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民族地区的教学研究工作

2018-07-21 12:15程喜连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8年16期
关键词:民族地区小学语文研究

程喜连

摘 要:民族地区的教育教学工作一直是我国所重视的,怎样提升民族地区的教学研究工作是本文所要探究的。本文重点是对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学工作进行研究,以不断提升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让民族地区的小学生受到良好的祖国文化的熏陶。

关键词:小学语文 民族地区 研究 教学

民族地区是开展语文教学的重要地区,因为民族地区长期受到本民族语言的熏陶,学生接触汉语的机会少且晚,因此,加强对民族地区学生的语文教学与汉语教学是很重要的。但是长期的工作实践使我们意识到,在民族地区的小学开展语文教学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但是这是必须要坚持实施的教学工作,那么就需要老师不断的努力,开拓科学的教学方法,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一、民族地区小学生语文科学习的现状

民族地区的学生一般都是上学后才开始接触汉语的,在上学之前接触的均为本民族语言,并且在课余时间,接触的几乎是本民族语言,少数民族语言与汉语的差异是很大的,他们在汉文的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是很大的。民族地区的语文课本中的语言为汉语,语文老师在日常教学中首先要把汉文口译成学生熟悉的方言,然后再实施教学,这样一来,老师的工作量就增加,并且出现了很多不利于语文教学的现象:

现象一:分析某民族乡小学一至六年级期末统一考试成绩表(春季学期,表略),在这个成绩表中我们明显能够发现,学生的语文成绩不理想,成绩偏低,这就直接反应出学生的语文学习存在较大的问题。

现象二:某少数民族村完小校领导给教师安排功课前,请大家把自己想教的科目(语文、数学任选一科),然后以纸条的形式交给教务处,结果全校一共有16位教师,有10位明确表示自己想担任数学课的教学,有4人表示教哪一科都可以,2人写了:“上语文课也可以。”这个现象反应的问题很多,老师不愿因教语文的原因是诸多的:学生兴趣低、备课压力大、教学内容多等等。

现象三:某村是少数民族聚居村,1999年有小学毕业生共计27人,27人全部升入乡中学就读。但2000年春季学期就有其中的4人辍学;2000年3人辍学,原因是什么呢?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老师讲课太快,根本听不懂,学习不好,不愿意继续学习了。

二、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学应采取的策略

1.应用“快节奏求高效率”的方法

对于刚刚入学的小学生来说,老师不能直接用汉语讲课,还是要用方言辅助授课,但随着时日的增多,老师要增加汉语授课的频率与难度,并且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多说汉语,可以立一个规矩:在课堂中学生都要说汉语。要想说好汉语,汉语拼音是重要的保障,汉语拼音知识要让他们掌握好。 “快节奏求高效率”在民族教育中应按正常教学节奏或稍快些的节奏教授语文课,在教授一些课本知识的基础上还要适当加进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内容,出一些题目让学生翻译成汉语,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多接触汉语。在平时老师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也可以说汉语,并让学生用汉语回答问题,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这样就会不断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效果与效率。

但是要注意的是,“快节奏求高效率”的方式要注意一个度,不能只求速度而不断增加学生的负担。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与教学的实际情况与要求适时应用,不能什么时候都应用这种方法,以此不断提升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汉语能力。

2.不断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自主学习指的是学生自愿去学习,而不是在老师的强压下进行学习。老师要应用有效的方法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对学习有了兴趣,才能主动地去学习,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在阅读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享受在语文丰富多彩的天地中。在实际的教学中,老师要做学生学习的引领者,不断鼓励、引导学生随时随地学习语文知识。如在看影视的时候,注意听影视中人物的对话,学习电影人物讲话的语气、语调,积累词汇与句子。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要给学生构建思考的时间与空间,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额思考去发现问题并勇敢提出问题,并深入研究解决问题。老师要明白学生才是课堂教学的主人,一切要以学生的需要去实施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与能力,不断提升语文学习效果。

3.合作学习在民族语文教育中的应用

合作学习模式是目前教育教学过程中常用的一种方式,是重要的、很有效的教学策略。社会需要人与人之间的合作,才能促进事情的成功[1]。因此,对于民族地区学生的语文教学,也要注重对其合作意识的培养。那么在民族地区小学生如何进行合作学习呢?我应用了如下的方法:可让学生合作进行民族语言和普通话间的翻译;实施合作对话、朗读训练等等,让学生在小学就接触合作学习的理念,加深合作的意识,不断提升合作的能力与素质。在长期的合作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能够发现,有时候让学生进行有效的合作学习所产生的效果比老师讲一百遍的效果要好的多。[2]

4.探究性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策略

在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探究性教学方法是很合适的,应用这种教学措施能提高民族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创设条件让学生在课堂上“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见解,主动探究分析。在小学中、高年级阶段,可以让学生把自己的民族的歌曲翻譯成汉语,让他们体会汉语的美好,感受民族的自豪。例如在第十册学习了《古诗两首》后,告诉他们这些古诗学习起来是很有难度的,但是一旦读懂之后,你就会觉得它们是那么的美。当地也有不少的优秀民歌,教师让学生把平时听到长辈诵读的当地民歌,用母语念出他们熟悉的民歌,然后让学生将其翻译成汉语。对此学生们的兴趣是很浓厚的,在老师的启发下,翻译工作很顺利。通过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学生们解决了很多难题,学习自信心大增,看并且学到了很多语文知识,对提升语文教学效果是很有帮助的。

总之,老师要用更加科学、有效的措施教学,不断提高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对学生的发展意义深远[2]。

参考文献:

[1]姚蜀军等.由多媒体教学引发的思考[J].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下册),2010,8(11):23.

[2]刘忠志.初中语文教学中多媒体技术运用的误区分析及对策思考[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0,10(22):24.

猜你喜欢
民族地区小学语文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云南省民族地区农村小学体育教师现状调查研究
民族地区城镇规划现状浅析
如何提高民族地区“一类模式”小学汉语文教学质量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