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联合射频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的近期预后

2018-08-06 03:01徐赛民毛魁
浙江实用医学 2018年3期
关键词:转移率消融生存率

徐赛民,毛魁

(临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浙江 临海 317000)

原发性肝癌是较为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手术切除是治疗肝癌的常见手段,部分患者存在年龄大、心肺功能不良等因素无法接受切除根治术[1]。对于不适合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微创治疗对改善近期预后和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2]。目前,治疗原发性肝癌的诸多微创治疗方法中,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TACE)和射频消融术(RFA)应用较为广泛,其疗效公认[3]。本研究对4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TACE联合RFA治疗,并以手术切除治疗的4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为对照,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本院普外科收治的9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纳入标准:(1)术前均进行超声穿刺活检,病理检查证实为原发性肝癌;(2)影像学检查排除肝外转移;(3) 肝功能检查 Child-pugh分级为 A~B 级;(4)肿瘤长径≤5cm;(5)对治疗均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肝静脉或门静脉有癌栓者或肝外转移者;(2)凝血功能障碍者、肝肾功能不全者;(3)其他类型癌症患者等。将入组患者随机分为手术组和TACE+RFA组,每组48例。两组性别、年龄、肿瘤数目、肿瘤长径、Child-Pugh分级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1.2 方法 (1)手术组行肿瘤切除术。经气管插管行全身麻醉,选取合适体位,依据病灶位置、大小及手术部位选择适当的手术切口位置,采用不游离肝周韧带的前入路或配合采用肝后隧道“悬吊”肝切除法,直接离断肝实质及肝内管道,最后再游离韧带并移除肿瘤;对于特大肝细胞癌,宜紧贴肿瘤边界进行切除,将病灶完全切除后止血、放置引流管、逐层缝合手术切口。(2)TACE+RFA组采用TACE联合RFA治疗。TACE治疗所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日本Toshiba公司,型号BLA800mA),患者行 2~6次TACE治疗,即采用Sledinger技术,经右侧股动脉穿刺导管,采用GEMOX化疗方案:吉西他滨800~1000mg/m2、奥沙利铂85~100mg/m2,以合适的速率注入上述药物、液态碘化油等混合物,再注入明胶海绵颗粒栓塞靶动脉;TACE期间进行必要的抗炎、保肝治疗;RFA治疗采用RF1500型射频治疗仪(迈德医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生产,型号S-1500),在彩超定位引导下选择合适的射频消融路径,将射频电极准确插至病灶靶区;根据肿瘤位置、大小等设置射频参数,可进行多层叠加、多针重叠等消融方法,设置消融范围应超过肿瘤边界0.5~1.0cm,治疗期间进行心电监护。所有患者术后均进行3年随访,包括电话随访、入户随访及门诊复诊等方式。

1.3 观察指标 主要收集指标如下:(1)治疗情况:如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等;(2)术后并发症:观察患者手术后住院期间发生的近期并发症,如术后发热、感染、腹腔积液、血红蛋白下降、血清白蛋白下降等发生率及复发转移率;(3)生存率及复发转移率:进行为期3年的随访,计算1年、3年生存率及复发转移率。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软件SPSS 13.0进行资料统计,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治疗情况 TACE+RFA组较手术组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更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情况比较

2.2 术后近期并发症 TACE+RFA组发热、感染、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及血清白蛋白下降发生率均明显低于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n(%)]

2.3 生存率及复发转移率 TACE+RFA组的1年生存率、3年生存率,高于手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TACE+RFA组的3年复发转移率,明显低于手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4。

表4 两组生存率及复发转移率比较[n(%)]

3 讨论

TACE与RFA属于微创治疗,与手术治疗相比,用时较少,术中出血量也相对较少,总体创伤小。本研究显示,TACE+RFA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手术组,同时TACE+RFA组的术后近期并发症如发热、感染、血红蛋白下降及血清白蛋白下降等发生率均明显低于手术组,这与潘杰[5]报道的射频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的结果相似。

TACE已作为原发性肝癌的一线治疗手段,主要通过闭塞肿瘤的血供,能够明显延缓因肿瘤进展、血管浸润而造成的肝内转移,促使肿瘤细胞坏死和凋亡,是中晚期肝癌非手术治疗的首选[4]。RFA通过射频发生器发出电磁波,引起局部组织细胞离子震荡产热,促使肿瘤组织凝固性坏死[5],其疗效与肿瘤组织所处的解剖位置、肿瘤血液循环等有着密切相关;肿瘤血流灌注引发热量散失会带走部分热量,导致肿瘤残存复发[6]。探讨阻断、减少肿瘤血流的方法是提高RFA疗效的关键。从这一点出发,联合TACE与RFA可增加两者疗效。

有研究[7]认为,单一的治疗方法都有其局限性,难以取得理想的远期疗效;杨晓珍等[8]认为,RFA联合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可提高肿瘤缩小率、完全坏死率,降低肿瘤局部复发率,表明RFA联合TACE治疗可发挥互补作用,促进肿瘤组织坏死,增强治疗效果,而且降低肿瘤内阻抗和分界纤维间隔,使肿瘤内弥散分布更为均匀,从而有效降低肿瘤术后复发和转移的风险[9]。本研究提示,TACE+RFA组的1年生存率、3年生存率均别高于手术组(P<0.05),术后 3 年复发转移率也较手术组更低(P<0.05),这与杨晓珍等[8]得出的结果相似,肯定了TACE联合RFA的近期治疗价值。

与常规手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相比,射频治疗以及介入治疗创伤小、耗时短、近期并发症较少,且术后近期治疗价值得以肯定,是一种可推广的原发性肝癌辅助治疗手段。

猜你喜欢
转移率消融生存率
消融
广义Markov跳变系统在一般转移率下的鲁棒无源控制
消融边界:城市中的多功能复合空间
甲状腺乳头状癌右侧喉返神经深层淋巴结转移率及影响因素
离散广义Markov 跳变系统在一般转移率下的鲁棒稳定性
超声引导下囊内消融与刺穿囊壁消融治疗甲状腺良性囊实性结节的对比研究
“五年生存率”不等于只能活五年
影响油墨转移率的机械压力分析
影响胃癌术后5 年生存率的因素分析
人工智能助力卵巢癌生存率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