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教学,融入生活

2018-08-14 14:35陈建国
文理导航 2018年15期
关键词:小学美术生活化

陈建国

【摘 要】在当下,我国越来越重视艺术与审美的启蒙教育,而小学作为义务教育的起源阶段,自然也受到了教育界的一致重视,若要让我国的艺术文化教育真正落实在实际的教学策略中,就要从生活中入手,引导学生运用美术方法来认识世界,感受世界之美。本文从与生活的关联角度,来深入探讨了小学美术教育的改革方略。

【关键词】生活化;小学美术;艺术与审美

引言

小学美术,是一门培养学生艺术感、审美意识的小学基础课,能让学生积极探索生命、感受生命。在孩子初长成的年龄,认识世界的方式是单一的,主要是通过直接的感受来进行,并结合生活的经验来感受的。所以作为教育工作者,就应该从生活化角度入手,来引导学生学习这门课程,让其最终形成自然、真实的审美格调。

一、善于挖掘,发现生活之美

人生下来就具有五种感官,通过它们,我们得以认识这个精彩的世界。孩子们也是如此,通过直接的感受,从生活中获得信息,然后经过大脑的加工,最后产生了灵感。他们迫切的想要把这种灵感通过某种载体直观的展现出来,所以美术跃然纸上,成为了各类小学的必设课程。可以说美术这门课程,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在实际的美术教育开展中,笔者鼓励家长做好美术教育的引导者,例如让孩字收集废旧的报纸和美术画图工具,来制作自己喜爱的艺术作品,或者带孩子走出课堂,去沙滩等地方,来收集石头,在石头的表面画上各种各样的图画,例如学生们喜爱的卡通形象或者动漫人物等。

作为教师,也应该有效的利用课堂时间,让学生养成善于思考、善于发现美的习惯。例如,在一次开课时,笔者要求学生们在上课时,带一个可乐瓶子,为其提供充分的颜料,来让其制作具有自己特色的作品,很多学生将几种颜色调和起来,也创造出了许多精美的“可乐”形象。

除此之外,报纸与废旧的服装以及亮丽的组合起来,同样可以激发出火花,学生们可以创造出精美的服饰,教师也可以为其开办比赛,来为优秀的作品颁发奖品。

综上所述,生活是美术最好的老师,通过小学美术的学习,学生们也可以更加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术,其艺术修养、人格魅力上也都会出现明显的加强,所以从生活中来学习小学美术,有其独特性优势。

二、丰富教学,创造生活艺术

(一)野外写生,探索艺术之美

大自然千姿百态,学生从中也能找到创造的灵感,所以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定期的外出写生,在提升学生美术素养上格外重要。例如一位教师在端午节时,组织学生来进行龙舟的绘画,一些学生就会选择龙舟的头来画图,而还有一些学生就会选择以万人空巷的人群流动来描绘赛龙舟的热闹气氛,从侧面来渲染端午节这一传统节日的繁盛。还有一些小学,出于学生的安全考虑,就地取材,让学生在雨后观察学校操场、花坛上涌出的小动物,并让其以自己的理解来画出心里所想的内容,有的学生画出了蜗牛从因为害怕熙熙攘攘的人群,缩在壳里到逐渐探出头来四处张望的样子,着实让人忍俊不禁。孩子们从生活中得到的灵感,刺激着他们的思维,让他们的大脑运作的十分活跃,自然一些有趣的美术创意也能跃然纸上了。

(二)主题活动,探索人性之美

一些开设美术课程的小学,可以选择定期开展主题活动,邀请社会上形象积极、具有特点的工作人员,来与学生进行交流,例如警察、医生等,这些“叔叔”们的绿军装、白大褂等必然会给学生们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时,教师再及时引导,进行服装的设计,并围绕此开展一个“绘画制作大赛”,学生么也会在活动中了解到社会之所以美好,是因为有一群穿着鲜明特色服装的人们辛勤工作的结果。这种从小树立起的三观也可以让孩子们了解到人性中所含有的美好。这也是我国美术教育开展的重要意义所在。

(三)关注學生,从学生角度授美术

现代的青少年一代,是思想成熟较快的一代,他们从小就受到快餐文化、网络文化的影响,所以他们的思维发展方式也逐渐变化。例如笔者在去往学校的路上,就经常听到学生们在路上讨论着“网络游戏、滑板或者陀螺,亦或者是今天吃了怎样的一个汉堡”。我们的教育也应该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结合,才能让美术真正渗透到学生的“衣食住行”中。笔者在一次课上就曾以“为网络游戏设计自己所喜爱的角色”为题,让学生来设计一个美术组作品,大多数学生都跃跃欲试,授课也取得了不俗效果,这就是典型的一种学生思维想问题的教育理念实践。在夏季,女生喜欢穿裙子来学校,裙子上的花边也经常成为上课的题材,比如通过服装的演变,来在课堂上渗透和讲解我国少数民族的歌舞、服饰以及民俗。

三、学以致用,体味生活之美

在本文开篇,笔者曾言,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事实上,艺术在最终还会回归于生活。通过小学美术教学,我们更多的培养的是学生的一种审美与思考能力,具有了这样的能力,学生就可以在接触大自然时,发现大自然别具一格的一面,在接触生活时,也能发现生活中潜藏的各种美好,这也是作为教育工作者,希望学生所能达到的学习目标。所以,作为教师,应该积极地去授好这一门课,让学生真正学以致用,才不枉这一门课的开设初衷。

四、结束语

小学美术,是一门小学阶段常开设的课程,贯穿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可以说其存在必然有其一定的价值,即培养学生发现艺术的能力,和提高学生审美的水准。本文从生活化角度入手,探究了我国小学美术的发展历程,望给同行在教育理念与方式的革新上能提供一定的借鉴和思考。

【参考文献】

[1]鞠雨佳.源于生活融入生活——论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作文生活化教学[J].新课程:上,2014(11):184-184

[2]蔡晓青.将数学融入生活——小学生高年级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6(14):83-83

[3]黄蓉蓉.浅谈美术与生活相结合增添生活色彩——对小学美术教学生活化的教学思考[J].新课程·中旬,2017(3).1-1

[4]陈孟兵.心之所至,美之所现——农村小学美术教育生活化策略例谈[J].读写算:教师版,2013(5):127-128

猜你喜欢
小学美术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实施与成效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
“则”与“择”:指向生活化学习的幼儿园数学活动实施的原则与选择
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
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有效途径探究
关于提升美术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农村小学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办法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