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学语文错别字现象反思识字教学

2018-07-05 17:44熊英
新课程·小学 2018年4期
关键词:错别字识字教学小学语文

熊英

摘 要:汉字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发明之一,其代表着中国数千年的历史演变,但是在小学语文学习中,多数学生存在錯别字现象,并对部分学过的文字书写能力不强,导致在写作中错字较多,为减少该种现象的发生,从该现象中反思教师在语文教学方面的欠缺之处,并将其改正。

关键词:小学语文;错别字;识字教学

在小学语文学习中,识字教学是语文的基础教学内容,但由于多种因素制约,导致当今的小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大量出现错别字现象。该现象的产生阻碍了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的训练,经过对班级内部学生产生错别字的总结,多数原因是学生识字虽多但是不能将其准确使用,从而产生错别字现象。

一、产生错别字现象的原因总结

1.同音不同字的错别字

中国语言文化博大精深,在同一读音下会有多种不同的意思。在小学生的错字比例中,多数错字现象都是由同音现象产生的错误,例如将“统一”写成“同一”,“笑话”写成“消化”,“作”与“做”不能够明确地区分等等类似现象。产生该种现象的原因是小学生不能够正确地掌握文字的用法用意;或当今社会在广告牌或宣传语上的谐音技巧,也会给没有文字基础的小学生造成字形、字义混淆,甚至产生误导,在使用文字的过程中产生错误。

2.汉字笔画数不正确

通过对小学生汉字的听写,发现部分学生对汉字的概念虽是正确的,但是却将其笔画进行改变,例如“太阳”写成“大阳”等等类似现象。产生该种现象的原因多数是小学生在写字时不专心,因马虎而产生错别字。

3.字形有错

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过程中,最困难的就是让学生记住字形。学生在初始识字期间,会对字形进行简单的认识,虽能够准确地读出来,但在写的过程中就会出现错误,例如将“天空”写成“夫空”、将“拨电话”写成“拔电话”。产生该种现象的原因多数是学生在识字课堂上没有集中注意力,只是认为自己已经掌握其写法,但实际上却忽略了对汉字字形的掌握。

二、减少错字现象的识字教学方式

1.为学生提供充足的识字时间

当今在学校的教育中,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在课堂上过于注重课程规划的目标以及教学进度,在识字写字环节中,只是简单地对其进行梳理,随后展开下一环节的学习。因此,为使学生加深对文字的印象,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充足的识字时间,从低年级开始,让学生在识字环节中养成认真识别字体、笔画以及正确笔顺的习惯。教师在识字教学的过程中,应注重对字形以及字义的解释,若出现笔画较为复杂或细节较多的文字,教师可在黑板上将其放大,并放慢速度,使学生加深对文字的印象。并在课堂上抽出几分钟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由于小学语文每章内容识字任务量较少,教师可在下课前几分钟考核学生对本节课文字的掌握情况。

2.引导学生养成总结错别字或易错字的习惯

语文学科注重的是积累,由于学生在不断的学习中,随着文字积累量的增加,错误率也会随之增加,教师应要求学生准备一个错字集中纠正本,让学生将听写或日常写作业中出现的错字整理在笔记上,并将正确字形在旁边标注。由于在该种标准开始实施时,会有学生不主动纠错记错或坚持的时间不长,教师可对其进行不定期的检查,使学生形成任务感,通过强制要求,逐渐养成整理错字的习惯。在自习课时,教师让学生对纠错本进行复习,可让同桌之间相互听写纠错本上的内容并交换批阅,通过该种方法不仅能够让学生对自己的错字记录进行总结与回顾,检查自己的改正情况,还能通过在批阅同桌听写试卷的过程中对每一个字都认真观察,并加深印象,从而逐渐减少学生的错别字现象。

3.教师与家长相互配合学生的识字教学

小学生学习仅仅依靠在校内教师的帮助是不够的,还需要在校外家长与教师的相互配合。若在电视广告或商家店铺中出现谐音,家长需对其进行解释,并告诉学生正确的词语搭配与文字写法,防止其对学生产生误导。由于小学生的好胜心强,教师可鼓励学生发现生活中的陌生字,可让学生通过询问家长将其学会,并记录在本子上,每周五的自习课对其进行总结,对陌生字记录多者给予小红花奖励。该种方法能够提升学生的注意力与积极性,并加深对文字的印象。

4.多元化教学,专题性训练

在识字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多种方式提升学生识字与写字的准确性。小学生的年龄小,并活泼好动,若只是单一地让他们进反复多遍的写字训练难免会使其产生枯燥厌学心理,因此,教师可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学生进行文字游戏。教师可在黑板上出一个词语,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成语接龙,每组依次轮流,获胜的小组每个人都可得到教师准备的小奖励,奖励可以是一块糖或小零食,利用学生的好胜心进行该种游戏,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词语的认识,还能够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大多数学生都会产生错别字的错误,若教师不能及时重视这种问题,将会使学生因错别字而影响考试成绩。因此,教师需加强对学生错别字纠正的意识,培养学生正确的识字习惯,避免学生成为“白字先生”。

参考文献:

[1]赵中侠.从学生的错别字现状反思小学识字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5(8):128.

[2]刘文廷.加强培养学生记忆能力,提高小学识字教学效益[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0(11).

编辑 谢尾合

猜你喜欢
错别字识字教学小学语文
诗嘲错别字
错别字的自述
试谈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
谈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
浅谈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
我与错别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