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心育心,建设学校心理教育“三个融合”体系典范

2018-08-20 11:10于书全何竟轩刘学廷牟晓筠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8年19期
关键词:心理教育实践研究

于书全 何竟轩 刘学廷 牟晓筠

〔摘要〕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十中是一所普通高中,多年来,学校致力于心理教育“三个融合”建设,即心理教育与学校文化、学校管理和学校课程相互融合。为此,学校确定了建设心理教育特色学校的发展目标,将心理教育渗透到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成为引领学校发展的战略主题。2015年9月,学校设立了两个心育特色班,全方位推进心理教育“三个融合”建设,打造心理教育“三个融合”典范,为学校长足发展提供了示范。经过近三年的实践研究,心育特色班不辱使命,为这所国家级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积累了很多可供借鉴的成功经验,作为全国教育规划课题“构建学校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融合体系的研究”的支撑成果顺利结题。

〔关键词〕心育特色班;心理教育“三个融合”;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8)19-0038-04

一、心育特色班建设的指导思想

为更好地落实学校心理教育“三个融合”的办学思想,探索心理教育与学校文化、学校管理、学科教学相融合的有效途径,学校成立心育特色班,全方位实施心理教育,从班级文化、管理到教学,都要体现“以心育心”的教育理念,充分运用心理教育技术策略与手段,构建高品位心育班级文化、高品格心育班级管理、高品质心育学科课堂,打造心理教育特色班级文化品牌,为学校全面推动心理教育“三个融合”建设提供成功范例。

二、心育特色班建设的主要做法

学校在2013年9月就明确提出了心理教育“三个融合”构想,并有计划地逐步推进,且取得了大量证明这个构想正确并能推动学校跨越式发展的实践成果。在此基础上,2015年9月,学校决定组建两个心育特色班,进行心理教育“三个融合”的全方位试点,首先我们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副校长为副组长,全体心育特色班教师为成员的工作小组。组建了一支师德高尚、思想先进、业务精湛的师资队伍。并申报以“构建学校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融合体系的研究”为命题的国家课题,进行科学化实证研究,以期提炼出心理教育“三个融合”实践成果,实践研究周期为高中阶段三年时间,通过调查摸底、实验实施、全面提升三个阶段实践研究,为学校早日实现全国特色学校提供可资借鉴的蓝本。

(一)以文化人,构建高品位心育班级文化

学校通过物化环境和人文活动,将传统文化的灵魂结合现代心理学的实践;将“以文化人”的精神融合“以心育心”的理念;将“生态博雅人文”的气息充盈“让每一个生命日日新”的教育期待,形成了心理教育特色文化,促进了学生健康发展。

(二)心灵的深呼吸:让温暖的环境润养心灵

在班级心育文化建设中,主张积极心理学引领,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班徽、班歌、班规、班训以及班级布置都融入了积极心理学元素,营造温馨积极的班级心育文化。每月一期的心育主题板报处处观心,比如,“心灵的深呼吸”“星空下的约定”“给心灵放个假”“我更喜欢努力的自己”。室内悬挂的心理图片、心理故事、心理效应画框启迪着学生的智慧;图书角温暖的陪伴,让书香熏染博雅的灵魂;《智能素质成长记录》记载了每个学生每次考试成绩的进步;《长善展示板》留下了班级每次活动优异的足迹;《温馨提示板》长善救失,有激励,亦有警示。以海洋为主题的班级文化建设,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同学们每天步入班级,仿佛置身于幸福场,产生正能量,仿佛搏击海浪的海燕般,充满了前进的力量。班级心育文化融入一墙一角,处处体现了对学生的积极引领、指导和教育功能,使学生能够在班级文化的熏陶下达到自我觉察、反审、调控、突破。

(三)我爱这蓝色的海洋:让美丽的心灵绚烂绽放

立足学生乐观向上的精神培养,班级积极参加学校和自己开展组织的多种多样的校园活动。比如,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社团活动、大自然操、特色运动会、柿子文化节活动。建立心灵使者团的学生互帮小分队。调动学生参与意识、集体意识、责任意识,培养其阳光的心态。带领同学学习了解学校的心理教育理念以及积极心理学的幸福因素构成,让学生们有一种幸福感,并产生强烈的心理认同。开展心理知识竞赛活动。学习了解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内涵,潜移默化培养学生的积极情绪状态,让同学们热爱学校,以校为荣,并产生强烈的要为校增光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我爱这蓝色的海洋”是心育二班在民族风特色运动会上选的主题曲,集中彰显了特色班学生积极乐观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四)以人为本,构建高品格心育班级管理

心育特色班学生管理的核心和灵魂即是形成良好的班风及学风。主张激励性德育,注重班风建设,精神引领,活动塑格,培养学生阳光心态。重点打造四大主题工程:强心工程、润心工程、暖心工程、倾心工程。

(五)强心工程:激发梦想,承担使命,形成纪律规范

立足学生核心素养培育,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构筑梦想,勇于担当重任,形成优秀人格。利用“十星评比”的教育契机,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让每个学生都有上台领奖的机会,培养学生积极的人格品质和热爱学习生活的自信心。利用“晨钟之声”,教育叙事,启迪心智。

关注学生的生涯发展,学生树立了远大的理想抱负。比如,组织优秀毕业生介绍高中成長经验,引导学生珍惜高中的美好时光,确立做人的基本道德和高中成长的目标。通过大讲堂活动,从开学适应、科学兴趣培养和生活指导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组织“遇见未来的自己”主题班会,组织给三年后的自己写信活动,唤醒学生们对美好未来的渴望。为自己写墓志铭,唤醒学生尊重生命,构筑梦想,担当重任。

心育特色班的规范管理,不是采用强压政策,而是利用心理教育策略,师生一起研讨,形成有利于班级健康发展、人人乐于遵守的纪律规范。比如,开学前一个月从环境适应、思维拓展和团结协作等方面对学生进行了团体训练,通过心理团训活动,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迅速形成了良好的班集体。

(六)润心工程:心理教育,团体活动,助力健康成长

班级注重心理教育,开展丰富的心育课程和团训活动,启迪智慧,润养心灵。发挥班级心灵导师的育人功能,及时深入地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发挥“十中幸福课”的育人功能,使学生普遍获得元认知智慧和自我心理干预能力。开展每周一次的心理瑜伽训练,助力学生健康成长。

开展丰富的心育活动,积极参与学校的各项大型活动,培养和锻炼学生的素养能力。通过班会和班级活动将班训内涵深入学生内心,为学生搭建发展和展示才华的平台,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从心灵使者团,高三塑优、心理文化节、到社团活动、大自然操、心育主题班会柿子文化节、特色运动会等,处处体现着对学生的热爱与培养。

(七)暖心工程:以心育心,学会感恩,形成乐观品格

通过感恩教育,奉献教育让学生获得良好的人际关系,提升人际交往能力,感情有了归属感,学习和生活便有了向好向上的持续动力。利用《成长的足迹》的媒介作用,进行学生成长的跟踪管理。开展“日念一好”活动,借助于学校的“成长的足迹”记录本,让学生每天记录一件今日值得感恩之事。学会感恩老师,感恩父母,从而敞开心扉,接纳自己,感恩自己每一天的努力,感恩身边的万事万物。组织《学生两周成长情况问卷》活动,利用积极心理学技术,引领学生关注身边发生的好事,培养乐观的思维习惯,形成乐观品格。

(八)倾心工程:全心全意,精益求精,成就师德楷模

心育班的每一位科任教师都是倾心教育的典范。他们恪守“让每个学生都受到重视,让每个教师都获得尊重,让每个生命都彰显价值”的教育情怀,精心备课,无私付出,用高尚的人格去感染学生,用广博的学识去启迪学生,获得学生的信任与尊重,给学生以人生的智慧与方向。每月一次心育班工作推进会,每学期一次的学生动员大会,和心育主题班会,心理讲座和读书汇报会等都推动了班级积极健康的发展。

(九)以心育心,构建高品质心育学科课堂

心育特色班的课堂教学严格落实“高品质心育课堂”的要求。所谓“高品质心育课堂”具有三个鲜明特点:一是是否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二是是否注重运用心理教育技術与手段,三是是否呈现出高品质课堂的特点,即高尚、本真、丰富、灵动。教师们每节课都注重问题驱动式的教学研究。教育教学充分关注学生兴趣、情绪培养和知识构建。随时注重科学性的研究和特色项目的落实。比如,新生入学后初中与高中知识的过渡与衔接,对学生海量阅读的强化,对学生规范写字的重视,研究性专题学习小组的建设等的落实及时规范。学校对心育特色班教师进行了六次系统的培训。心育特色班教师带头进行高品质心育课堂的研究,起到了典型引路的表率作用。

同时,为更好地检验学生成长的效果,老师们设计了五个相关量表。进行每两周一次《学生两周成长情况问卷》,每学期一次《学生学习态度与学习方法综合问卷调查》《心育特色班学生学习问卷调查》《学生期中成长情况问卷》《学生上学期情况发展问卷》。分别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生活、学习、情绪、成长和未来等方面进行测评,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三、心育特色班建设的经验成果

(一)在心理教育与学校文化的融合方面

在心育文化的引领下,特色班形成了积极、健康、向上的班级文化。呈现出较强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正能量,学生表现出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学生群体阳光、乐观、奋发向上。学生熟知学校和班级的教育思想和理念,并内化表现在其精神面貌、乐观心态和积极行为上。

比如,在学校民族特色运动会上展示了积极向上的阳光风采。学校每两周为心育特色班学生进行生活、学习、情绪、成长状态调查,数据显示,得分情况在一个良好的范围内,并平稳上升的趋势。

(二)在心理教育与学校管理的融合方面

班级形成了良好班风。学生团结友善,合作互助,人际关系和谐,学生有远大的理想、勤奋刻苦、勇于探索,有较强的自我管理能力。班级学生遵规守纪,违规率明显减少。学生情感、品质、价值观及其个性优势均得到多方认可。从学校德育方面的评比,到学生个性发展、优秀人格形成等方面的进步幅度、评价指标得分等都表现出明显优势,包括学生在宿舍、食堂以及学校、社会,其行为习惯都有良好的表现。以高一为例,流动红旗获得比例和各项纪律评分都在年级前列。从本学期高一年级纪律最好班级来看,特色班综合得分年级前列。

从本学期班级流动红旗次数来看,特色班在理科班流动红旗获得次数最多。

(三)在心理教育与学校课程的融合方面

所有特色班教师都展示了“高品质心育课堂”的观摩研讨课,起到了典型引领作用。正式出版《高品质心育课堂课例》一书,呈现较高的教学成果。

在与平行班对比中,特色班学生在学习成绩教学中的知识竞赛等也都有突出的表现。每学期的期中、期末考试成绩都在平行班里处在领先水平。

四、目前存在的问题

可以说,两个班在心理教育“三个融合”的建设中取得了一定可喜的成绩,值得我们总结研究。但是,我们需要研究的问题还很多。我们需要加大力度进行高品质心育课堂的研究,研究出能够更有效地可操作、能量化的心理教育手段和测评方法,还需要加强心理教育的学习;还需要加强课程建设,等等。这些都是我们要进一步加强的地方,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倍加努力,我们任重道远。最后我还想说,心育特色班的教师们,你们辛苦了!希望你们再倾心血,取得更大的成绩,为学校心理教育“三个融合”建设再立新功!

(作者单位:辽宁省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第十高级中学,大连,116600)

猜你喜欢
心理教育实践研究
浅谈小学教育
浅谈中职电工电子课堂教学的艺术性
浅析赞赏教育在中学教学中的运用
关于高校贫困生心理教育的几点思考
谈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设计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高中生物实验拓展式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提高煤矿安全管理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高校公体课中的实践研究
初中数学教学微课的实践教学研究
基于“项目导向”的税法实践教学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