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移动终端的辅助下有效开展小学语文精准教学

2018-08-23 11:13石云杰
东方教育 2018年18期
关键词:优化策略多媒体技术小学语文

石云杰

摘要:多媒体辅助教学,是在我们传统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基础上给予帮助和辅助,使我们更好地完成教学内容。随着上级部门对基础教育硬件投入的加大,电脑和电子白板已经全面进入课堂,这样使得计算机辅助课堂教学成为现实,在此背景教学背景下要求每位教师能用、会用多媒体辅助自己的教学,以此提高相应的教学效果。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就要根据相应的文本知识,借助移动终端设备,以此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多媒体技术;课堂教学;优化策略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虽然有的老师认为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也可以完成自己的教学工作,不愿意尝试使用现代教育技术和设备辅助自己的教学,但纵观各位老师的教学过程,明显发现传统教学已不适应新形式的发展要求,教学手段及教学方法的改革已势在必行。尤其对于语文教学,利用好多媒体设备,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能创设学习情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弥补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下面谈一谈多移动终端和多媒体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作用。

一、对难点进行突破,有效解决语文问题

多媒体技术可以直接把人想象中的画面变成现实的图片或视频,让人可以更好的理解,也可以把书中对于某一地方抽象的无聊的文字描写变成现实可寻的东西,让学生避免了想象缺陷等问题,也避免了老师对于某一问题描述不到位而导致的学生理解难的问题,可以说多媒体技术使老师和学生在知识上达到了交流无障碍,从而提高了教学水平。

比如,在对《白杨》这篇文章进行学习的过程中,作者借白杨赞誉了那些无私奉献的人,赞誉了他们虽身在戈滩,却不为艰难环境所屈服的高尚品格。但是現在有好多学生并不了解边疆的环境,更不了解那时的背景,有好多同学感觉边疆还是旅游胜地呢,甚至还有同学去那边玩过,他们会认为有什么艰苦而言,这时我们就必须让他们了解历史背景了,因为背景是他们可以理解这篇文章的前提,为了让他们客服这些问题,我想我们应该这么做:

在课前预习阶段,我让学生将相应的问题交给学生,让他们通过课外时间,利用手机找一段专门介绍白杨树的视频,这样的话学生可以通过专业的视频以及介绍对白杨树有一定的属于自己的理解和看法,这样的话对于课文本身作者的比喻,学生也有了一定的理解力。基于学生自己的理解,我们在搭配上与课文相符的视频,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白杨,那么我们第一步对于让学生了解白杨的目的就达到了,此时学生也就明白了作者借白杨喻人的含义了。那么现在我们就可以开始下一个环节了。

因为好多同学不明白边疆的艰苦环境,所以我们需要为他们讲一些历史问题了,比如建国之初边疆是什么样的,后来是怎么发展的,还有振兴大西北运动等。让他们知道今天的边疆是多少国人付出多少努力才得来的。讲解之后我们要为他们播放六十年代大西北的样子,让他们通过视频了解到一些真实的历史问题,通过视频中那个年代的艰苦对他们心中所引起的震撼让他们感受一下那时戈滩的艰苦,他们便会明白而且崇敬边疆建设者。有条件的还可以为他们播放3D版的大戈滩,这样让他们感同身受会更助于他们理解这篇文章。

我们可以用以点概面的方法,选出若干个对话组,让这些话可以表达本文的大意。比如我们可以选取文章中赞扬白杨的话让学生反复的朗诵,再配上边疆艰苦环境的图片,让学生慢慢的领略其中的感情,也是对之前学习的一个很好地巩固的方法。通过这些环节的学习,我想每个学生的心里对白杨和边疆建设者都有了自己的一定的了解,也会明白本文的大意。而且本文借物喻人的手法对于每一位同学来说应该都是可以明白的了。

《白杨》一课可以让我们看出现代科技在教学中所占的位置,如果没有了科技,单靠老师口述,我想应该不会有如此好的效果,首先,老师口述是讲不出大漠的风沙和艰苦,再者,学生坐在教室中也感受不到那一切艰苦,纵然想象的出,但远没有看到或亲身经历来得实在,科技让我们克服时间和空间的差别,好像亲身感受般,我想这也是科技可以运用与教育最关键的一点。

二、创设教学情景以及氛围,激发学生兴趣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一句话:“在我们对待世间万物时,只有兴趣会激发我们的学习欲望,会让我们对一切事物有所得。”在我们平常的生活和学习中,如果没有兴趣,那么我想做一切都是煎熬,这也恰好向我们证明了兴趣的重要性。在学习中,如果我们没有兴趣,我们也许可以学得好,但是我们必然不会精通,但是如果我们对一件事很感兴趣呢,我们想过没有,记得曾看过一个例子,张艺谋从小便对摄影很感兴趣,但是家中很穷,买不起摄像机,于是他为了买摄影机曾去卖血,我想这便是兴趣的力量吧。如果我们对某件事情上了心,我们会不顾一切,想方设法的去完成这个梦想,但是我们对一件事可以只停留在兴趣上吗?答案不置可否,就还拿张艺谋说吧,如果他只是感兴趣我想他必不会有今天的成就,我想说的是还需要悟性,但是前提是兴趣罢了。对一件事情我们首先要有兴趣知道,然后还需要知道它为什么是这样,这样我们才可以把一件事彻底的搞清楚,搞明白。比如我们要学习一篇文章《圆明园》,首先我们要对圆明园感兴趣,圆明园是干什么用的啊,我们会好奇,这样我们才会去网上搜索它的资料。哦!是皇家园林,我们明白了,可是问题又来了,好好的它为什么会被毁灭掉啊,我们在网上一搜,哦!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时候被侵略者破坏的,这样渐渐的我们便明白了很多问题,等到老师课堂上讲的话或者同学们分享的时候我们已经有了知识储备,那这样的问题对于我们来说已经不是问题了,这样良性循环,我们会对学习越来越有兴趣的。

学生借助移动终端设备不断搜索这些问题,然后在问题的挖掘下逐步深入到课堂,对课堂展示出来的教学目标精准把握,有效提高了语文学习效率,也有效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热情,从而让学生的语文综合实践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教育事业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教育与科技融合成为现代教育发展新模式。而这一模式在现代教育中的角色也愈加重要,它通过先进的教学设备弥补了学生和老师的交流障碍和学生思维局限性等缺陷,进一步的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水平,日益为广大师生所喜爱。

参考文献:

[1]牟彩玉;多媒体培养儿童创造力发展心理[M];浙江教育出版社;2012年;

[2]林生辉;语文教学要打破传统,优化教学效果;小学语文教学[J];2013年第5期。

猜你喜欢
优化策略多媒体技术小学语文
浅谈小学英语教学与多媒体的有效结合
多媒体技术在高职计算机教学应用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企业重大风险确定及管理建议的研究论述
分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基于一种优化策略的智能灯控制系统研究与设计
运用多媒体技术 服务生物课程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