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提升下的小学数学体验式教学策略探讨

2018-08-11 09:19王翠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29期
关键词:体验教学核心素养小学数学

王翠

【摘要】数学核心素养强调学生要具备一定的知识、技能、情感、人生观和价值观,要学生在习得数学知识以后具备一定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直接经验的重要性,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实践、探索、合作交流过程,以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发展所需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机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可见,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的开展体验式教学对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教师应当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更好的运用体验式教学,让学生的学习过程发生的更加真实,让学生对于知识的印象更加深刻,从而形成更为完善的知识体系,同时也形成良好的思维能力。对此,本文就小学数学教学中基于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下的体验式教学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体验教学 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9-0177-02

引言

核心素养概念的提出可以说是小学数学新课程改革取得一定成果的标志,也正是对于核心素养的认可才使得广大数学教师能够更进一步的坚持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要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教学中心,以学生能力的发展为基本教学前提。通过有效的教学活动来促进学生在知识架构完善、知识与用能力提高、学习态度端正以及思维能力提高等方面的进步。为此许多教师提出体验式教学的理念,首先说体验式教学能够让学生真正的去主动的感受知识获取的过程,让学生的学习过程发生的更加真实。

摒弃以往以知识传授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因为在此教学模式之下,学生的知识获取过程是被动的,其知识体验并不深刻,这也直接导致学生对于知识的印象不够深刻,理解程度偏浅,也就很难真正的形成完善的知识架构。也正是由于这样的原因才必然会导致学生在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捉襟见肘。不仅如此,在被动的学习状态之下,学生的情感、价值观等等形成的极为缓慢,学生在被动接受教师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思维长期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容易形成思维的惰性,而且对于其思维能力的提高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并无半点好处。因此笔者认为,为了更好的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作为教师而言应当积极运用体验式教学,让学生的学习过程发生的更加真实。本文结合实际教学经验,就如何有效的在核心素养提升前提下开展体验式教学进行了一些策略探讨。

一、基于核心素养提升下小学数学体验式教学策略的几点探讨

1.坚持以生为本,提高学生课堂参与自主性

核心素养最为关键的内容就在于学生通过知识的习得而具备相应的能力,而这一切必然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如果说知识可以通过积累而获得,那么能力的获得就必然要通过主动的参与和实践而获得。对于数学这门对思维能力有着很高要求的学科更是如此,学生只有以一种积极主动的姿态去面对数学知识的积累过程,其才能够真正的去驾驭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内容,在面对实际问题的时候才能够得心应手的去运用自己所学到的数学知识。

为此在体验式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师而言首先就应当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进行明确,让学生明确自己才是学习过程的主人,所有数学知识都是通过自身的努力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之下而获得。为了更好的实施体验式教学,教师应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既往的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既占据着主导地位,同时也占据着主体地位。学生的知识来源是教师的传授,这样学生在缺失主体地位的状态之下,所习得的数学知识模糊性较强,学生往往是“知其然”但是却并不“知其所以然”,这样势必会对学生的灵活运用造成一定的影响。

例如在学习二年级下册《图形与拼组》这部分知识内容的时候,这部分知识内容的学习可以说是学生未来几何以及立体几何部分内容学习的基础,也是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基础性阶段。而正是鉴于此部分知识内容的重要性,教师更加应当要让学生去体会这部分知识内容,从而对于图形以及各种图形之间的关系产生一个非常深刻的印象。

笔者在此部分知识内容学习的过程中,为了更好的让学生去体验图形,笔者为学生准备了许多图形,如三角形、圆形、正方形、四边形、正方形等等,然后在拼组出一定的图形之后,就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去自行的拼组图形,而这时笔者只是为学生出一些问题,如如何用三角形拼凑出一个正方形,同学们在看了笔者展示的图形拼组过程之后,都积极开动脑筋,根据自己手中图形的形状来拼凑出教师所要求的图形。

通过这样的体验式的学习,学生毫无疑问对于几何图形的感受是非常直观的,学生的思维状态也是非常积极的,通过自己动手去拼凑图形,学生对于几何基础知识的认识变得更加的深刻,对于学生后续系统性的学习平面几何大有裨益。

2.提高课堂教学的生活化程度,提高学生知识感受程度

核心素养的内涵强调学生要能够通过学习而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些问题也必然要包括实际问题。并且数学本身就是一门与实际生活有着异常紧密联系的学科,学生在实际生活之中对于数学知识并不陌生,只是缺乏一个理性的认知和系统性的梳理。但是这些感性的认识却是我们开展课堂教学工作良好的基础。

因此在体验式教学过程中,如何能够更好的让学生去体验数学知识,提高课堂教学的生活化程度,让学生能够自行搭建起生活中的数学和课本中的数学之间的桥梁,显然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由于有了對于生活中数学知识的熟悉作为铺垫,学生对于课堂知识的体验将会更加深刻。

3.开展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体验式教学的另一个主要目的就在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与数学核心素养之中有关于学生学习能力的界定不谋而合。在体验式教学之中,学生对于学习过程的体验是整个教学模式的核心之所在。而在体验式教学之中,让学生进行分组合作学习毫无疑问能够最大限度的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调动起来,也能够通过学生彼此之间的协作、交流和沟通来让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占据一个更加明显的主体地位,同时也在相互的合作过程中将自己的学习能力更好的培养起来。

二、结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阶段的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视既是对于数学教学成果的保证,同时也是教育者责任心的集中体现。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教师应当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面对自己的学习过程,更好的去体验和感受知识获取的过程,从而在产生更为深刻的知识印象的同时,构建更为完善的知识架构,从而形成良好的知识运用能力。并在此过程中通过知识的体验来掌握数学学习的基本规律,形成良好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态度,从而为学生未来的个人发展奠定一个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六一,刘晓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理论分析[J],今日教育,2016,03

[2]曾萍萍·体验,让数学课堂充满生命的灵动[J],教育观察,2014,02

猜你喜欢
体验教学核心素养小学数学
优化体验教学,创建高效英语课堂
初中英语课堂中体验教学的模式和实施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