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问题串”在小学数学中的运用

2018-08-20 09:33汤俊
考试周刊 2018年71期
关键词:问题串原则小学数学

摘要: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串”的应用,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提升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因此,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当本着针对性、启发性以及趣味性的原则,科学设计“问题串”,不断创新“问题串”的导入形式,实现很好的小学数学“问题串”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问题串;原则;对策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抽象性极强的学科,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应当积极培养学生的問题意识、数学思维,不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提升。“问题串”作为引导学生积极思维的有效方式,在教师数学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问题串”的运用,主要是教师结合教学的内容、目标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等,通过设计一系列具有关联性的问题,通过“问题组”或者是课堂追问的形式,积极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是促进学生数学思维不断深化的有效教学手段。本文结合笔者自身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经验,探索“问题串”的设计原则以及对策。

一、 “问题串”的内涵

顾名思义,所谓“问题串”,是一系列问题的组合。而这一系列问题,则是与教师教学内容相关,具有一定逻辑关系的数学问题。目前,在学术界,关于“问题串”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定论。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及个人见解,认为:“问题串”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结合教学的内容、教学目标、学生的理解能力以及理解水平等所涉及的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逻辑性的问题,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 小学数学“问题串”设计的原则

在现代教育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串”的运用,可以说是教师课堂教学改革的一大亮点。而教师在设计“问题串”的过程中,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一) 针对性原则

小学数学“问题串”的设计,不应当是随意而为,而应当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即教师应当有目的地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在思维的过程中掌握数学知识,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首先,“问题串”的设计应当以教学内容为基础,教师在设计问题串之前,应当深入研读教材内容,把握教学的目标;其次,在设计“问题串”的过程中,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理解能力、接受水平等,结合“最近发展区”理论,设计与学生成长和发展相宜的问题,通过“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追问方式,周密部署,为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

(二) 启发性原则

小学数学“问题串”的设计应当遵循启发性的原则。我们知道,小学数学教学中之所以要采用“问题串”的方式,主要目的是为了一步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促使学生逻辑思维、抽象思维的形成,变学生的被动思维为主动思维,为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学习习惯奠定基础。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串”的过程中,应当认真思考,精心设计每一个问题,通过启发性问题的设计,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实现好的数学教学效果。

(三) 趣味性原则

小学数学“问题串”的设计应当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身心发展规律。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趣味性的问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设计“问题串”的过程中,应当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设置问题情境,通过生动、形象、有趣的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乐于思考,通过趣味性课堂的构建,实现良好的问题教学效果。

三、 小学数学“问题串”的教学对策

针对当前小学数学“问题串”教学存在的问题,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活动,提出了以下积极的解决对策:

(一) 精心设计“问题串”

精心设计“问题串”,是开展问题情境教学的第一步,同时也是确保“问题串”教学质量提升的基础。在设计问题串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以下几点要素:首先,立足“最近发展区”理论,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设计问题串的过程中,应当充分把握设计的原则,立足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以及认知现状,科学决定问题设计的层级以及目标,问题串的设计不应当是随意的、盲目的。而立足“最近发展区”理论的问题串设计,将问题的难度确定在“跳起来就可以摘到的桃子”,既不会太难,也不会太易,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主动思维和思考,有利于实现良好的问题串教学效果;其次,教师应当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明确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在问题串的设计过程中,追求连续性以及针对性,为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数学学习兴趣奠定基础。

(二) 科学导入“问题串”,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可以说,在“问题串”教学中,精心的问题设计是基础,而问题的导入则是关键。在问题导入的过程中,教师应当从以下几方面做起:首先,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在信息技术背景下,教师在问题情境的创设过程中,应当采取多元化、多样化的模式,尽可能避免单一的情境模式出现。而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形式,可以帮助教师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实现很好的教学效果。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巧妙地借助图片、视频、音频等方式,刺激学生的感官和思维,实现很好的情境教学效果;其次,教师应当在不同的教学环节使用“问题串”,例如,在课堂导入环节利用“问题串”,能够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学生带入到教师所设置的问题情境中,激发学生思考;在课堂教学环节,小组合作环节等运用问题串,一步一步引导学生思考,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 积极教学反思,升华“问题串”教学效果

教学反思是推动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教师在小学数学“问题串”的教学中,应当充分认识到教学反思的重要性。例如,教师在课堂结束之后,结合学生的课堂反应,反思自己教学问题的设计存在哪些问题,是否已经贴合了学生的兴趣以及接受水平?在“问题串”的导入过程中,有哪些优势与不足?积极的教学反思,有利于促使教师发现教学存在的问题,并进行积极的改进,最终使小学数学“问题串”的教学效果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问题串”的应用,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提升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关键。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当遵循“问题串”设计的原则,精心设计“问题串”,科学导入“问题串”,为构建高效的小学数学教学课堂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韩小平.“问题串”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数学教学通讯,2012(6):37-38、58.

作者简介:

汤俊,贵州省贵安新区,贵安新区党武镇中心完小。

猜你喜欢
问题串原则小学数学
坚守原则,逐浪前行
精心设计问题串 提高复习有效性
以问题串为主线、以概念图为依托的课堂教学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精心设计“问题串”,提升高三数学复习效率
无罪推定原则的理解与完善
惹人喜爱的原则(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