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剑合璧让教学更高效

2018-08-18 09:09王娇
学周刊 2018年27期
关键词:读写结合小学语文教学应用策略

王娇

摘 要: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都是小学语文课程中的重要内容,而在新课程改革的重要阶段,提高阅读、写作教学实效性与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的写作与阅读能力更是重中之重。本文从读写结合策略入手,对读写结合在小学语文中的应用进行了总结,为写作、阅读教学效果的提升提出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读写结合;小学语文教学;问题;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27-011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27.065

读写结合通过对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有效结合,实现了以写促读、以读学写的教学效果,对小学语文教学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对读写结合在小学语文中应用策略进行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一、 读写结合应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 教学侧重性过强

读写结合是小学语文教学中较为有效的教学方法,这一方法在教学中讲究的是阅读与写作二者并重的教学策略,通过二者在教学上的结合,起到互相促进的作用。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语文课程通常都围绕教材展开,而教材中的内容又一阅读课文为主,因此在教学中阅读教学的内容较多,学生也比较熟悉,占据了大量的课堂时间,而用于写作教学的课堂时间则少之又少,教学内容也缺乏针对性长期下来,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了增强,而写作能力却比较薄弱,出现了读写分离的情况,给读写结合教学策略的应用带来了很大的阻碍。

(二) 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无法有效结合

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都是小学语文课程中的重要内容,读写结合在教学中的作用也得到了教学实践的证明,但由于二者的所需的课时较长,尤其是写作教学中更需要给学生留出很长的写作训练时间,因此在课程安排上出现了很大的困难,很多教师只能被迫选择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分离开来,单独进行教学。同时,很多教师习惯于读写分离的传统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即便能够将阅读课程与写作课程安排到一起,也无法将二者真正结合起来,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读写结合策略的应用。

二、 读写结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 语文教材的合理运用

语文教材中课文的选择都经过了相关专家的深思熟虑,课文本身不仅能够作为阅读作品,还可以为学生的写作学习提供范例,因此想要实现读写结合,还需对从语文教材中入手。课文中蕴含着很多写作方法与表达形式,教师可以截取课文中的部分段落并组织学生进行仿写,从而初步掌握这些写作技巧,例如在课文《荷叶圆圆》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在课下观察其他花卉植物的形态与特点,并按照文中的句式与写作思路进行仿写,掌握写作技巧并进行活学活用。而对于一些高年级的学生,由于其具有了一定的写作基础,因此还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鼓励学生根据所学技巧进行扩写与续写,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例如,在学生学习《春的消息》后,教师根据文本内容,创设与文本内容类似的语句进行填空练习:“风,摇绿了树的枝条,水,漂白了鸭的羽毛,______,__________”“看到第一只蝴蝶飞,它牵引着我的双脚……看到第一朵雏菊开放,我会禁不住欣喜地雀跃;看到_________

______,看到__________”,学生结合原有生活经验或通过资料查询,在联想与想象基础下完成作业。在此过程中,学生对文本语言表达形成具有了一定的了解,并在日后關于“春”等季节景色类作文中,能够很好地运用同类语言进行情感表述,从而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强化学生阅读与写作能力。

(二) 课外阅读的拓展

教材中的课文虽然能够为学生提供写作范例,并从中总结出适合学生学习的写作技巧,但由于教材内容比较有限,因此无法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想要开展读写结合教学,仅仅依靠教材中的课文是远远不够的[1]。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可以筛选出一些适合学生年龄段的课外书籍推荐给学生,如《爱的教育》《三毛流浪记》《小王子》《山海经》等等,丰富学生的阅读量,使学生积累更多的写作素材。同时,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读书心得交流,并以读书笔记的形式将自身感悟记录下来,这样学生在写作时能够从容地面对各种题材,并快速找到写作思路。

(三) 重视习作阅读与修改

写作教学不仅仅包括写作练习与写作技巧的学习,对学生自身习作的阅读与修改同样能够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一方面,通过习作的阅读与修改可以明确自身在写作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学生自我提升。另一方面,通过互相评价、修改方法讨论等多种形式的课堂互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够被充分调动起来,例如在以《梦想是什么》为题的写作练习中,部分学生在文中运用了“梦想是什么”这句话,但结尾却用得是逗号或句号,而通过朗读时的疑问语气,学生便能够意识到这一点,并留下深刻的印象,在之后的写作中标点运用也会更加规范[2]。

(四) 加强微课在读写结合教学中的应用

“以读导写、读写结合”是强化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手段,对培养学生写作能力、阅读能力,开拓学生创新思维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而现实读写结合教学的基础在于学生阅读与写作兴趣的有效激发与培养,实现在阅读中调动写作兴趣,在写作中强化阅读兴趣。对此,教师可利用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优势,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通过情境引导,实现读与写的有效结合。例如,在学习《早发白帝城》时,教师借助幻灯片播放相应的情境,并提出问题:“假如你真扁舟远上,看到沿岸的风景,你的感受是什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通过阅读进行情感感知与表达。

(五)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读写结合教学策略与现阶段的常规教学模式有着很大的改变,教师在开展读写结合教学时会产生很多不适应的情况,这对于读写结合的应用是非常不利的。因此,教师应在日常工作中积极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通过更多的教学实践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并根据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不断思考与改进,从而使读写结合在教学中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总的来说,读写结合的应用并不复杂,只要教师能够采取正确的引导方式,对课外阅读与课文阅读进行充分利用,并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就一定能够将读写结合教学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1] 刘静.读写结合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中的应用实践[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14(9):152.

[2] 伏凤林.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教学模式探析[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9):93.

猜你喜欢
读写结合小学语文教学应用策略
强化师生互动, 保持课堂活力
结合实践再探指导写作之最佳策略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探究
小组活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