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堂教学中学生个体差异与分层次教学研究

2018-07-05 17:44李世镇
新课程·小学 2018年4期
关键词:分层次教学个体差异小学体育

李世镇

摘 要:新课改下,体育作为一门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促进作用的基础学科,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实施改革,提高体育学科教学质量,促进小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为他们的进一步学习、发展奠基。在课堂教学改革中,教师要正视、利用小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制定分层教学目标、在课堂上实施分层教学以及对他们实施分层评价,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关键词:小学体育;个体差异;分层次教学

体育作为小学课程体系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体育锻炼不仅可以让小学生掌握体育技能,提高他们自我锻炼意识和能力,增强他们的体质,还可以缓解紧张的学习生活带给他们的压力。新课改下的体育课程被提到了高度重视的地位,为了改善青少年健康状况,提升他们的体质健康水平,教育部更是全面启动了针对亿万学生的阳光体育运动。我国传统体育教学内容枯燥乏味、教学方法单一,不能充分调动小学生的体育锻炼积极性,更不利于他们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的形成。为了促进小学生的发展,教师必须在课堂教学当中做到以学生为主体,针对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做到因材施教,在课堂教学当中采用分层次教学,以有差异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评价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求。

一、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个体差异制定分层目标

在小学体育教学当中实施分层教学,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制定分层目标。教师可以将教学目标设置成阶梯状难度的基础性、提高性以及发展性教学目标。针对学困生,教师可以要求他们达到基础性学习目标,对于绝大部分学生来说,提高性目标是他们必须达到的,而对于那些在体育学科当中表现优秀的学生,教师则可以利用提高性目标促进他们的进一步发展。例如针对“跳绳”,教师可以设置难度层次递进的三级目标:在学会单摇跳绳的基础上熟练化,做到连续性地展开单摇跳绳是这一教学内容需要人人达到的基础性目标;在熟练掌握单摇跳绳技巧的基础上,动作连续协调,速度较快,能够达到每分钟跳绳一百下,这是针对大部分中等学生设置的提高性目标;对于那些在体育学科当中表现良好的优等生,教师则可以设置“掌握花样跳绳技巧”的发展性目标。不同层次目标的设定,满足了体育学科学习当中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调动了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积极性,有效提高了体育教学效果。

二、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要立足于学生个性差异,在课堂上实施分层教学

如果说设置分层教学目标是分层次教学成功实施的前提,那么课堂实施阶段则是关系到分层次教学是否能够成功开展的关键。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教师首先要根据不同小学生身体发育、身体承受能力的差别对他们进行科学分组,如果按照其他学科分组经验采取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教师一定要做好学生的心理工作,避免学生产生不良心理情绪,不仅影响他们的体育学习,还极易使他们产生心理障碍,不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教师可以在教学当中适当引入激励机制,在体育课堂上形成良性竞争氛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做到收放结合,可以通过针对全体学生进行示范讲解的方法,让全体学生都可以掌握基础性学习目标。对于有难度的学习内容,教师在集中讲授之余还要敢于放手、善于放手,让学生各自练习,教师对他们进行个别辅导。例如,在进行“跨越式跳高”部分内容教学时,经过教师的示范、技巧讲授,有的学生跨越动作不到位,针对这部分学生,教师可以让他们先用橡皮筋进行摆腿练习,促进他们动作的规范化;对于那些跨越动作规范,但是在跨越式跳高过程中存在恐惧心理的学生,教师则可以换用橡皮筋对他们进行跳高训练,从原地跳逐渐发展到通过助跑跳过一定高度的橡皮筋,然后鼓励他们完成跨越式跳高的“进门槛”法;对于那些熟练掌握跨越式跳高技巧、动作到位、优美且弹跳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可以鼓励他们在练习过程中不断挑战新高度。教师还可以通过鼓励小学生在组内展开合作,小组之间展开良性竞争,在提高他们能力的基础上让他们对体育精神有更深刻的理解。

三、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实施分层评价

应试教育理念下重结果的绝对性评价是教师经常采用的评价方式,这种重共性评价轻学生个体差异的教学评价不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发挥,部分学困生的自尊心甚至会被挫伤,这是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新课改下的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要转变评价方式,根据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实施分层评价。对学生进行纵向对比,发现他们的点滴进步,鼓励他们向更高层次发展,充分挖掘他们的潜能。例如,在“前翻滚和后翻滚”教学过程中,有的学生动作协调性差,不能顺利完成翻滚动作,在教师对他们进行个别指导的基础上,他们能够成功完成前翻滚、后翻滚动作,这时候教师要及时表扬他们,鼓励他们更标准、更熟练地完成动作;对于那些能够做到动作协调连贯地完成前翻滚和后翻滚的学生,教师则可以鼓励他们将前后的翻滚动作一起完成。总之,教师要及时、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以鼓励为主的评价,鼓励学生发扬胜不骄、败不馁的体育精神,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进步。

总而言之,为了激发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体能,帮助他们养成坚持锻炼的良好习惯,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让每名学生都可以感受到体育学习的快乐,在原有基础上获得最佳发展,从而全面提高小学体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夏海廷.探討分层教学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7(5):49.

[2]常凤香.分层教学模式下的小学体育教学改革与实践[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7(35):42.

编辑 张珍珍

猜你喜欢
分层次教学个体差异小学体育
浅谈新课程下的初中英语分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