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生活即教育”与杜威“教育即生活”教育思想的联系与区别

2018-07-28 09:46孙晓琳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8年15期
关键词:生活即教育教育思想生活教育

孙晓琳

摘 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陶行知的教育与实践正在重新被认识,并随着人类的教育事业发展而不断向前发展。重新认识陶行知,对于当代中国的教育与实践都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旨在探讨陶行知与杜威教育思想的联系与区别。

关键词 生活教育 教育思想 联系与区别

中图分类号:G40-09 文献标识码:A

1 二者思想的联系

1.1从社会问题出发,反对传统教育

鸦片战争后,在中国继续遭受列强侵略的社会背景下,爆發了辛亥革命,随之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统治宣告结束。在中国政局混乱,体制腐朽的时局下,在金陵大学读书的陶行知接受了新的思想洗礼使他以积极的态度关注时局的进展状况。在学校期间陶行知窥得西方教育世界的路径,开始关注君主制和民主政体问题。在辛亥革命影响下,加上受孙中山的革命学说的影响,开始主张民主政体,并四处组织爱国演说会,积极从事爱国及学术研究活动。

杜威处于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美国社会的工业转型时期,经济的发展迅速与滞后的教育发展相矛盾,相继产生了一系列社会问题,教育改革成为时代的呼声。面对如此复杂的社会问题,先进知识分子试图打碎传统的自由放任思想枷锁,开展反叛运动建立崭新的改革理论。杜威为使教育适应时代变化,从解决教育与生活相背离这一问题入手,从而提出其教育生活思想。

杜威和陶行知都面临复杂的社会问题,落后的传统教育以及混乱的社会局面,渴望改造社会,拯救教育的想法促使他们开辟新的道路,寻找新的途径来解决这一系列问题。虽然两国政治体制有所不同,但改造社会的愿望殊途同归。本着改善社会状况,改造社会的愿望,杜威和陶行知为之付出全部的努力。

1.2在行动中,解决教育问题

在知识论上,杜威认为,知行不可分离,知与行相统一,是融汇贯通的。杜威认为知识源于行动,知识和行动不能分离。杜威的“从做中学”这一观点批判了当时社会只重知不重行,脱离学生生活实际,满堂灌等教育问题,从而在教学思想和方法上发挥变革和更新的作用,使教学过程强调认识和实践相结合的重要实际意义。

陶行知在金陵大学期间,对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致良知”诸说的学习和研究为后来的生活教育思想打下了哲学基础,指导了陶行知行动的方向和思维的转向。陶行知批判传统教育呆板僵化的教学模式,也看到了这一腐朽教育给中国带来的危害,深刻认识到行动的重要性。

杜威和陶行知在知行问题上,都重视行动的重要性。杜威在“知行合一”的前提下,提出应重视“行”的观点,并提出“做中学”的论点,主张学生通过“行”去获得生活的技能。陶行知也认为知识必须通过行动才能获得,有知识才能有创造的能力,因而陶行知和杜威在行动的问题上高度一致。

2二者思想的区别

2.1广泛性生活实践与适应性环境生活

杜威所谓的生活只是针对当时美国生活,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适应美国社会生活的功能。而陶行知走进广大劳动人民当中,设身处地去感受和体验农村和农民生活,指导和改善农民的生活和意识,开发劳动人民的智慧潜能,推行大众文化,普及大众教育。 教育生活化与用生活来教育是杜威和陶行知在教育内容上的根本区别。教育生活化是杜威试图从改良的角度入手,改变传统教育将教育与生活相分离的状态 ,从而把生活当作装饰品,去点缀教育的内容。强调生物学意义上的个体适应环境的“适应性生活”。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的生活不只是满足人生存需求的“衣食主义”和保持人生存需求的“生利主义”的生活实践,还包括以社会的物质生活实践为主体的生理性生活和心理性生活。也就是说 陶行知的“生活”是“包涵广泛意味的生活实践”。

2.2局限性生活与全面性培养

研究现实世界的一种教育现象,杜威以个体的人的适应性生活、活动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主观经验,去解释教育现象。杜威的“教育即生活”,把社会生活进行归纳提炼,从中搬一些融入学校里面去,“如他在芝加哥实验学校里,只安排儿童做些纺纱、织布、烹饪、木工、缝纫等作业活动,反复出现某些简单的动作,只使人们学到一些为资本家创造利润的初步技术,而并没有掌握好工人阶级和劳动大众生活所急需的实际本领,没有增强他们战胜困难的生活能力。”陶行知在对生活的界定和选择时,十分注重人民生活的实际本领,主张教育应为人民的生活服务。应该从生活出发,回到生活中去。

陶行知先生认为杜威的“教育即生活”是“鸟笼式”的教育,虽然试图将社会里的生活融入其中,但是仍然是教育归教育,生活归生活,教育依旧与生活脱节。注重实验室内的游戏与劳作的同时,忽视社会生活的多样性,无法适应社会生活的要求。只有扩大生活的范围,把整个生活都当作教育的场所,实行“生活即教育”,使教育与生活打成一片,才真正有利于生活能力的全面培养。

虽然陶行知评价杜威的教育即生活是鸟笼式的教育,也与当时中国教育的现状有关,军阀的混战,外敌的入侵以及国内和平的岌岌可危,教育状况十分恶劣,杜威的教育方法和目的不适应当时中国的教育改革,在陶行知的波折实践中找到适应本国教育现状的改善方式,总结出我国教育与生活的关系问题。认识到生活引领教育,生活决定教育,教育的目的是适应生活的实践。生活问题是当下急需解决的问题。简单的社会生活搬进学校,无法满足广大群众的生活需要。必须将教育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才有利于当下教育的改革和民族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周洪宇.陶行知研究在海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134

[2] 余庆东.对陶行知与杜威教育哲学思想比较及思考[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05.

猜你喜欢
生活即教育教育思想生活教育
文艺作品中的化学素材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浅论罗家伦的民族主义教育思想
语文教育教学与生活实践思考
践行陶行知教育思想 办有气质的乡村小学
践行知创造教育思想,开幼儿美术之路
“生活即教育”思想下的小学数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