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的几点反思

2018-08-20 09:33李丛娅
考试周刊 2018年71期
关键词:儿童教育童话教学反思

摘要:童话是小学语文教材中课文中的一种经常出现的体裁,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就童话教学中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阐述,并提出了几点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童话教学;小学语文;儿童教育;反思

在小学低年级课本中,童话占据了很重要的一部分,这是因为童话内容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容易被接受。童话的内容大多是塑造温馨的环境或者善良勇敢的形象,启发儿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现阶段的童话教学出现了很多问题,违背了童话教学的初衷,改革童话教学方式非常有必要,重视儿童教育发展就是重视儿童心理的发展。童话教学应该用富有童话趣味的教学方式,不该像教授普通记叙文那样简单地学习生字、分段、总结主题等等。现阶段童话教学中出现了普遍的教学功利心太强的现象,教师偏向于简单省事地把所谓的大道理直接灌输给学生,认为字词句掌握了、童话哲理让学生记下了就完成了任务。体裁决定了童话的教学,教师应该去感受童心童趣,去带动学生自主学习,增加新颖的教学方式,开发学生想象力。

一、 童话教学的重要意义

童话教学是儿童教学中的重要部分,童话的情节生动、形象奇特、语言充满趣味,在小学低年级学生中非常受欢迎。童话能够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丰富儿童的精神世界,好的童话能够使儿童受益终身,對其个人的成长与发展有重要意义。童话教学的初衷是让小学生从小受到真、善、美的熏陶,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帮助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现在的童话教学出现了很多问题,比如我们经常看到老师在童话教学中重点教授生字、生词,概括分析段意等,也就是考试会考的内容。这无疑是将语文教学归纳为了语言工具教学,忽视了精神方面的培养。所以要更多地挖掘童话文本的价值,让童话教学更好地发挥作用。

二、 童话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一) 忽略了儿童的本体地位

童话是根据儿童的特点编写成的,所以儿童更能理解童话,更加具有对于童话人物以及情节的审美能力。所以在童话教学中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减少老师讲的时间,减少硬性要求,多留时间让学生自主学习,留出可供学生想象的空间。比如在一年级的课本中有一篇《雪地里的小画家》,这篇课文需要背诵,形式也较为简短,但是背诵慢慢变成了主要任务,能背,会写,老师就认为学生达成了目的,学生对文章的兴趣也会在背诵中消磨殆尽。事实上,背诵应该是一个附加要求,而有些教师会选择制作简单的道具,让学生实际体会童话描绘的场景,让学生表演,甚至搜集其他一些动物的脚印,让学生猜是什么动物“画”成的。这样学生的积极性被大大提升,在游戏中学到更多知识,在表演中把文章记住了。两相对比,明显后者从儿童的视角出发,更加符合小学生的兴趣,也更加提现的童话趣味。

(二) 忽视学生想象思维的锻炼

童话的基础就是想象力,童话的内容都比较夸张,完全靠想象,同样的,童话教学也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许多课本中童话文本之后都有课堂练习,类似于角色扮演,或者改编小故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为了加快教学进度而忽略这部分内容。比如在《陶罐与铁罐》这篇课文中,很多教师在进行了基础知识的教学之后,简单分析这篇小故事想要表达的道理,这样就使文本的价值大打折扣。某教师用纸制作了头套,画上彩色的陶罐子和铁罐子,让学生分角色表演,有感情朗读,学生的课堂积极性明显增加,并且在课下自主完成了课后练习,对课文内容进行了各种各样的改编,还编写了类似的小故事。

三、 关于改善童话教学的几点建议

(一) 国外的童话应避免宗教的影响

我们国家小学课本中有很多的内容来源于国外,许多文章都展现了黑暗统治下底层人民生活的艰难困苦,批判黑暗的社会,这对小学生塑造和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很大帮助。但是有些内容中包含国外上帝主义的思想,课本中的文章经过了改编,删减了意识形态中的内容,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避免这些内容对学生的影响。比如在《卖火柴的小女孩》中,小女孩生活困苦,在圣诞之际冻死街头,童话中描写的场景非常触动人心,也对小女孩寄托了美好的祝愿,结局是和奶奶、妈妈一起在天堂中过上了幸福的生活。由于安徒生的个人意识形态,原著的童话是表现了现世经受的苦难是为了能够升入天堂,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简单介绍这是西方人的信仰,让学生明白小女孩升入天堂是指以后不会再经受寒冷和饥饿。

(二) 用儿童视角进行童话教学

在童话教学中,学生的兴趣是最重要的,要从儿童的视角出发,挖掘儿童的需求。童话是很欢快活泼的形式,要抓住这一点,运用多种形式进行教学,简单地阐述故事中蕴含的道理是远远不够的,要让学生在表演中、对话中自主体会。在童话写作练习中,要运用学生感兴趣的形象引导学生,选取小朋友喜欢的小动物形象进行启发,激发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

童话是很重要的儿童文学形式,能够帮助儿童树立正确的三观,激发儿童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小学课本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现在很多教师在童话教学中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首先给要讲授的童话进行了定义,不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应该在丰富理论的同时注重实践,在完成课堂教学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的部分之后,还要重视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塑造,把童话文学的价值更好地挖掘出来。

参考文献:

[1]乌彦博.小学语文童话教学误区探析[N].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2]闫春梅.童话精神与儿童审美教育[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作者简介:

李丛娅,贵州省遵义市,贵州省桐梓县娄山关街道逸夫小学。

猜你喜欢
儿童教育童话教学反思
浅析中低年级童话教学策略
鲁迅儿童教育思想背景研究
中学生早恋案例分析及反思
新时期中学美术课教学方法的思考
卢梭自然教育观及其对儿童教育的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