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学生运算能力

2018-07-14 02:05钟丽华
师道·教研 2018年7期
关键词:笔算错题运算

钟丽华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培养运算能力有助于学生理解运算的算理,寻求合理简洁的运算途径解决问题”。可见运算能力是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础,也是今后进一步学好数学的重要基础。而有效、科学的训练方法对于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一、计算天天练

要提高学生的计算准确率,坚持练习是非常有必要的。每天的练习可使学生对于数字特点的敏感度增加,对运算规律、运算法则等进一步熟知,提高了计算的速度和运算的灵活性。

在“天天练”的任务中可分为两部分。一是简单口算。每天利用课前三分钟进行口算卡片训练、计时完成笔头口算题、“24点游戏”等,这些简单的练习旨在不增加学生学业负担的前提下坚持口算,使学生熟能生巧。二是少题常练。每天在书面作业后面加两道笔算或递等式计算等,坚持做的好处是对教材中阶段性出现缺乏计算题目的空白进行了补充,避免出现教材没有就不练,再度出现时便需要下功夫进行记忆激活的现象,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竞赛月月有

为了提高学生对计算题的练习兴趣,营造争先创优的良好学习竞争氛围,班级内可以每月进行一次计算竞赛。

试卷的题目设计应有一定的坡度,并且要体现知识呈现的多样化。如在一份命题中可以由口算、估算、笔算、脱式计算、简算等内容组成,卷面为百分制,以直接写得数、判断题、选择题、改正错题等方式呈现。为了不占用正课教学时间,影响教学进度,一般建议利用早读或午读的20分钟进行,题量要控制在半节课左右完成,做到量力而行,不拔高要求。以做得对、做得巧、做得快为排列竞赛名次先后的标准,即在限定时间内正确率最高的为胜,若分数同等的则以计算方法巧妙取胜,若准确率和方法都一样的情况下则以速度快取胜。如此其实是引导学生在计算时要以准确为最高目标,并且鼓励巧算、快算。

为鼓励先进,学校可每月一次进行“计算大王”荣誉称号评比,提供奖状、奖品,以及利用全校师生集会时进行公开表彰、颁奖,并且通过学校微信公众号推送获奖名单、进步学生名单以及颁奖图片进行宣传,增强学生的荣誉感,提高学生对计算练习的迫切性。

三、易错题重点练

学生的易错题即是他们的知识薄弱处,也是教师在计算教学中要重点研究、攻坚克难的突破口,要引起充分的重视进行重点训练及评讲。计算题的易错点大致有以下几种。

口诀运用及进退位计算错误。基础不扎实的学生在运用乘法口诀时往往会张冠李戴,在进退位计算尤其是连续进退位计算时,学生会出现漏加或漏减的情况。

计算法则运用错误。在竖式计算时,会出现数位不对齐,小数部分位数或位置不对等导致计算错误的情况。而在多步计算时,则会出现计算顺序错误,尤其是两级运算时忽略了“先乘除后加减”的计算法则。

抄错数等非智力因素错误。对于没有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学生而言,抄错数字或符号是常有的事情,除了是把原题抄下时出错,还会因为草稿纸上不注重整洁,导致不同题目的答案混在一起,因此即使在草稿纸上计算正确但是抄到卷面上却是错误的。

针对以上易错知识点,教师在计算练习题目设计时要做到有的放矢,不在学生都会做的题目上反复练习浪费时间,却在易错处重视不够,切忌机械练习。应收集学生的各类错题以及分析了解错题原因,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和认真地剖析讲解,使学生真正清楚错误原因,使错误日渐减少,提高计算的準确率。

四、简算题对比练

由于简便计算对于学生运用计算技能的灵活度有一定的要求,考验学生对数字特点、计算法则等的掌握程度,因此部分掌握不牢的学生容易混淆使用简便计算的方法,往往该用的不用,不该用的乱用。由此可见,对比性练习在简便计算的训练中是必不可少的。

对比性练习题建议有以下几类:是否能利用调换计算顺序进行凑整计算的对比练习、拆括号后运算符号是否需要变更的对比练习、能否运用乘法分配律的对比练习、看作整十整百数后减多了与减少了的对比练习、看作整十整百数后加多了与加少了的对比练习、是否能加括号凑整的对比练习。

综上所述,为了夯实计算技能基础而坚持口算及每天操练笔算、脱式计算等,为了提高学生的计算兴趣及动机而定期组织竞赛,为了有针对性地进行知识诊断而重视错题分析,为了熟练掌握运算法则、灵活运用运算定律而进行题组练习,这些都是提高学生运算能力的训练方法,教师要在教学中根据学情与日常教学有机结合,从而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

责任编辑黄博彦

猜你喜欢
笔算错题运算
由“知识本位”到“能力习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不进位)”教学实践与思考
重视运算与推理,解决数列求和题
“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的教学实践与反思
从“法”到“理”悟本质——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的实践与思考
口算 笔算 估算
笑笑的错题
聚焦数列中的易错题
有趣的运算
“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知识归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