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核心素养,构建“大品德”课堂

2018-07-14 10:22陈丽华
新课程·小学 2018年3期
关键词:综合素养学习兴趣

陈丽华

摘 要:以品德与社会课程为依托,将品德、语文、信息、地方、校本、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零散的、具有相同要素的知识点衔接组合在一起,形成了“品德+”的大课程体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课程的综合效益,有效减轻了学习压力和学习负担。树立大课堂观、大社会观,构建一个“大品德”课堂,给学生留有足够的专门的时间,提供足够的条件,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体验社会生活,在与各种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交互影响中受到教育,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生活经验,加深他们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

关键词:综合素养;参与能力;学习兴趣;问题生成

2016年9月13日,教育部发布了中国学生应具备的六大核心素养: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这六大素养是育人目标的全新演绎,其目的就是要打破“知识本位”的牢笼,促进学生素养和能力的提升。

作为一门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综合性突出的学科,品德与社会具有独特的育人优势,是落实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渠道。当教育指向核心素养,品德学科就需要有超越学科教育的“大教育”观念,深入理解当前的课程内容结构,构建“大品德”课堂。

一、以品德与社会为依托,整合各科课程,提升综合素养

程红兵校长曾经指出:“围绕学生核心素养的课程改革不是单一层面的改革,不是停留在改课堂、改技术、改教材的某一个层面上,而是立体的课程改革,是课程结构的变革,包括课程重构、学科重组、课堂重建。”

新课程改革以来,小学品德课程逐渐融合了品德、历史、地理、心理等多个领域,成为一门综合性课程。它的学科核心素养几乎涵盖所有学科课程,是最具融合性特点的学科。细细研读各门学科的课程标准和教材,我们可以发现现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中存在着许多重复交叉的内容。据此,品德老师可以尝试着以品德课堂为主阵地,梳理出品德课程与三级课程中重复交叉的内容,进行合并重组、删除或补充开发,发挥课程的综合效益,提高课程的育人功能。

例如,在教学浙教版三下《我来做个小导游》一课时,我们发现语文教材中有口语交际《介绍家乡的景物》《撰写导游词》,地方教材《浙江绿谷》编有《仙都揽胜》,本校有一门校本课程《仙都文化探秘》。经过相关学科任课教师的研讨协商,我们决定尝试打破学科思维模式,以跨学科主题式教学实施整合,引导儿童进入广阔的综合课程生活。

【课程板块设计】

第一课时:启动课

激发学生当小导游介绍家乡著名风景区的兴趣。分工合作,多渠道搜集关于仙都风景区的资料,小组整理出一份完整的自己最感兴趣的几个景点的资料。(给学生提供搜集的途径:可以通过书籍、报纸、网络搜索,也可利用地方教材《浙江绿谷》,校本教材《仙都文化探秘》)

第二、三课时:指导撰写导游词

结合语文学科的口语交际——《介绍家乡的景物》《撰写导游词》,把搜集到的景点资料改写成一篇生动的导游词并熟记。

第四课时:制作简单PPT(信息技术整合课)

通过从网上寻找合适的景点风光图片,为自己的导游词配上合适的PPT,增加学生活动兴趣。

第五课时:我来做个小导游

学习导游艺术。在此基础上结合自己制作的PPT,开展模拟导游活动。

主题课程结束后,我们还给学生布置了实践活动:节假日走进仙都风景区当一当真正的小导游,为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介绍美丽的仙都风光。并由此拓展,为来校参观的嘉宾当一当学校的小导游,做好接待工作。这样的实践活动学生参与兴致很高,他们不仅在仙都当起了小导游,有的还在自己家乡的景点、家乡的庙会上也当起了小导游,他们把自己当小导游的照片发到班级微信群,写成了生动的作文。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上述主题教学案例,以品德与社会课程为依托,将品德、语文、信息、地方、校本、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零散的、具有相同要素的知识点衔接组合在一起,形成了“品德+”的大课程体系。这样的教学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发挥了课程的综合效益,使学生在同等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的学习内容,有效减轻了学习压力和学习负担,更赋予了他们无限的空间、无尽的欢乐和无穷的创意,切实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养。

二、以生活为基础,开启社会窗口,培养参与能力

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我们步入了一个瞬息万变的社会。新的事物层出不穷,新的现象不断衍生,社会生活日新月异。品德课程要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培养其社会参与素养,就必须缩小学校所学的东西与他们的生活世界之间的差距,使学生具有各种社会体验,具备一些社会实践技能,为以后踏足社会做好准备。为此,教师在教学中要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基础,放眼“大社会”,扩展教学时空,捕捉鲜活素材,建立课堂与学校、家庭、社会的联系,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社会、参与社会和适应社会。

浙教版五下《日新月异的交通》教材中编有浙江的“四小时交通圈”的内容。通过了解,我们发现“四小时交通圈”早在2002年年底就已经实现了。2015年,浙江省省委省政府又提出了“一小时交通圈”的新蓝图。课程标准指出:“品德教学应与学生的社会生活紧密联系;不断关注社会新的发展和变化,积极地开发和利用本地区和本校的课程资源,及时丰富和充实课程内容,使教学与时俱进。”据此我们在网上找到一个“浙江省省政府‘十三五交通新规划”视频,视频虽然只有短短的一分多钟,却让学生热血沸腾——未来,省城杭州到省内各地市的时间只需1小时,未来通用机场网将遍及市县,实现空中“一小时交通圈”。“一小时交通圈”从依托单一、平面的高速公路网,到如今要建设由高铁、民航、地铁、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构建的立体化的综合交通网。那真是一个令人无比向往的世界啊!社会资源的引入打开了学生的视野,讓他们把目光投向社会大舞台,关注日新月异的生活,也更感受到交通的日新月异。

社会即课堂,课堂即社会,树立大课堂观、大社会观。除了在教学中引入鲜活的社会资源以外,我们还要为学生构建一个“大品德”课堂,给学生留有足够的专门的时间,提供足够的条件,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体验社会生活,在与各种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交互影响中受到教育,并通过活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生活经验,从而加深他们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这就要求教师要增强社会生活实践意识,努力打通书本与生活的通道,根据实际组织学生走进社会生活,把课堂知识学习和社会体验学习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踐中学习,在探究中成长。

如教学《集体处处有规则》时,老师要在课前组织学生分组开展社会调查行动,搜集有关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中的相关规则,让学生通过眼看、耳听,真切感受到我们所处的学校、家庭、社会处处有规则,就连自己在学校的上下楼梯、课堂学习、游戏活动、食堂就餐,也有许许多多的规则。课后我们可编制一张“遵守规则实践表”,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督促他们从自身做起,建构“守规则、讲秩序”的品德认知,在社会和现实生活中践行规则,用自己的恪守唤醒全社会守规则的意识。并通过各种检查评比的开展把活动落到实处,有效促进儿童的社会性发展。

三、以学生为中心,引导体验探究,促进自我发展

核心素养的提出,促使老师从关注知识为本真正转向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这要求我们必须对学生学习方式进行根本变革。品德课堂亦然,学习过程不仅是社会常识和道德认识的获取与运用过程,更是儿童自主学习意识的形成过程。教师的作用则主要体现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独立自主地进行探究,关注学生问题生成、实践操作、思维转化、问题解决的全过程,指导并促进他们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进行学习探索,进而形成独立思考、实践和学习能力,从而达到教育的最终目标。

我们可以巧妙利用学校即将举行的徒步远足拉练活动,让学生和班主任一起制定一份《班级徒步远足拉练活动规则》。活动结束后再在品德课上反馈学生遵守规则的情况,给遵守规则的同学颁发积分卡,请没有做到的同学说原因,然后大家一起给他支招:怎样才能养成遵守规则的好习惯?“先知道规则的内容”“牢记规则”“想一想不遵守规则的后果”“可以先请别人监督”“自己约束自己”……从学生嘴里说出的办法竟然比老师课前预设的更全面,更实用。可见学生的能力和创造力是无限的,只要我们敢于放手,把“知识为本”的教学转变为“素养为本”的教学,必定能创造出一个不一样的品德“大课堂”。

杜威曾经说过:“生活是一种自我更新的过程。”基于核心素养的品德教学不应是一种告诉,不应让教师的“告诉”去扼杀学生的思考和体察,更不能让教师的“知性”去扼杀学生的感性。教师可以通过适时引导和即时反馈,帮助学生搭建思维的平台,使他们不断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主动去获取知识、发展能力,从而达成既定的教学目标。

聚焦核心素养,构建“大品德”课堂,把课堂还给学生,变“学科教学”为“学科整合”,以整体的视野把握教学,开拓全新的教学时空,变革教与学的方式,促进深度体验与探究。教学由此出发,才能培育出自由、健康、全面、和谐发展之人。

参考文献:

沈莉伊.基于核心素养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思考[J].中小学德育,2017(1).

编辑 谢尾合

猜你喜欢
综合素养学习兴趣
浅谈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化发展
提升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策略
如何在中学地理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营造小学英语课堂气氛的教学策略研究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童诗”也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