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数学教学的问题情境创设

2018-08-20 09:33陈连生
考试周刊 2018年71期
关键词:问题情境创设初中数学

摘要:教学大纲对初中数学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即教育者必须教会学生以积极的态度自主进行数学问题探究。客观现实一方面促进了初中数学发展,另一方面也给初中数学教育的落实带来了问题。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能够有效地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让学生自主探究数学知识,这与教学大纲要求不谋而合。因此在初中数学教育过程中加强问题情境创设教学重要且必要,教育相关者需要予以重视。

关键词:初中数学;问题情境创设;教育实效性

初中数学是夯实学生数学基础的重要阶段,初中数学不仅要教会学生基础的数学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问题情境创设教学能够很好地满足上述要求,然而数学问题情境创设教学是我国初中数学教学的一次大的尝试,教育领域对于数学问题情境创设教学的研究还未形成体系,这无疑会影响广大初中数学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应用问题情境创设,进而阻碍我国初中数学教学事业的发展。下文仅就笔者自身浅陋见解对数学问题情境创设进行讨论,希望能够为广大教育者提供借鉴。

一、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问题情境创设的意义和原则

(一) 意义

由于现阶段我国的初中数学教学仍然以传统教育教学形式为主要的教學模式,传统教育教学存在诸多问题,如形式单一、教学过程枯燥、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等,传统数学教学模式制约了我国初中数学教育的发展,问题情境创设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主探究数学问题的热情,学生的学习从被动变成了主动,思维更活跃,教学实效性因而更有保障。与此同时,问题情境创设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促使学生在脱离教育者、脱离课堂教育环境之后,能够自主自由进行数学学习,课堂教育得以延展,学生的学习更为即时、自由、主动。

(二) 原则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问题情境创设需要遵循三原则:第一,启发性原则。数学问题情境创设要能够正确引导学生思维,要保证教学工作不再只向学生授之于“鱼”,而是能够向学生授之以“渔”,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开阔学生的数学眼界。第二,一致性原则。数学问题情境创设要与数学大纲要求相一致,要与教学培养计划相统一,如此数学问题情境创设教学才能够获得准确、科学的创设方向,如此才能够保证契合学生教育培养的初衷。第三,科学性原则。数学问题情境创设必须符合学生的思维发展,必须严谨科学,且具备规范性,如此才能够提高学生的数学语言规范性,进而为学生培养数学素质夯实基础。

二、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进行问题情境创设的策略

(一) 利用多媒体进行问题情境创设

多媒体教学法是现阶段教育领域内最常使用的一种教学方式,多媒体教学法的优势比较多样,如能够化抽象、复杂的知识简单、形象,能够从视听等多个角度刺激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等。

例如,在“平移与旋转”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区分平移与旋转,教育者可以利用多媒体向学生播放动态的旋转图形,平移得到的图案等,再引导学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探究平移与旋转之间的联系,并尝试着说明多媒体视频之中的平移、旋转图形,以巩固学生的知识,加深学生的知识印象。利用多媒体进行问题创设能够很好地将学生引入教学情境,学生的学习趣味性更强,课堂教育的效果更佳。

(二) 联系生活实践进行问题情境创设

数学是一门实践性学科,与学生的生活有着极其紧密的联系,借助学生熟悉的生活实践创设问题情境,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强化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值得一提的是,在利用生活实践进行数学问题创设时,教育者应善于利用自身的语言引导学生自行探索,要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合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利用生活实践巩固所学知识。

例如,在讲授“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一课时,创设这样情景:有一个等腰三角形彩纸如图,AB是底,但不幸着火,只剩下斜线所示的余片,你能不能重新剪一个这样的等腰三角形?这样创设问题情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启迪思维,足以激发学生不断追求新知识。

(三) 利用带有趣味性的问题、典故进行问题情境创设

例如,在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组”时,设置:我国古代《孙子算经》里的“鸡兔同笼问题”:今有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鸡兔各几何?学生被这个有趣问题吸引,思考问题的答案。以“趣”引“思”,使学生处于兴奋状态和积极思维状态,这是诱发学生主动学习的一种好方法。

(四) 从简化计算过程的角度出发进行问题情境创设

例如,在学习“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时,考虑到学生已掌握有理数的混合运算,于是创设如下情景:计算20182+20172-2×2018×2017。待学生算出结果后,便问学生:感到计算繁吗?今天学习了新知识,口算就能得出结果。这时学生迫切想知道口算的秘密,学习的动机和兴趣被激发,为学习新知识创造了一个良好开端。

(五) 基于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进行问题情境创设

与成人相比,初中生的生长发育不够完善,知识理解能力相对较差,很多在成人看来“理所当然”的知识在学生看来却非常的“费解”。因此,数学问题情境创设应该要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适当的延展或者加深知识点是可行的,但必须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否则将可能会给学生学习知识带来新的问题。例如,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题多解”情况,一题多解教学思路的点拨有益于帮助学生从多个角度出发全方位理解知识点,有益于开阔学生的眼界,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但是教育者在利用一题多解问题进行问题情境创设时应把握好“一题多解教学的度”,要防范讲解过度增加学生学习负担,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数学是初中阶段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良好的问题情境创设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对提高课堂教育的实效性亦能够产生非常积极的作用。创设数学问题情境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与此同时,教育者要充分地考虑自身的教学情况和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如此才能够保证问题情境创设科学有效,才能够在促进学生发展、提高数学教育实效性等方面发挥出数学问题情境创设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耿万辉.初中数学问题情境创设教学实验效果分析[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8(01):81-82.

[2]顾锦花.以问激趣,以趣促学——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的有效性[J].数学大世界旬刊,2016(11).

[3]许柱.浅议陶行知“生活即教育”思想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例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问题情境的创设[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6(07):18.

作者简介:

陈连生,福建省泉州市,福建省永春第四中学。

猜你喜欢
问题情境创设初中数学
小学数学课堂问题情境创设策略探究
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
创设问题情境,提高政治课教学质量
探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的策略
探讨初中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