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对策

2018-08-11 09:19肖桃芸杜巍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29期
关键词: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小学数学

肖桃芸 杜巍

【摘要】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是办教育的永恒主题,因此,努力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是老师义不容辞的职责。随着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不断深入,传统的数学教学缺陷不断涌现。小学数学教师应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优化数学教学的各个环节,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促进个性成长。因此,本文从不同角度客观分析了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对策。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数学课堂 教学质量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9-0067-01

课堂是学校教育的核心阵地,是促进学生智力、思维发展的重要场所,课堂教学质量是其关键性影响因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钻研教材、理解和掌握教材、如何利用好教材。同时老师还要研究学生,老师考虑怎样教的同时,还要考虑学生在学的过程中会出现什么问题如何学最有效,老师在课堂上应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整个数学学习中去。老师要正确解读素质教育理念,采取多样化手段,构建高效数学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

一、优化数学课堂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课堂导入是不可或缺的关键性环节,是点燃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关键点。教师要根据小学生兴趣爱好、思维能力、认知水平等,优化数学课堂导入环节,引导学生走进数学课堂,在无形中打开他们数学学习兴趣大门。数学课堂导入有复习导入法、直接导入法、游戏导入法、多媒体导入法、故事导入法等,任何方法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能找到适合学生特点的独特方法为最佳。课堂导入以激发学生兴趣为目标。例如:以“三角形的特征”为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要直接导入这一新课题,可以根据班级学生已有的数学水平,巧妙引导班级学生,让他们先说说自己对“三角形”的认识,说说生活中三角形的实物,活跃课堂氛围,让学生的思维停留在课堂中。教师可以在和学生互动中,巧妙引出“三角形的特征”这一新课题,引导学生积极走进“三角形”的世界,发现数学学科的趣味性,在无形中打开他们的兴趣之门。又比如,在“小数的初步认识”章节下的“认识小数”为例,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可以抓住小学生喜欢游戏这一特征,结合“认识小数”知识点,科学设置趣味性小游戏,引导学生参与到游戏互动中,并巧妙导出新课题,有效激发学生学习新课题的兴趣,积极、主动参与到“认识小数”教学各环节中,确保新课题课堂教学顺利进行,为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埋下伏笔。

二、把现实生活与课堂有机结合,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由于数学学科和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生活和课堂的巧妙融合,让学生在生活化教学情境中,准确理解数学课程知识,并将其灵活应用到日常生活中,不断探索日常生活中蕴含的数学知识、数学规律,科学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以“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下的“口算除法”为例,在讲解相关知识点中,教师可以贴近小学生生活实际,巧设生活化课堂问题,比如,今天是妈妈的生日,小明特意去学校附近的蛋糕店给妈妈买生日草莓小蛋糕,蛋糕店还有6块草莓蛋糕,总共18元,请问买一块生日蛋糕多少钱?提出该问题之后,教师可以和班级学生共同探讨、分析题意,探索该生活化数学问题解决方法,将其和课堂中所学的除法知识点结合起来,再引导学生解答该试题,在亲自解答过程中,进一步消化、吸收除法知识点。随后,教师可以围绕解题答案,进一步设置相关问题,比如,小明手中有30元,请问可以买多少块草莓小蛋糕?提出问题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自行分析题意的基础上,进行解答,强化他们自主学习意识,深化理解“口算除法”内容,将其更好地应用到日常实践中。以“面积”章节下的“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为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长方形与正方形物体引入到课堂中,利用实物,向学生讲解长方形与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这一重要知识点,使其更加形象、具体,便于学生科学理解并记忆长方形与正方形面积公式。随后,教师可以让班级学生利用该课题知识,设置关于“长方形与正方形面积计算”的生活化数学问题,相互交换设置的数学试题,进行解答,深化理解课堂数学教学内容。在课堂结束之后,教师可以向学生布置相关的实践作业,让学生测量生活中常见长方形与正方形物体长、宽、高的基础上,计算物体面积,去解决生活中相关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数学思维的基础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从根本上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三、积极利用多媒体,努力打造数学高效课堂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多媒体的积极利用,数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把多媒体课件广泛应用到课堂上,以与图文并茂的表现形式,把电、光、形、声多种形式结合起来,创造有利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充分调动视听感官,促进积极主动地学习数学知识,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发展联想思维。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有助于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借助多媒体集“图片、音像、动画”等于一身的特征,增加数学学科的趣味性,构建高效课堂,顺利实现课堂教学目标,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整体质量。以“圆”章节下的“圆的面积”为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回顾“圆”章节之前所学的“圆的认识”、“圆的周长”课题内容,并借助多媒体多样化优势,让学生初步感知“圆的面积”新课題,和前面相关知识初步串联起来。在讲解“圆的面积”知识点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暂停、回放等功能,引导学生推导圆的面积公式,将其和圆的周长公式以及长方形、三角形等面积公式区分开,优化构建的数学知识结构体系。随后,教师可以将圆新旧知识融合,巧设课堂关于圆的练习试题,有效突破新课题教学重难点,提高数学课堂教学实效性。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落到实处,优化数学课堂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优化师生关系,教师与学生一起玩,一起学。学生在喜爱所教老师前提下,才会乐于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与学生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才让加.新时期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对策与措施[J].中华少年,2017,(30):257-258.

[2]陆晓东.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J].中学课程辅导(江苏教师),2014,(15):59-59.

[3]彭进秋.生本教育理念下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探索[J].新课程(上),2017,(5):30-30.

猜你喜欢
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小学数学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张扬学生个性,展现课堂活力
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操作活动实施研究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