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探索

2018-08-20 09:33谭友清
考试周刊 2018年71期
关键词:了解学生分享兴趣

摘要:在新时代社会里,比竞争能力更重要的是合作能力,我们教师要寻找历史教学与小组合作学习的接合点,来寻求小组合作学习和历史教学的适应性。教师课前充分备好课,做好充足的准备,学生也要提前预习,对下一节课所学内容有个整体的认识,合作学习是为了达到教学目标必不可少的一种教学方式。不能打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合理全面地进行评价每一个学生。教师要“因地制宜”,及时改变教学策略,挖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把教师职位暂时抛开融入学生们当中,为学生提供有效的指导。

关键词:随机应变;把握时机;了解学生;分享;兴趣

在新时代社会里,比竞争能力更重要的是合作能力。曾在北京召开的“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讨论会”上,把“具有与他人合作,对科学和真理的执著追求”作为新时代,新时期人才所具备的必要条件,因此合作意识在历史教育中极为重要。自新课改实施以来,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正在被广大教师应用于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并涉及日常教学的各个领域中。虽然历史学科不是我们所认为的主要科目,但是从历史课程本身及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角度考虑,我们教师要寻找历史教学与小组合作学习的接合点,来寻求小组合作学习和历史教学的适应性。

一、 课堂随机应变,把握好合作学习的时机

教师课前充分备好课,做好充足的准备,学生也要提前预习,对下一节课所学内容有个整体的认识,合作学习是为了达到教学目标必不可少的一种教学方式,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善于观察学生上课的表现,合理有效地选择学生合作学习的时机。比如,在问题的答案不止一种时,可以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学生意见不一致时,可以开展小组学习,来探索出最后的结果;学生们在讨论学习过程中遇到不会的问题时,一个人的思路很窄,这时也可以进行小组学习,集思广益拓宽学生的思考、表达能力。

二、 要使小组合作学习取得实效,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 全面了解学生,合理搭配小组成员

学生的学习能力参差不齐,有的成绩好,有的成绩差;有的善于表达,有的爱静静地思考;有的抽象思维能力强,有的形象思维占优势……这就要求教师了解班里的每一个学生,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把学生合理搭配成四至六人的学习小组。这样分组,能使学生之间能够更好地互相学习。待学习小组划分好以后,教师还要进行如下工作:第一,要求各组商讨选出组长。第二,明确组长的任务:组长必须要明白自己的职责,比如首先自己要有组织能力,要负责把组员讨论的结果进行归纳,总结,还要组织好组内的纪律,使小组活动能够有序地进行。

(二) 避免为了合作而合作,合作学习只是空口说白话

在我听过的教学公开课中,有的老师们为了使课堂变得更加吸引人的眼球,课堂上最大限度地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活动进行过程中会涉及小组合作学习,但有的讨论也只是为了合作而合作,没有发挥合作学习的目的,还有的教师在一堂课中不止一次地让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形式上又没有新意,即提出问题——学生讨论——教师总结这样一个模式,一堂课上下来,学生也失去了学习的乐趣,没有达到小组合作学习的目标。

三、 小组合作学习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实施

“史学的博大精深,并非仅指其研究对象的包罗万象,而是其能够海纳百川——允许不同的声音,欲求一定证据;接受多元理解,欲求符合史实;容纳相悖评论,欲求自圆其说”。自古以来人们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价就没有唯一的定论,这其实也留给了学生无限的思考空间。学生本身的知识储备程度不同,知识背景和经验也不同,所以对历史人物及事件的看法也会有所不同,这时候教师要把握合作学习的时机,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们自由讨论,发表自己对事件的看法,这样的形式开展活动,让学生在讨论学习的过程中互相学习从而产生新的观点。

1. 小组合作实施前教师要找出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让学生积极地思考,激发参与小组活动的欲望,精选出学生感兴趣的話题是实施小组学习的前提,这就对教师提出新的要求,除了要备好课还得备好学生的学情,找出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合作探究的问题要认真选取,问题的提出要有针对性、层次性,教师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所涉及的知识内容要适合学生本年龄段认知结构特点,贴近生活和现实的知识点一般来讲,在教学的重难点、关键处可设计一些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引发学生讨论。

2. 及时反馈学习效果。在小组学习结束后让学生共同分享学习成果,分享学习成果的过程也是互相学习的过程,既可以扩大合作学习的效果,也可以提升学生的能力,具体的分享方式可以由学生和老师自主选择,可以分小组汇报,可推荐组员来汇报,每个人在活动中的角色可自由分配,也可以由教师指定,教师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巡视,如发现有的学生持有不同意见可及时与学生进行交流,每个组通过汇报展示和相互交流,既可以从别的同学那里学到更多的知识,也可以使学生及时发现自己的答案是否正确,从而大大提高了学习的效果,反馈的形式可多种多样,如用演讲、用舞台剧、用歌曲等等。

3. 要使讨论更有针对性需要归纳提升一堂课的知识点。教学重点的设置要体现在每一个问题的提出和作业设计上,每一个问题的提出和作业的布置是对学生无声的引导,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参与到小组当中去了解学生的讨论情况,并进行简单地指导和评价,及时了解学生在合作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引导学生及时找到回归正确地学习的方向。在学习捷克斯洛克将向何处去?老师可以采用适时巡视引导的方法,了解每一个组的情况,哪些是有待补充的,教师要因势利导,紧扣主题,将讨论引向纵深,这也是师生互动的一种方法。

4. 正确、及时、合理、全面,有策略地进行点拨和评价。评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如:打乱原小组的分配,自由选择同伴互评,自我评价、教师评价等方式,小组合作学习完成之后,教师一定要及时正确客观地给予评价,使学生们能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高中学生有很强的争强好胜心理,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评价时,对优秀的小组要表扬适度,对那些表现不突出的小组或学生也要找出他们的闪光点来进行表扬,不能打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合理全面地进行评价每一个学生。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的成功与否,同教师的组织引导与参与是分不开的,教师要“因地制宜”,及时改变教学策略,挖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把教师职位暂时抛开融入学生们当中,为学生提供有效的指导,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张旭.浅谈如何激活高中历史课堂[J].高考,2017(30).

作者简介:

谭友清,河北省廊坊市,固安县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了解学生分享兴趣
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浅析新形势下小学班主任工作
孩子,我们慢慢来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
巧用多媒体技术,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打造“高效课堂”
如何打造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