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运用动画微视频翻转课堂

2018-08-03 05:16李志邵
广西教育·A版 2018年1期
关键词:初中物理翻转课堂

李志邵

【摘要】本文阐述翻转课堂模式的具体内容及其起源与发展;阐述制作动画微视频的基本步骤分为前期准备、视频制作和视频完成;提出对视频内容及动画效果的具体要求;论述运用动画微视频翻转初中物理教学具有刺激记忆、培养习惯、促进理解的作用。在视频完成之后,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教师讨论的结果对视频的内容、视频中体现的知识点进行一定的改进。

【关键词】初中物理 翻转课堂 动画微视频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01A-0035-03

一、翻转课堂模式簡介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指学生在课前利用特定的网络教学资源,按照教师的教学计划对知识进行自主学习,再在实际课堂上通过一系列相关练习来反馈学习效果,教师依据学生的反馈开展讨论、交流教学活动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的特点是给予学生充分的学习时间,将知识的传授扩展到课外,让学生能够灵活选择教学内容以促进学生对知识加以内化,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起源于2007年,美国林地高中的两名化学教师利用录屏的方式将PPT配上教师的解说录制下来,上传到网络上让因病缺课的学生进行学习。这种方法取得显著的教学效果。2011年,萨尔曼·可汗创办了一个在线学习组织——可汗学院,该组织提供了大量可供学生学习的教学视频。教师利用可汗学院提供的视频让学生进行课前自主学习,在课堂上则是让学生做练习,由教师和学生去帮助其他学生弄懂他们不懂的地方。[1]由此,翻转课堂开启了全球化的研究热潮,受到了众多教育者的关注。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推进,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与“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标要求存在着巨大的冲突,又因为在课后缺少教师的指导以及其他同学的帮助,学生的学习兴趣受到极大的打击,严重影响了教学效率。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促进者,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主动探究的精神;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对症下药”的教学模式正好弥补了传统课堂的缺陷,故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我国的实施有着其必要性。[2]

我国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原有基础上结合我国的文化特色进行了一些改变,但翻转课堂模式最重要的部分仍然是课前的视频学习环节。早先的翻转课堂视频一般为PPT录屏以及摄制教师在实体课堂上课的视频的形式,这些视频形式上过于单调,与传统的课堂并无太大差别,容易使学生感到厌倦,教学效果并不是太好。基于初中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学习的需求,我们将动画微视频作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微视频。

二、基于翻转课堂的动画微视频制作

微视频的重点在于“微”字,要求视频时间少、内容短。那么,要起到必要的教学效果,视频的内容必须主题突出、观点明确并且让学生易理解,同时动画的效果也要达到与主题呼应的要求。动画微视频的制作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相关人员具备过硬的多媒体技术知识以及对所教内容中的重难点的精准把握,因此我们采取了专业技术人员与教师合作的方式进行视频制作。

(一)视频制作应遵循的基本步骤

1.前期准备

在制作微视频之前,教师要有一个详细的“剧本”,明确教学三维目标,设计的视频内容与动画效果做到突出重点,厘清讲解思路,确定时间安排。动画微视频的时长一般在2分钟到3分钟,最多不超过5分钟,教师根据具体的内容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安排各个内容并且明确重点内容,以便学生在学习的时候能够了解学习的重点内容。

2.视频制作

在明确了微视频的“剧本”之后,技术人员根据教师的要求,初步完成视频的制作。教师在拿到视频的初稿之后,对视频进行审核,纠正其中的科学性错误以及错别字等,对视频的动画效果是否达到了预期的要求进行评价,并且根据视频的效果给出进一步的改进意见。技术人员根据教师的意见,对视频进行进一步修改。

3.视频完成

在经过几轮上述步骤之后,动画微视频定稿并且配以音频,经过检查确认无误后,教师再将视频按照知识内容排序分类,最终一个学科的微视频制作完成。

(二)视频制作的具体要求

动画微视频作为翻转课堂模式的核心部分,其内容必须符合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最近发展区理论以及中学生的审美特点、心理特征。因此,视频的知识内容、整体颜色以及动画顺序等都有一定的要求。

1.关于视频内容的要求

微视频的内容一般分为引入课题、讲解重点以及归纳总结三个部分,以《探究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一节为例,视频总用时2分55秒,各部分的时间内容安排如下:

(1)引入课题如图1所示,用时13秒,内容为回顾阿基米德定律的内容、提问阿基米德定律是否正确、明确实验目的。视频的开头一般采用相关的人物事迹或者生活实际例子,以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2)讲解重点如图2所示,用时1分47秒,首先对实验的原理进行说明,即如何测物体浸没水中时所受浮力大小以及如何测排开水的重力大小,再将具体的实验操作以动画形式展示出来。

(3)归纳总结如图3所示,用时55秒,在总结部分首先对实验探究的内容进行判断,再对公式进行简要推导,最后总结整个实验的内容。

在短短的3分钟时间里,微视频将初中一个重要的实验从原理到具体步骤以及相关的推论都进行了详细介绍。学生通过课前观看、学习动画微视频,对第二天要进行的实验有了一定的了解。在第二天的实验教学中,教师在提醒学生安全事项之后,便可以让学生进行实验,给学生充分的自我动手时间,也给教师充分的时间来观察学生实验,纠正学生的错误操作。

同时,动画微视频的配音也需要注意,严禁出现延迟,以防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注意力不集中;多音字以及数学符号的发音要准确,避免学生学习到错误知识;配音的语速要适中,给学生一定的阅读时间以及思考时间;视频每一页展示的文字不宜过多,应简明扼要,以免学生产生厌烦感,适当利用矩形、圆形等组成结构图来提醒学生学习的重点以及帮助学生梳理知识脉络。

过于艳丽以及过于丰富的色彩对于需要长时间反复观看视频的学生来说,他们的眼睛的负荷太重,眼睛容易疲劳,为此,我们采用蓝底白字,再配以各种相对明亮的颜色突出重点内容,使得界面既美观又简洁。

2.视频动画效果的要求

动画效果是动画微视频的一大特点,合理利用动画效果可以使视频充满动感、使知识充满活力,并且能够将知识内容有节奏地呈现出来,同时还具备条理清晰、重点突出的特点。下面以《电功率的简单计算》一节内容为例,列举一些动画效果的作用。

(1)强调作用:在配音给出某些条件的时候,利用动画效果可以方便学生在图中快速找到对应的条件。一般采用的方法有:将对应条件进行闪烁处理的同時将无关条件着暗色(如图4.1左侧圆环内所示)以及利用明亮色填充对应条件(如图4.2所示“15V”)两种方法。

(2)演示过程:此类动画的作用在于重现具体过程。图5包含了闭合开关,电流从电源正极流出并通过整个回路,使得灯泡发光这一整个过程。学生无法直接观察得到电流的流向,因此学生很难想象电流流经回路的状况,而通过动画则可以很好地展示这一过程,这样更利于学生的理解。

(3)梳理知识:此类动画是将具体的解题步骤以动画的形式,将如何解题、利用什么公式可以得到什么条件、如何进行计算等具体过程一一展示出来,方便学生了解解题的思路以及从中发现自己具体在哪一步出错,如图6.1、图6.2所示。

当然,对一个动画微视频来说,其动画效果远远不止以上三种,还包括许多元件的展示、图形的进入、电路图的描绘等,在理论知识的教学视频中,还有许多用动画展示的相关的人物事迹、利用动画演示所学的实验等。虽然动画效果有着诸多的优点,但是我们在制作视频的时候也要注意不能堆砌式地利用动画效果,否则会加大制作的难度、延长制作的时间、增加制作的成本,更重要的是这样的由动画堆砌起来的视频会使得主次颠倒,学生过分关注动画效果而忽略了我们希望通过动画让学生学习到的知识。如何有效地利用动画使得动画真正成为教学的助力,需要教师团队进行严谨的设计以及在后期进行适当修改。

(三)动画微视频的优点

相对于传统的录屏制微课视频和摄录制作微课视频来说,动画微视频在对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提高以及学习注意力的集中方面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除此以外,它对提高学生知识的记忆程度以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有着促进作用。

1.刺激记忆

动画微视频生动形象的知识展示方式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记忆按照感知器官分类有视觉记忆、听觉记忆、嗅觉记忆、味觉记忆、肤觉记忆以及包含其中两种及以上的混合记忆。传统课堂教学强调通过教师精彩的讲授来刺激学生的听觉记忆以及通过教师演示实验来刺激学生的视觉记忆,这种刺激方式要达到较好的效果不仅对教师有很高的要求,而且也与学生的学习状态有关,而动画微视频能够兼顾两个方面的刺激。由于动画微视频色彩丰富,它对学生视觉记忆的刺激更强烈,因此能够延长知识在学生脑海中的持续时间,并且学生可以选择在学习状态良好的时候观看视频,从而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除此之外,对于一些科普性质的知识或者一些小资料,如果不是教师在课堂上要求学生记下这些知识,学生是不会注意它们的。而通过观看动画微视频,学生会无意识地记下一些小知识,这对学生今后的发展以及素质教育的普及有着一定的作用。

2.培养习惯

动画微视频对学生读取图像信息的能力有着培养作用。在动画微视频中配音读出条件的同时,动画微视频必然会运用强调动画进行处理,学生很容易知道图像上的这个数字或者这个符号代表的就是这个条件,那么,当学生在今后遇到了相同的图像的时候,他们就知道图像上的符号或者数字代表的条件,这对学生处理图像信息题有极大的帮助。

3.促进理解

动画微视频能够演示一些学生无法直接观察又很难通过想象得到的实验现象,例如电流的流动方向等。通过观看动画的演示,学生对这些现象能有直观认识,促进学生对现象的理解。

(四)视频的改进

在完成了动画微视频制作以后,根据学生的反馈意见以及教师的讨论结果,我们认为动画微视频还可以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改进。

首先是视频的内容。虽然动画的形式很新颖,但是过于单调。根据初中生的兴趣特点,我们考虑结合电影情节来讲解知识以丰富视频种类。例如,在讲解磁场时,我们可以从电影《阿凡达》中的潘多拉星球上出现的浮空岛出发,由“为什么岩石可以浮在空中”引导学生思考,分析这些岛屿有可能都是带有磁性的,从“同名磁极相互吸引,异名磁极相互排斥”的角度来解释这个问题。从学生喜欢的事物出发,结合教师在课堂上需要讲授的知识来剖析这些现象,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其次是动画微视频的内容不局限于讲解课本知识。教师可以制作一些科普最新科学发现的科普类动画以及讲述一些名人事迹的故事性动画,既丰富视频的内容,又可以让学生对物理有最新的认识,培养学生探寻物理的精神。

三、基于实际应用反馈后的思考

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固然能够实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起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作用,但目前我国的翻转课堂模式还处在实践研究的初级阶段,其中的制约有硬件上的不足——由于我国地区发展的不平衡,并不是所有的地区都有使用这种教学模式的网络平台设施;其次是软件上的不足,要实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需要教师提高信息技术能力及对信息的获取能力;再有就是家庭方面要做好学生学习的监督工作,避免学生由于自控能力不足而无法按照要求完成视频的学习。因此,这种教学模式在我国还尚未得以普及。

对作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的核心部分微视频来说,它也存在着“水土不服”的问题——由于我国的教材设置,并不是每一节课都适合用微视频的形式来展示,如果一些章节采用微视频、一些章节采用传统课堂讲述的方式,会使得知识点零散而不全面,造成学生的学习困难,得不偿失;而如果教师不加以分辨,生硬地将所有章节都用微视频的形式讲述,又会使得一些知识的讲解不全面。所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中国的普及,不仅需要教师改变传统观念、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还需要教师在教材设计上能够有所改变。

无论如何,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之间的差异性使得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有着极大的价值,我们也期待更符合我国的教育背景的其他微视频的形式以及教学模式的出现。我们需要以严谨的态度去审视这种新式教学模式,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断反思与改进,只有这样,才能使得这种教学模式真正为我国的教育改革服务。

【参考文献】

[1]谢娅.中学物理翻转课堂教学理论及实践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

[2]黄娇.基于翻转课堂的中学物理教学设计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6

(责编 刘小瑗)

猜你喜欢
初中物理翻转课堂
谈谈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艺术
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研究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
翻转模式在“液压与气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翻转课堂在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