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握初中化学教学中的“教—学—考”

2018-08-20 09:33沈友平
考试周刊 2018年71期
关键词:初中化学兴趣

摘要:初三化学是义务教育阶段最后开设的一门课程,这就使初中化学教学既有启蒙的性质又有考查选拔的作用,这个跨度非常大,给初中化学的教学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对于初三学生而言,初中毕业考试是他们的首要目标。为帮助学生顺利通过这个考验,这就要求教师在平常教学工作既要做好化学的启蒙教学,又要做好针对中考复习备考工作。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考中找到好的平衡点才行。如何在初三化学教学中把握好这三个环节,下面我就结合我校多年的做法谈谈我们的思考。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学—考;兴趣

我校现有四名化学老师,中青结合。我们是按照金海中学的高效闪光课堂模式进行教学的,该模式核心强调老师集体备课,睿智导学,学生主动学习,乐学好学。

一、 集众师智慧,扎实教学

集体备课在我们金海中学不是流于形式,我们力求的是实效。在备课前要求我们教师针对我们这一届学生的具体情况提出备课思路和侧重点,思路的重点是教师先就本届学生的特点和马上要讲授的内容如何调整和结合。在集体备课的时候,由主备教师以“说课”的形式讲述详细教案和这样操作的具体原因,然后由每位参加备课的成员陈述各自的备课方案进行比较,扬长避短,统一思想,达成共识后形成充实、完整的教学案。经过多年的实践本人认为集体备课有以下作用:

1. 集全体教师智慧,精备精讲远胜单打独斗。教学的基础是备课,与课堂教学具有很强的互补性,集体备课可以引发参与者智慧的碰撞,取长补短,使备课更有针对性,使教师对教材的把握更到位,这样做可以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明显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2. 通过集体备课中讨论可以促进教师的迅速成长。集体备课着重讨论的是学生的学法和教师的教法。这样做能很快地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集体备课是对教学工作进行全程优化的一个过程,使教师对教学的认知、行为上都向科学合理的方向转化。在这个自我钻研、集体研讨、分工主备、教后反思的过程中促进教师向专业化发展和成长。

3. 集体备课使教师对新课标的理解结合集体的智慧,能使教学更好地落实新课改要求。集体备课能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准确把握教学思路,切合学生具体的发展需求,体现了教学备课中“自主、合作、探究、创新”的精神,促进同行之间的相互学习,使同行之间能有效地相互学习,更好提高教学的效率。

加强教师之间的合作研讨是我们金海中学化学组集体备课的出发点,提高化学教学效率是我们终极目标,在这个方面我们化学组已深有感触。虽然我们的高效闪光课堂模式教学现在还处于探索的阶段,但我们已经看到学生课堂上积极的表现,他们主动参与课堂获取知识,由“要我学”转为“我要学”,人人兴趣盎然,个个争相发言。我们相信每一位教师都能从课堂的实践中感受到自己的得失和成长,集体备课是提高教学效率一个有效的途径。

二、 激众生兴趣,愉快学习

兴趣对学习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化学在激发学习兴趣方面有它独有的优势,化学是初中开设最晚的学科,如何引起学生重视,激发学习兴趣是学好化学的前提。学期初,我们向学生明确提出要求,化学要为中考“添砖加瓦”,为总分添旺头。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十分注意研读新课标,着重领会教材内涵,备课时特别注意“备”学生,摸清学生的思想基础、学业基础、身心基础等,设身处地地从学生角度思考,让学生有兴趣学。下面我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谈谈我们的一些做法。

(一) 利用趣味的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实验对于化学的重要性也是毋庸置疑的,各种有趣的化学实验和各种生动鲜明的化学现象,能够很有效地激起学生兴趣和求知欲。例如“魔术点灯”“神秘的情报”“清水变红”等小实验,这样从一开始让学生感受到化学的奇特,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为下步学习化学开一个好头。

(二) 通过学习习惯的培养内化学习化学的动力

我们金海中学的高效闪光课堂模式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学生自主学习就要求学生要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从一开始就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化学的习惯。例如上课要养成做笔记的习惯,笔记一般要做到相应的教材上,以便看书的时候顺便复习理解。实验的时候强调实验探究的设计,要求学生在不看书的情况下先凭自己的经验和知识进行设计,强调探究的过程和知识生成的过程,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平时每一堂课上还要求学生必须认真倾听他人的发言,养成发言有序,展示有效的习惯。

(三) 利用形象的比喻帮助学生理解化学概念

教师生动形象的语言有助教师帮助学生打开化学神秘的世界。首先,化学教学时要注意语言简练准确,其次要生动形象。例如:讲述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与浓溶液、稀溶液的关系时可以借助比喻。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与浓溶液、稀溶液的关系,就好比吃饭饱不饱与吃饭多少的关系,吃饱的人不一定吃得多,没有吃饱的人不一定吃得少。通过运用比喻,使抽象的知识变得具体、生动,学生更易于理解所学的知识。

(四) 利用化学史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大部分的学生对化学的发展历史是感兴趣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结合教材适当地插入一些生动有趣的化学史,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学习碳酸钠时向学生讲一下有关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榜制碱的故事,从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三、 研中考试题,准确定位考试

众所周知,学生学得好,就必须经得起考试,在有限的时间内学生要有理想的成绩,平時的练习和考试就必须有针对性,这个针对的目标就是中考的考标,对于中考说明中的理念与目标、原则与策略,我们进行了认真地学习,充分理会考试说明中的内涵与外延。总复习时间紧、任务重,如何把有限的时间充分利用起来,需要认真考虑。根据内容及标高,对照教材和平时授课的内容我们锁定复习的重点,确认哪些知识点落实了,哪些欠落实,哪些还有遗漏,都做到心中有数,始终把学生放在首位。每一节新课的过关检测题都是中考试题的渗透,每一个知识点都以中考题的形式呈现。

总之,当前的学校教育是以教——学——考为主线的,如何把握好每一个环节,我们只结合我们各校的具体情况灵活地采取不同的措施才会有效。

参考文献:

[1]王传习.浅论初中化学教学中对学生学情的把握与运用[J].数理化学习,2014(12):56

作者简介:

沈友平,湖南省宁乡市,湖南省宁乡市灰汤镇偕乐桥中学。

猜你喜欢
初中化学兴趣
初中化学课堂个性化有效提问策略
试论农村初中化学教学中的教学瓶颈及解决策略
绿色化学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探究
新课改下构建高效课堂的研究
巧用游戏构建快乐体育课堂研究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
巧用多媒体技术,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