一定能够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及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感,积累丰富的语言,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雷校生.论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J].华夏教师,2014(12).

[2]王丽敏.阅读期待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2(7).

编辑 段丽君

猜你喜欢
朗读课文师生读书
我爱读书
《青铜葵花》选段
《水滴的旅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及简析
我们一起读书吧
麻辣师生
读书为了什么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