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物理有效课堂的构建

2018-08-23 11:13朱斌
东方教育 2018年18期
关键词:有效课堂策略探究物理教学

朱斌

摘要:有效课堂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形成“主导不主宰、放手不放任、互动不互乱”的课堂教学氛围,在学生主动参与中生成和构建知识、形成技能、使学生的思维方法能力得到提升,个性得到发展,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熏陶。

关键词:物理教学;策略探究;有效课堂

高效课堂需要教师教学方法不断更新,教学手段不断改进,学法指导有效,搭建学生学习平台,突出展现出学生学习的主体能动性。构建有效的物理课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

一、创设问题情景。

情景创设的目的,不外乎两个,其一通过创设情景,提出问题,揭示探究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势介入新课。其二为学生的探究活动提供素材。情景有实物情景、多媒体情景、故事情景,情景的创设要具有问题性、趣味性、新颖性,能够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如教学“额定电功率和实际电功率教学时,创设这样的情景:教师展示两只灯泡,其中一只标有“220v100w”,另一只标有“220v40w”,教师先问:是“220V 100w”的灯泡亮,还是“220V 40W”的灯泡亮?由于学生有过相关的生活体验,异口同声地回答:当然是100瓦的灯泡亮。教师将“220v、100w”和“220v,40w”两灯泡并联后接入220V的电源上,果然与学生的答案一样。这时学生的片而性似乎胜利了。教师再将这两灯改为串联后接入220v的电源上,结果是“220v 100w”的灯泡反而比“220v 40w”的灯泡暗得多。这一出乎意料的事实使学生们展开思维,迫使他们向知识的更深层次进军。这样一来就激起学生探索兴趣,迫切要寻找问题的答案,从而积极地与教师一起共同参与课堂活动。

二、师生有效互动。

教师要努力构建和谐课堂。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是构建新型师生关系的基础,只有形成和谐、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才能激发学生的童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心理驱动力,也才能激发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形成课堂教学的凝聚力。同时和谐的课堂氛围,更能激发学生的强烈的参与意识,形成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保证探究教学顺利进行。

教师要给学生提供提供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教师提出问题后不要急于要学生给出答案,更不能自问自答,充足的等待能够提高师生对话的深度和质量;教师要善于给学生创建展示的平台,并给学生及时的评价激励,使学生产生成就感,使学生增强学习的兴趣,增加参与课堂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要对教学内容创造性地“加工”,使教学内容生活化,教学方式多样化,体现参与式和探索性。同时教师要善于构建兴奋点,并利用自己的教学智慧随机捕祝兴奋点,不断利用这些兴奋点去刺激学生,点燃学习的热情,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长时间处于兴奋状态,乐于学习。

三、指导学生学习。

1.有效指导学生阅读要使阅读有效,教师就要提出明确的阅读要求,并把自学要求分解成梯度合适的一系列问题链,问题链的发展过程指向最终的自学目标。这样的阅读才有针对性,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

2.渗透物理思想方法。学生通过学习,除了掌握物理基础知识外,还要学会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如:控制变量法、理想模型法、图像法等等来描述和研究物理问题,还要能够通过自学获取帮助获得新知、还要通过参与科学探究过程,学会科学探究的步骤方法,去探究解决新问题。

3.有效的自主探究。课堂教学的探究,是在教师指导下的自主探究,要使学生的探究有效,教师应明确自己的作用,适时介入、恰当指导、适时提供背景资料或信息,真正把自己定位于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这个角色。在探究教学中教师应注意避免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教师指导过度,学生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另一方面教师指导不到位或完全放手,学生的探究活动杂乱无序,无法完成探究任务。

4.有效整合归纳。整合的意思有两层:其一是,关联知识的整合,发现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例如,电功和热、密度压强浮力、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使用等;再如,寻找用比值来定义的物理量:密度、压强、功率;其二是,对课堂知识或者某一板块知识或者是方法进行梳理归纳构建知识系统,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综合的能力,以及对各种资源的整合能力。

四、有效针对训练。

针对性训练包含: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双基训练应该注意以下问题,设置好训练的梯度,一般采取由易到难层次推进,使学生在获得初步的成功感,又使学生不断受到新的挑战;同时选择训练的素材要有针对性、代表性、典型性,避免训练素材过多过烂,不能够突出训练的主体。

思维、方法、能力的训练,这是训练的核心,是学生发展为本的真正体现,是学生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这种训练既体现在双基的构建过程中,也渗透在各种专题训练中。方法的训练,如何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谈谈自己的看法: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运用分析、概括、类比、抽象、演绎、推理等多种思维方式,把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结合起来,把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结合起来,训练学生思维严密性、逻辑性、跳跃性、敏捷性、批判性,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形成。

现行教材中就有一些启发学生创新意识的案例,比如法拉第发现的电磁感应现象就是基于对奥斯特的电能够生磁的逆向思维,促进了法拉第不断实践和尝试,从而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使人类进入了电的时代;现在一些地方的中考试题,也有一些创新能力的考试题。其实我们教师利用自己的教学智慧随时都可以捕促到创新能力训练的实例,如当学生学过发电机和电动机后,引导学生对两者进行比较,并提出问题“能否把电动机改装成发电机,或者把发电机改装成电动机?”,“在日常生活用具中找一个电动机,尝试改装成发电机,如果不行的话分析原因并提出进一步改进的方法”。

总之,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要构建有效的物理课堂必须有教师的有效的组织引导,以及学生的有效参与。学生不是知识的容器,而是等待点燃的火种;把世界当成学生的教材,不应该把教材当成学生的世界。教师在这些观念引领下实践和积淀,才能够构建有效的物理课堂,提高課堂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浅谈物理高效课堂的构建,《中学教学参考》2016年17期,邓有龙

[2]浅谈如何构建高效课堂,《都市家教(上半月)》2013年6期,吴亚玲

[3]改变学生学习方式 构建物理有效课堂,《物理教学探讨》 2014年10期,黄玲

猜你喜欢
有效课堂策略探究物理教学
实现初中美术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
洗去浮华,回归本真
谈幼儿音乐素养的培养
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教学设计
浅析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浅谈如何让学生“乐学”“会学”初中物理
浅谈少先队员荣誉感、 责任心的培养
提高物理校本作业有效性的教学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