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语文如何做到识字、阅读、写作三位一体

2018-07-14 02:05温水兰
师道·教研 2018年7期
关键词:识字教学效果教学内容

温水兰

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考虑到学生的实际需求,应提高学生的识字、阅读、写作能力,为学生接下来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当然,学习识字、阅读、写作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不断地调整教学目标,从而更好的实现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

一、三位一体的要素

(一)学生主人翁地位的实现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人翁地位,尊重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让他们明白学习是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在沟通中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二)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教师的引导作用也不容忽视,教师才是最终决定教学内容采用什么样的方式呈现在实践中的施行者。教师对整堂课的把控程度直接决定了课程的教学效果以及学生的参与程度。所以,在小学四年级语文教学中,要想实现三位一位教学,应该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有一个方向以及目标。

(三)尊重认知规律

学生的发展是具有阶段性的,每一个阶段应该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状态,都是有着详细的标准。而教师应该要尊重认知规律以及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制定一个适合的标准。识字、阅读、写作是一个逐渐递增的层次,学生应该在三方面有一个逐步的提升,而三者之间又是存在一定推动作用的。这要求教师能够尊重学生们的认知规律,有计划、有针对性地提升学生们的语文素养。

二、三位一体的措施

(一)教学目标

小学四年级语文的教学目标应该是围绕着识字、阅读、写作这几方面的。在识字方面,应该把属于这一阶段学生们应该掌握的内容,在教学中不断进行强调,帮助学生加深记忆;在阅读方面,学生更多的是从课本上拓展自己的知识面以及写作技巧;在写作方面,教师也应该是从课文中让学生了解写作的技巧以及作者的写作方式等。教学目标的制定,是为了在接下来的教学活动中,教师有重难点的进行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当然,若教师前期制定的教学目标是脱离学生实际反映的,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根据教学情况进行调整。

(二)教学方式

识字相对枯燥,很多时候在一篇课文教学完成后,学生都是死记硬背进行识字记忆的,效果比较差。此时,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以及人生阅历,对一些生字词做一些形象化的解释,如介绍一些象形字、成语典故等,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阅读教学时,教师需要做一些有针对性的练习,让学生养成较好的阅读习惯。而写作是识字和阅读教学效果的结合体现,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需要学生加强练习和教师更多的指导。

(三)教学内容

小学语文课本都是选择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经典的文章,但是时代在不断变化,而书本的知识内容却在一定程度上滞后于时代,这对于学生的实际运用有一定的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根据教学内容适当地穿插一些课外知识,一方面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另一方面拓宽学生的视野。在此基础上,学生才会理解作者的表现手法以及描写特点,进而在自己的写作中采用类似的方法,實现活学活用。同时,仅仅从课堂上获取知识是不够的,教师应该就课堂上的引导,在课外进行延伸,在一定程度上拓展课堂。教师也应该为学生的课外阅读提供一个良好的框架,确保课外阅读能够和课堂内容相辅相成。

识字、阅读、写作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语文最终实现的作用所在。小学四年级的学生识字、阅读、写作都有了一定的基础,而教师需要做的就是进一步夯实基础。识字、阅读、写作,是不可分割的。识字能够让学生更好的阅读,阅读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写作。要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引导他们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培养学习兴趣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让他们更加主动地去探求语文中的奥秘。这需要教师根据每一次的教学不断地总结,探索出更加适合学生的三位一体的教学方式。

责任编辑钱昭君

猜你喜欢
识字教学效果教学内容
识字
识字儿歌
识字谜语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
加强焊接教学质量提高焊接教学效果的探讨
抓好课的结束部分 深化体育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