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2018-08-18 09:09徐晓君
学周刊 2018年27期
关键词:化学教学科学素养初中化学

徐晓君

摘 要:从素质教育的思想出发,综合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让学生在初中化学的学习中,不仅可以学会化学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还能在科学研究的方法、技术理念方面有所提高。初中化学教师要为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设计更多科学化的教学方法,通过创设情境、利用多媒体等方式,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让学生学会科学的学习方法,在化学的学习中得到科学研究的正规训练。

关键词:初中化学;科学素养;化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27-0090-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27.052

初中化学这门学科是一门自然科学学科,学生在这门学科的学习中可以实现科学素养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要让学生多参与,多实践,通过实践性的体验,自己总结并抓住科学研究的内在核心要素。所以,在本文中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关于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问题。

一、创设适合进行科学探索研究的教学氛围

在化学的学习中积极促进新的教学氛围,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专注在化学的学习和探索研究中。情境的创设环境的打造,都离不开教师精心的设计和创新的教学安排。对于一名初中化学教师来说,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发现在生活中有很多的化学应用,有很多的物品都得自于化学研究的成果。因此,在情境创设方面,教师可以主要结合生活化的情景来进行打造。

创设了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后,教师在教学中还要重视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改变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角色要由原来单一的知识传授者变为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等,学生的学习方式由原来单纯的接受式变为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一定要突显出来,这样才能真正给他们锻炼的机会,使其通过体验得到更多的学习成果。科学素质的提高不是一种质的飞跃,而更像是一种量的积累。当量的积累到了一定程度,自然学生在水平上就飞升到一个新的档次。所以围绕问题进行探究是初中化学教学的一种主要的设计思路,同时也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起到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教师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要发挥重要的主导作用

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需要教师这样一个主导者,给学生设计教学的任务,安排教学的具体内容。教师作为一名专业的指导者,在专业水平上以及教学方法上,都会比学生高一个层次。不过,教师相对学生来说,也会有自己的短板,太过于专业,在看问题的时候可能思维太过于集中,不够发散。教师作为主导者要多引导少灌输,多运用提问等方法,一步一步带领学生去发现化学科学世界的奥妙。学生自己去发现,他们的成就感也越强,在以后的学习中,探索的行为也会不断出现。实际上教师的引导行为对学生来说是一种强化。为了更好地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教师要在专业素质方面不断提升,多参加一些相关教学的培训,多浏览、多查阅一些化学学科的发展前沿,了解当前化学世界的最新成果。将这些内容介绍给学生,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他们更加优秀的科学研究素质。

三、在多媒体教学的帮助下,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

化学科学素质的培养,最好在实践中去进行,理论和实践,两者都不能偏废,而是要相互结合。在化学的学习过程中,如果实践的机会不多,也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了解化学科学研究的过程,用一些珍贵的视频资料等,让学生认识到化学在科学研究和生活中的应用情况。所以,多媒体教学是一种非常好的补充,可以有效弥补由于实践教学不足所带来的缺憾。多媒体教学,需要教师收集丰富多元的资料,要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此外,多媒体计算机提供的外部刺激不是单一的刺激,而是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这对于知识的获取和保持,都是非常重要的。多媒体技术既能看得见,又能听得见,还能用手操作。这样通过多种感官的刺激获取的信息量,比单一地听教师讲课强得多,获取的信息量就大得多。在播放一些非常珍贵的视频资料时,学生的兴趣也会更高,他们虽然不是亲手操作,但是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也有了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比让教师纯粹用口头语言来讲述效果要更好一些,能使学生更加生动形象全面地了解到化学知识。如果只是动画形式,有的学生认为这只是电脑制作的,有掺假的嫌疑,而真实的小电影能使学生进入深层的思考,在相信科学、尊重和掌握科学方面,学生会内心受到更多的震撼,他们对科学的认识会更加深刻,从而在化学的学习中也会带着一种科学研究的思路和思维进行学习。所以,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

四、让学生学会科学的学习方法,逐渐形成化学科学探索的意识

化学科学研究有着一定的内在规律性。一般来说,进行化学科学研究需要一定的理论知识基础,在此基础上,通过在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搜集相应的数据,开展实验研究,最后得出结论。

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教给学生科学方法,促使学生逐渐形成科学意识。在对初中学生的化学教学时,我们的教育最起码应做到:一个受过中学化学教育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化学问题时,不要求他们能说出说清问题的原因,但应具有知道这是化学现象的化学科学意识。要促进学生形成化学科学意识,最主要的手段应该是让学生参与实践,让他们把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化学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活动课的形式,让学生亲身经历自己周围环境中存在的化学问题。

例如,学习酸的通性、pH时,让学生完成家庭小实验:用pH试纸测定肥皂水、食醋、矿泉水、洗发剂等液体的pH值,判断各种液体的酸碱性。再如,根据生活中有些不法商人利用化学知识进行非法活动,教给学生打假识假的经验和常识,如用烧碱催发海蜇、蹄筋;小商小贩为了节约经营成本,用洗衣粉和面来炸油条,油饼等情况,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有很多的化学现象,这些现象的存在有可能会让人们的生活获益,也有可能会损害人们的健康。

参考文献:

[1] 冯海燕.浅谈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初中化学教学[J].数理化解题研究(初中版),2014(12).

[2] 王修信.淺谈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1(2).

猜你喜欢
化学教学科学素养初中化学
如何培养学生真实记录的科学素养
如何在日记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关注实验数据 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浅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的实施策略
化学探究性学习方式的构建
绿色化学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探究
初中化学方程式的记忆技巧
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初中化学基础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