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团三次产业空间聚集研究

2018-08-28 01:26刘文红
新疆农垦经济 2018年6期
关键词:基尼系数区位第二产业

刘文红 汤 莉 王 坤

(1石河子大学资产管理处,新疆 石河子 832000;2石河子大学经管学院,新疆 石河子 832000)

一、引言

产业集群作为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方式,已得到国内外学者和研究人员的广泛重视,产业集群不仅构成当今世界经济的基本空间构架,其空间意义还在于产业集群的集聚效应、产业结构和所在区位空间结构的不可分割性,不仅具有促进产业创新的本质,还常常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竞争力之所在[1]。“十三五”时期,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南北疆发展不平衡,兵团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工业转型和稳增长、促进服务业调结构增效益,提高兵团经济在全疆乃至全国范围的影响力等任务艰巨。由此,研究兵团产业空间聚集发展现状等问题,对推进兵团产业结构调整和新型工业化进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2]。

近年来,针对兵团产业结构现状比较深入的研究成果并不多见。段力萌等[3]从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两个方面的研究发现,自2010年以来,兵团产业结构偏离度处于一种缓慢下降的状态,即产业结构的合理化程度在不断提高,但兵团多年来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的成效并不显著,在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多个衡量指标中,第二产业产值是最具有影响力的数值,多年以来兵团的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发展处于相对滞后的状态,高级化的程度并没有明显的良性发展趋势;续晶晶等[4]对兵团产业结构偏离份额的分析表明。产业结构转移份额对产业增长量影响最大,兵团经济增长主要依靠产业结构转移份额。2015年兵团经济增长指数分析结果为:竞争力效果指数U=1.14>1,区域竞争力份额为数值较大,表明兵团的区域竞争力较好,但竞争力不能有效的促进兵团的经济发展。且2015年兵团产业比重与新疆相应产业比重的差异引起的兵团产业部门增长相对于新疆标准所产生的偏差P=1153.49,结构效果系数W=0.95(接近1),相对增长指数L的增长趋势不太明显,表明兵团经济中朝阳产业正在逐渐增长,经济结构趋于合理化,但兵团的经济增长速度相对于新疆地区较为缓慢。Philippe Martin与 P.Ottaviano[5]基于新经济地理和内生增长理论,证明了产业集聚能够促进经济增长,而经济增长又强化了产业空间集聚的互动机制。Maarten[6]的研究也揭示了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性。

上述研究揭示了产业聚集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和影响,并且从宏观上分析了兵团产业结构的现状以及发展趋势,但对兵团各师的产业空间聚集现状分析尚不够明确。为此,本文借鉴了何章磊等[7]的研究方法,通过计算兵团三大产业的区位基尼系数,分析研究各产业空间分布和聚集情况,揭示兵团产业空间布局特征与局部空间的相关模式,希望能够为优化兵团区域经济产业布局与资源要素配置提供理论依据。

二、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一)区位基尼系数

分析产业地理集中与集聚程度的方法较多,区位基尼系数是衡量产业空间聚集程度的重要方法之一。区位基尼系数计算公式为:

式中,Gx为某产业区位基尼系数,n代表地区总数,Xk为某产业在区域k的比重,Xj为某产业在区域j的比重。Gx取值范围为0~1,Gx值越高表明产业聚集程度越高,即空间分布愈集中。

产业区位基尼系数能够量化出产业空间分布的均匀程度和区域产业发展集散程度,它的值越大,表明产业在空间的分布越不均匀,区域间产业发展差距越大。换言之,产业的区位基尼系数越大,产业的空间集聚程度越高。

(二)全局空间自相关

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通过对研究对象和现象空间布局的描述与和可视化,发现空间分布格局特征,揭示事物和现象空间上的相互作用机制。

全局空间自相关主要是对属性在整个区域空间上特征的描述,反映了观测变量在整个研究区域内空间相关性的整体趋势。最常用的是Global Moran's I系数,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n 是研究区域总数,Xi、Xj分别是区域样本i和j的各产业生产总值观测值,S2为Xi方差,Wij为空间权重矩阵。Global Moran's I指数取值介于-1~1,取值大于0表示空间正相关,越接近1表示空间集聚度越高。

(三)局部空间自相关

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主要侧重于整体区域空间中某一地理现象的空间分布状况,但此地理现象在某些局部范围内的空间相关性并不能反映,而局部空间自相关指数可以具体度量每个区域与周边地区之间的局部空间关联程度。结合Moran散点图或地图等形式,可以通过可视化将局部相关性表现出来。一般采用Local Moran's I统计量来衡量局部空间的自相关性,其计算公式为:

为了揭示兵团各地市与邻近单元的各产业产值的相关性,本文采用Moran's散点图进一步具体分析兵团区域经济产业空间集聚的局部特征。

(四)数据来源

研究以《兵团统计年鉴》为基础,选取2010-2016年兵团14个师的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生产总值为基础数据。测算兵团各师的空间权重时,根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经纬度,按照各个师所在地经纬度转换为各师的经纬度。

三、兵团产业集聚的实证分析

(一)兵团三次产业的空间结构分析

产业集中度是衡量一个地区某产业聚集程度的表征,主要用产值最大的三个地区的总产值占全产业总产值的比重来表示。集中度越大,表明产业专业化分工优势越明显,产业集聚倾向越明显。本文选取了兵团14个师2010-2016年近7年的三次产业总产值进行比较分析,从对比分析中能够直观反映兵团三次产业的空间结构状况和演化过程,如表1、表2、表3和图1、图2、图3所示。

对兵团一产总产值中各师所占比重的比较可以看出,比重较大的是第一师(从20%到24.2%逐年上升)、第八师(从 19.8%到 16.6%逐年下降)和第六师(从12%到10%逐年略有下降),2016年度三个师的合计达到51%左右,由此可以初步判断得出:兵团第一产业空间分布可能存在集聚发展现象。

图1 兵团一产总产值中各师比重及演化

图2 兵团二产总产值中各师比重及演化

表1 兵团各师第一产业生产总值 单位:万元

表2 兵团各师第二产业生产总值 单位:万元

图3 兵团三产总产值中各师比重及演化

对兵团第二产业总产值中各师所占比重的比较可以看出,比重较大的是第八师(从28%到19.6%逐年下降)、第六师(从 13.3%到 13.9%波浪形略有上升)、第一师(从11%到11.5%波浪形略有上升),2016年度三个师的合计达到45%左右,由此可以初步判断得出:兵团第二产业空间分布亦可能存在集聚发展现象。

对兵团第三产业总产值中各师所占比重的比较可以看出,比重较大的是第八师(从26.4%到26.9%波浪形略有上升)、第十二师(从2.7%到13%梯度式上升)、第六师(从 12.8%到 11.1%逐步下降),2016年度三个师的合计达到51%左右,由此可以初步判断得出:兵团第三产业空间分布亦可能存在集聚发展现象。

(二)兵团三次产业区位基尼系数分析

按照区位基尼系数计算公式,研究分析了兵团2010~2016年三大产业的区位基尼系数以及变化趋势,如表4和图4所示。结果表明,2010~2016年兵团三次产业区位基尼系数平均增速分别为-0.3%、-1.3%、-0.7%。其中,2016 年兵团三次产业区位基尼系数中,第一产业为0.248,第二产业为 0.211,第三产业为 0.226,相对于 0~1 的取值范围,三次产业区位基尼系数均不高,说明兵团三次产业空间分布相对比较分散,产业集聚现象并不明显,这与三次产业的空间结构分析中产业集中度的结果并不一致。

图4 兵团三次产业区位基尼系数变化趋势

表3 兵团各师第三产业生产总值 单位:万元

表4 兵团三次产业区位基尼系数

从区位基尼系数的变化趋势可看出,兵团三次产业区位基尼系数随时间变化也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即在逐步下降的同时,出现进一步分化的发展趋势,说明兵团三次产业空间分布格局由相对集中向均衡发展演变,并且,第二产业的分散度最高,超过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产业集聚发展趋势很弱,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产业转移、产业竞争力和工业化进程[8]。

(三)兵团三次产业空间自相关分析

1.全局空间自相关。区域经济普遍存在空间相关性,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能描述研究对象在整体范围内的空间分布状况。为了进一步分析兵团三次产业整体集聚程度与空间上的相互关系,研究应用GeoDa空间计量分析软件对2010-2016年兵团三次产业全局Moran's I指数进行了计算,如表5和图5所示。

图5 兵团三次产业全局Moran's I指数变化趋势

表5 兵团三次产业全局Moran's I指数

全局Moran's I指数结果均为负,表明兵团三次产业发展具有负向空间相关效应和产业空间集聚特征,即随机分布效应比较明显[9]。其中,研究期内第一产业Moran's I指数研究期内出现震荡波动并逐步上升,即兵团第一产业水平的空间分布表现出随机性逐步减弱趋势。研究期内第二产业Moran's I指数呈明显下降趋势,表明兵团第二产业发展空间不相关性正逐步增强,产业发展关联程度在逐渐降低,呈现出产业空间布局不断分散和随机性演进趋势。研究期内第三产业Moran's I指数呈显波动性缓慢上升趋势,表明兵团第三产业发展空间相关性和发展关联程度没有明显改变,但随机性发展趋势在逐步减弱。

图6 201年兵团三次产业Moran's散点图

表6 2016年兵团三次产业局部空间相关模式

2.局部空间自相关。本文通过Moran散点图进一步分析了兵团三次产业发展的局域空间集聚性。Moran散点图的空间涵义为,第一象限(HH)表示区域自身和周边地区的发展水平均较高,二者的空间差异程度较小,存在较强的空间正相关,即为热点区;第二象限(LH)表示区域自身发展水平较低,周边地区较高,二者的空间差异程度较大,存在较强的空间负相关,即异质性突出;第三象限(LL)表示区域自身和周边地区的发展水平均较低,二者的空间差异程度较小,存在较强的空间正相关,即为盲点区;第四象限(HL)表示区域自身发展水平较高,周边地区较低,二者的空间差异程度较大,存在较强的空间负相关,即异质性突出。

2016年兵团三次产业Moran散点图如图6所示,根据图6可汇总出如表6所示的产业布局空间相关模式。

从图6和表6可以看出,第一产业中,位于第一象限(HH)的有第二师、第三师、第四师,这些区域与邻近区域产业发展水平均较高,存在空间正相关性;第二象限(LH)只有第十四师,其自身发展水平较低,周边地区较高,与周边地区存在较强的空间负相关性;第三象限(LL)有第五师、第九师、第十师、第十一师、第十二师、第十三师,这些区域自身和周边地区的发展水平均较低,存在较强的空间正相关;第四象限(HL)有第一师、第六师、第七师、第八师(可能因为自治区地图经纬度中将沙湾列为其中间,导致空间上形成第七师与第八师的不相邻),这些区域自身发展水平较高,而周边地区较低,二者的空间差异程度较大,存在较强的空间负相关性。

第二产业中,位于第一象限(HH)的有第十一师、第十二师,这些区域与邻近区域产业发展水平均较高,存在较强的空间正相关性;第二象限(LH)有第二师、第五师、第七师、第九师、第十师、第十三师、第十四师,这些区域自身发展水平较低,周边地区较高,与周边地区存在较强的空间负相关性;第三象限(LL)是第三师,该区域自身和周边地区的发展水平均较低,同样存在较强的空间正相关性;第四象限(HL)有第一师、第六师、第八师,这些区域自身发展水平较高,而周边地区较低,存在较强的空间负相关性。

第三产业中,位于第一象限(HH)的有第六师、第十二师,这些区域与邻近区域产业发展水平均较高,存在较强空间正相关性;第二象限(LH)中有第二师、第四师、第五师、第七师、第九师、第十师、第十一师,这些区域自身发展水平较低,周边地区较高,与周边地区存在较强的空间负相关性;第三象限(LL)中有第十三师、第十四师,这些区域自身和周边地区的发展水平均较低,存在较强的空间正相关;第四象限(HL)中有第一师、第八师,这些区域自身发展水平较高,而周边地区较低,存在较强的空间负相关性。

四、结论与讨论

本文分别从产业空间结构、产业区位基尼系数、产业空间相关性等方面对兵团三次产业空间布局特征进行研究和评价,得出以下结论:

(一)兵团三次产业空间分布呈现区域发展不均衡状态

参照新疆的五大经济区域划分[10],将兵团划分为:天山北坡区(包括第十一师、第十二师、第六师、第八师、第七师),北疆西北部区(包括第四师、第五师、第九师、第十师),南疆东北部区(包括第一师、第二师),南疆西南部区(包括第三师、第十四师),东疆区(包括第十三师、第十二师221团)等。通过对兵团各师三次产业生产总值进行比较,从空间结构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兵团第一产业分布最不均匀,在南疆东北部(第一师、第二师)和天山北坡区(第八师)的分布明显高于其他地区(各占一产比重为32%和36%左右),有形成农业的地区专业化分工倾向;全兵团第二产业虽然区位基尼系数不够显著(2016年为0.211),但南疆和北疆第二产业发展还是有很大差别,天山北坡区的发展水平遥遥领先,2016年第六师、第七师、第八师、第十一师、十二师四个师的第二产业占兵团二产比重超过56%,而南疆西北东北两个区域四个师的第二产业占兵团二产比重只有22.2%,明显偏小,总的来说南疆的第二产业还有待大力发展;兵团第三产业的区位基尼系数虽然也不显著(2016年为 0.226),但天山北坡区的发展水平遥遥领先,2016年第六师、第七师、第八师、第十一师、第十二师四个师的第三产业占兵团三产比重超过59%左右,第三产业在天山北坡区域与其他区域的差别比较显著,但同时由于第三产业的服务主要针对当地,缺乏流动性,不太可能形成产业集聚,因此,各地虽有总量之区别,结构之区别不太明显。

(二)兵团三次产业集聚状况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兵团三次产业区位基尼系数测算结果显示,研究期内第一产业区位基尼系数从2010年的0.254 发展到 2016 年的 0.248,平均增速为-0.3%,下降不明显;第二产业区位基尼系数从2010 年的 0.244 发展到 2016 年的 0.211,平均增速为-1.3%,下降趋势最为明显;第三产业区位基尼系数从 2010年的 0.251发展到 2016年的0.226,平均增速为-0.7%,下降较明显。研究结果表明,兵团三次产业区位基尼系数都不高,但三次产业区位基尼系数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性比较明显,即在逐步下降的同时,出现进一步分化的发展趋势,说明兵团三次产业空间分布格局正在由相对集中向均衡发展演变,尤其是第二产业的分散发展趋势更明显,产业集聚发展趋势不断减弱。

从产业集聚对工业化影响的研究中不难发现[11],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产业聚集对工业化是正面影响;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产业聚集对工业化显著负相关;处于工业化后期阶段,产业聚集对工业化显著正相关。也就是说,在工业化初期由于条件的限制,产业布局难以展开,只能较多地集中在少数条件最好的地区,这时产业集中度高是合理的。在工业化中期阶段,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地区经济实力加强,发展条件改善,产业布局就应适当展开,产业集中度相对于前一阶段适当降低是必要的。在工业化后期阶段,伴随着过剩产能的调整、产业结构转型和新兴产业发展,产业集中度就应随之进一步提高。按照上述规律,兵团的工业化尚处于初期阶段,第二产业的聚集对工业化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而研究期内表现出的第二产业聚集发展趋势不断减弱,显然对工业化发展是不利因素。因此,重点建设发展南疆工业基地,承接产业转移,加快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建设,以及在城镇化建设快速推进和提高第二产业集聚度的前提下,加速第三产业的集聚,应当成为兵团三次产业调整的重要内容。

(三)兵团三次产业空间布局呈现第二产业负向相关、第一和第三产业从负相关趋向随机相关的效应

全局Moran'sI指数计算结果表明,兵团第二产业发展具有负向空间相关效应(2016年Moran's I为-0.179),即随着空间分布位置的离散,相关性变得更为明显。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负向相关效应进一步加大,2012-2016年期间的年平均增速达到23.6%,这可能与兵团各师第二产业中“建筑业”(建筑业区位熵为 2.05[12])和“能源、动力、水等供应业”所占比重过高(2016年占比达46%左右)有关,即越是周边的地区,二产的发展与总体发展的相关性越高。同时,也印证了第二产业空间基尼系数值较低和下降明显的特征。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Moran's I指数值从负向相关逐渐发展到随机相关,但呈明显上升趋势,表明第一、三产业发展空间相关性逐渐从负相关向不相关转化,产业空间分布出现随机分布特征。

通过对2016年兵团三次产业Moran散点图分析可知,兵团第一产业中,属于HH模式(第一象限)的地区有:第二师、第三师、第四师,属于HL模式(第四象限)的地区有:第一师、第六师、第七师、第八师,南疆初步形成了以第一师为核心的第一师、第二师、第三师组成的一产发展聚集区,北疆初步形成了以第八师为核心的第六师、第七师、第八师组成的一产发展聚集区,这些区域与邻近区域产业发展水平均较高,存在较强空间正相关性,已形成区域产业集群发展态势,产业空间集聚现象显著;第二产业属于HH模式的地区有:第十一师、第十二师,属于HL模式(第四象限)的地区有:第一师、第六师、第八师,初步形成了北坡经济带以第八师和第六师为核心的第六师、第八师、第十一师、第十二师组成的第二产业聚集区,这些区域与邻近区域产业发展水平均较高,存在较强空间正相关性,已形成区域产业集群发展态势,产业空间集聚现象显著;第三产业属于HH模式的地区有:第六师、第十二师,属于HL模式(第四象限)的地区有:第一师、第八师,初步形成了以第八师为核心的第六师、第八师、第十二师组成的第三产业聚集区,这些区域与邻近区域产业发展水平均较高,存在较强空间正相关性,已形成区域产业集群发展态势,产业空间集聚现象显著。

由此来讲,产业集聚是兵团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兵团应依据主体功能区规划确立的产业发展的战略布局,基于区域资源环境禀赋差异和产业优势促进产业空间集聚和空间联系,充分发挥南疆第一师和北疆第八师两大核心增长极的引领带动作用和产业集聚溢出效应,积极有效推进全兵团三次产业集群的协同创新发展,实现产业集群与区域共同发展。

猜你喜欢
基尼系数区位第二产业
袁奇峰:广州南CBD,优越区位截留全城商机
郑州:紧抓区位优势 未来发展可期
连锁餐饮企业区位选择
连锁餐饮企业区位选择
国内生产总值指数
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研究
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研究
基尼系数
基尼系数
生产性服务业与第二产业之间的互动机制