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2018-08-20 09:33陈永玉
考试周刊 2018年71期
关键词:培养策略小学数学

摘要:小学数学中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是十分关键的,学生的推理能力、独立思考能力都与之相关。小学一线数学教师注重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实施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为学生数学思维的逐渐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本文就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策略进行分析,为一线教师的教学活动安排提供一定理论指导。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生数学思维;培养策略

随着新课改的逐渐深入,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备受重视,教师应当积极革新教学观念,对教学形式与教学方法进行大胆创新,突出教学重难点内容,逐渐实现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下文就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策略进行分析,为一线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提供一定理论指导。

一、 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奠定数学学习基础

对小学生来说,小学中运算教学是重要的基础内容,小学生的智力正处在发育的关键时期,数学教学对学生的能力要求也发生了变化,学生由掰手指算数到学会心算,在运算的速度与方法上也有更高的要求。在小学教学中,数学运算能起到很好地承上启下作用,能让学生巩固现有数学知识的同时,还能为学生以后数学学习奠定良好基础。因此教师应当准确把握好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注重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无论是对让学生的学会必背乘法表,还是在习题作业的运算,都让学生保持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在乘法表的学习中,教师应当让每位学生做到会写会背,还要能理解会运用,像教师可以先演示给学生乘法表的使用方法,再给学生出题,让学生运用乘法表知识内容进行问题解答,让学生体会、理解乘法表的实际用处,便于学生对乘法表的背诵,还能提高学生运算能力。在实际运算能力培养中,教师可以结合自身多年教学经验,在保证学生运算兴趣的情况下让学生多做题,一种题型一种方法,促使学生懂得做题技巧,不能让学生对一类题型解答模式的生搬硬套,要引导学生在接触新运算题型时进行思考,并逐渐形成运算的良好思考习惯,一旦遇到难题能在潜意识中应用知识去解决,而不是对解题方法的套用。

小学数学教师要知道学生运算能力的培养并不是一两天就能完成的,需要教师在数学运用转型期中,引导学生进行灵活运算,为学生奠定运算能力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在学生运算能力培养中,教师可以增强运算教学的趣味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能积极主动地配合教师安排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实现小学数学运算教学的有效性。

二、 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确保实践教学效果

小学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让学生学会运用学到的知识,这就需要教师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在一起,增强小学数学教学实践,注重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换句话说,让学生在学习中、生活中有良好的数学思维,有意识地利用学到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其实,在整个小学学习中,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一直都处于上升发展阶段,对事物的形象成分、逻辑成分都有着自己的一定判断与辨析,为了不断提高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教师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实践,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实际结合在一起,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在数学教学实践中,数学教师可以进行生活实例教学,让学生掌握数学理论知识和现实生活的联系,通过学生亲身实践,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的意识,并能在生活中形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思维与能力,促使学生学以致用能力的提高。

比如,在轴对称图形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轴对称图形的图片,让学生发现其中的规律,像一个篮球、一个球拍、一个蝴蝶等这些轴对称图形的建立,为了增强教学效果,还可以展示一些不对称的图形,像平行四边形、字母N等,让学生进行不同图像的对比,发现其中的规律,轴对称图形是能按照某一直线进行两边完全相等对折的,不是轴对称图形是不可以的,通过这样的对比教学,学生就能掌握轴对称图形的特征。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校园里找一些轴对称图形,促使学生知识运用能力的提升,确保实践教学效果。

三、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促使学生数学思维的形成

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需要学生具备创新思维能力,使得学生能进行一题多解,真正掌握数学解题方法,学会运用数学知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大部分学生都是以做题形式来进行学生数学解题能力培养的,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是十分重要的。为此,数学教师可以结合一些比较经典的例题进行实际讲解,引导学生进行数学问题的多角度、多层次分析,以此来保证问题得到多种方式解决。数学教材中的一些比较经典的数学例题,教师可以站在专业角度,遵循小学生的思维认知规律,进行题目的改编与创新,给学生提供多种解决思路。与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结合在一起,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在学生相互交流与互动中,寻求问题的多种解题方法,开拓学生的思维逐渐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巩固学生的数学思维。

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长期性、系统化的训练,小学数学教师要从学生入学开始,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练习,制定出的完善的培养计划,贯穿在小学数学教学的不同阶段,随着学生的升级,教学培养目标要发生变化,特别是在训练内容与训练形式上,都要进行适当变更,确保学生理解能力与认知水平的提升,继而学生的数学思维就能慢慢形成。不管是在那一阶段的学习,数学新知识的学习和复习等,都要注重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養,增强数学教学效果,实现学生数学思维逐渐形成。在平常训练中,就要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得学生巩固数学知识的同时,还能启发学生的数学思维,促使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养成,实现学生数学思维的养成目标。

四、 总结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策略,需要教师积极革新自身教学思想,对学生运算能力、知识运用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经过教师有意识地、有计划地长时间培训,实现学生数学思维的形成,为学生今后数学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田美丽.小学数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J].考试周刊,2018(27):82.

[2]洪万玉.对培养学生数学思维模式教学的研究[J].数学大世界(上旬),2018(02):21.

[3]谢宁,李思维.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策略[J].数学大世界(上旬),2018(02):90.

作者简介:

陈永玉,福建省龙海市,龙海市九湖中心田中央小学。

猜你喜欢
培养策略小学数学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